大麦的功效与作用 大麦的营养价值 大麦的营养成分

2016-12-12 20:39:47 健康养生

相关粮食类:玉米小麦高粱糯米小米粳米荞麦粘米大麦麦芽黄粱米雀麦薏米浮小麦谷芽青粱米红粟米黍米米皮糠青稞

  [异名]稞麦,麰麦,牟麦,饭麦,赤膊麦。

  [基原]为禾本科植物大麦Hordeum vulgare L.的果实。

  [采制]4~5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性味归经]甘,凉。入脾、肾经。

  1.《名医别录》:“味咸,微寒,无毒。”

  2.《本草衍义》:“性平,凉。”

  3.《要药分剂》:“入脾、胃二经。”

  [功效主治]健脾和胃,宽肠,利水。主治食滞泄泻,小便不利。

  1.《名医别录》:“主消渴,除热,益气,调中。”

  2.《新修本草》:“大麦面平胃,止渴,消食,疗胀。”

  3.《本草拾遗》:“调中止泄,令人肥健。”

  4.《食疗本草》:“久食之,头发不白;和针沙、没石子等染发黑色,久服甚宜人。熟即益人。”

  5.《食性本草》:“大麦补虚劣,壮血脉,益颜色,实五脏。化谷食,久食令人肥白,滑肌肤。为面,胜小麦,无躁热。”

  6.《本草衍义》:“缠喉风食不能下,将此大麦面作稀糊,令咽之,既滑腻,容易下咽,以助胃气。”

  7.《本草纲目》:“宽胸下气,凉血,消积进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或研末。外用:炒研调敷;或煎水洗。

  [临床应用]

  1.治食饱烦胀,但欲卧者:大麦面熬微香,每白汤服方寸匕。(《肘后备急方》)

  2.治卒小便淋涩痛:大麦三两,水二大盏,煎取一盏三分,去滓,入生姜汁半合,蜜半合,相和,食前分为三服服之。(《太平圣惠方》)

  3.治蠼螋尿疮:大麦研末调敷,日三上。(《伤寒类要》)

  4.治汤火伤:大麦炒黑,研末,油调搽之。(《本草纲目》)

  [成分]营养成分:每100g大麦米含水分 11.9g,蛋白质10.5g,脂肪2.2g,碳水化合物66.3g,能量1368.168kJ,膳食纤维6.5g,灰分2.6g,维生素B10.36mg,维生素B20.10mg,维生素PP4.8mg,钙43mg,磷400mg,铁4.1mg。

  [药论]论大麦及大麦粥功用主治。①缪希雍:“大麦,功用与小麦相似,而其性更平凉滑腻,故人以佐粳米同食,或歉岁全食之,而益气补中,实五脏,厚肠胃之功,不亚于粳米矣。”(《本草经疏》)②黄元御:“大麦粥,《金匮要略》硝矾散用之治女黑疸,以其利水而泄湿也;白术散用之治妊娠作渴,以其润肺而生津也。大麦粥利水泄湿,生津滑燥,化谷消胀,下气宽胸,消中有补者也。”(《长沙药解》)

  [使用注意]朱丹溪:“大麦初熟,人多炒食,此物有火,能生热病。”(引自《本草纲目》)

  [食疗方选]

  1.大麦饭

  原料:大麦米250g。

  制法:将大麦米淘洗后,加水适量,小火煮、焖为饭。可作正餐食用。

  此饭益气调中,健脾止泻。治久泻,乏力,面黄肌瘦。

  2.大麦仁粥

  原料:大麦仁200g,羊肉2000g,草果5个。

  制法:将羊肉洗净切片入锅,加水适量,入草果,煮熟去肉,下大麦仁,熬熟,入盐少许,调和令匀。空腹饮粥食肉,日3次。

  此粥温中下气,壮脾胃,破冷气,去腹胀。治虚劳羸瘦,胃痛。

  3.大麦米粥

  原料:大麦米60g,红糖15g。

  制法:将大麦米水煮作粥,待粥成加红糖调匀。顿食之。

  此粥宽中下气,利尿。治腹胀,小便不利。

  4.大麦片粉

  原料:大麦粉1000g,羊肉500g,草果5个,良姜6g,胡椒粉15g。

  制法:将羊肉洗净,同良姜、草果入锅内,加水适量,煮至羊肉烂熟,将肉捞出切丁待用。大麦粉制成面片。食用时每次用面片150g,羊肉丁50g,同入锅内,用适量羊汤煮熟,并放入适量胡椒粉、精盐调味。每日2次空腹食之。

  此粉补中益气,温中健脾。治脾胃虚寒性腹痛、泄泻。

  5.炒面

  原料:大麦面300g。

  制法:将麦面入锅内,用小火炒微黄而香。每次30g,每日3次,空腹食之。

  此面行气,消积,健脾。治食饱胀满,心烦,欲卧等。

  6.瓜饼

  原料:冬瓜、大麦面各适量,素油少许。

  制法:将冬瓜洗净切碎,用清洁纱布取汁;再用冬瓜汁调和大麦面,将面擀开用素油抹匀,卷起做成圆饼,烙熟即可食用。

  此饼利水消肿。治水湿阻滞之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