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2-12 21:54:14 来源:8794网 编辑:小霸气
相关粮食类:玉米、小麦、高粱、糯米、小米、粳米、荞麦、粘米、大麦、麦芽、黄粱米、雀麦、薏米、浮小麦、谷芽、青粱米、红粟米、黍米、米皮糠、青稞
[谷芽别名]孽米,谷孽,稻孽,稻芽。
[基原]为禾本科植物稻 Oryza sativa L.的颖果经发芽而成。
[性味归经]甘,平。入脾、胃经。
1.《名医别录》:“味苦,无毒。”
2.《日华子诸家本草》:“温。”
3.《本草纲目》:“甘,温。”
4.《本草汇言》:“通入脾、胃二经。”
5.《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经。”
[谷芽功效主治]消食化积,健脾开胃。主治食积停滞,胀满泄泻,脾虚少食,脚气浮肿。
1.《名医别录》:“主寒中,下气,除热。”
2.《本草经集注》:“末其米脂和傅面,亦使皮肤悦泽。”
3.《日华子诸家本草》:“能除烦,消宿食,开胃”。
4.《本草纲目》:“快脾开胃,下气和中,消食化积。”
5.《本草汇言》:“消宿食,行滞气之药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30g,或研末。
[谷芽临床应用]
1.启脾进食:谷孽四两,为末,入姜汁、盐少许,和作饼,焙干。入炙甘草、砂仁、白术(麸炒)各一两。为末。白汤点服之,或丸服。(《澹寮集验方》谷神丸)
2.治小儿消化不良,面黄肌瘦:谷芽9g,甘草3g,砂仁3g,白术6g。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3.治饮食停滞,胸闷胀痛:谷芽12g,山楂6g,陈皮9g,红曲6g。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成分]化学成分:含蛋白质,脂肪油,淀粉,淀粉酶,麦芽糖,腺嘌呤,胆碱以及天冬氨酸,氨酪酸等18种氨基酸。
[药论]
1.论谷芽开胃健脾。①缪希雍:“具生化之性,故为消食健脾,开胃和中之要药。脾胃和则中自温,气自下,热自除也。”(《本草经疏》)②赵其光:“达肝以疏土,故开胃快脾,下气消食化积,宽中兼补。”(《本草求原》)
2.论谷芽、麦芽药性功能之异。①王逊:“(谷芽)能醒运脾胃,助益生气,以消虚胀,而不损真元,汤剂中加而用之,比之麦芽尤纯,而作饮代茶常服,更能启脾进食。”(《药性纂要》)②张璐:“谷芽,启脾进食,宽中消谷,而能补中,不似麦芽之克削也。”(《本草逢原》)
3.论谷芽生熟功用之异。①徐大椿:“谷芽温中下气,开胃进食。生则胃气下陷为宜,亦能肋发斑疹;熟则降胃气,虚闭为宜,亦能助胃化食。”(《药性切用》)②黄凯钧:“生用运化为多,炒用开导为多。”(《药笼小品》)
[谷芽食用禁忌]《四川中药志》(1960年):“胃下垂者忌用。”
[谷芽食疗方选]
1.三消饮
原料:炒谷芽、炒麦芽、山楂各10g,白糖30g。
制法:上三药加水共煎15min,取药汁下白糖,趁热服。
此饮消积除滞,健脾和胃。治脾失健运、食积停滞之厌食症。
2.甘露午时茶
原料:陈皮(盐水洗)12g,谷芽(炒)30g,神曲45g,山楂(炒)50个,乌药、枳壳、厚朴各18g,茶叶90g。
制法:上药共为粗末,打糊作3g1块。每服6g,加姜煎汤服。
此茶理气,消食,解表。治一切感冒时气,头痛腹胀,不服水土等症。
3.谷芽露
原料:谷芽500g。
制法:谷芽蒸露。用以代茶。
此露消食健脾,开胃和中,生津液,益元气。治病后脾土不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