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豆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黑豆的营养价值 黑豆的营养成分

2016-12-13 19:03:37 健康养生

相关豆类:红豆黑豆黄豆蚕豆绿豆绿豆芽豌豆刀豆豇豆扁豆豆腐豆腐浆豆腐乳豆腐皮

  [黑豆别名]黑大豆,乌豆,黑豆,尗,菽。

  [黑豆基原]为豆科植物大豆 Glycine max (L.) Merr.的黑色成熟种子。

  [黑豆采制]8~10月果实成熟后采收,取其种子晒干。

  [黑豆性味归经]甘,平。入脾、肾经。

  1.《神农本草经》:“平。”

  2.《名医别录》:“甘,平。”

  3.《得配本草》:“入足少阴肾经。”

  4.《本草再新》:“入心、脾、肾三经。”

  [黑豆功效主治]健脾益肾,活血利水,祛风解毒。治肾虚腰痛,头晕目暗,食少腹胀,水肿胀满,风毒脚气,黄疸浮肿,风湿挛痹,产后风痉,痈肿疮毒,药食中毒。

  1.《神农本草经》:“涂痈肿,煮汁饮,杀鬼毒,止痛。”

  2.《名医别录》:“逐水胀,除胃中热痹,伤中淋露,下瘀血,散五脏结积内寒,杀乌头毒。炒为屑,主胃中热,去肿除痹,消谷,止腹胀。”

  3.《食经》:“煮饮汁,疗温毒水肿,除五淋,通大便,去结积。”

  4.《食疗本草》:“主中风脚弱,产后诸疾。若和甘草煮汤饮之,去一切热毒气,善治风毒脚气;煮食之,主心痛,筋挛,膝痛,胀满,杀乌头、附子毒;和饭捣涂一切毒肿。疗男女阴肿,以绵裹内之。杀诸药毒。”

  5.《本草拾遗》:“炒令黑烟未断,及热投酒中,主风痹、瘫缓、口噤、产后诸风。”

  6.《本草纲目》:“治肾病,利水下气,制诸风热,活血。”“煮汁,解礜石、砒石、甘遂、天雄、附子、射罔、巴豆、芫青、斑蝥百药之毒及蛊毒。治下痢脐痛。冲酒治风痉及阴毒腹痛。”

  7.《本草汇纂》:“祛风散热,利水下气,活血解毒,明目镇心,泽肌补骨,止渴生津。”

  8.《四川中药志》(1960年):“治黄疸浮肿,肾虚遗尿。”

  9.《山东中草药手册》:“解毒利尿,滋补强壮。主治痈肿,水肿,肾虚体弱。”

  10.《安徽中草药》:“治肾虚腰痛,青光眼,阴虚头晕眼花。”

  11.《全国中草药汇编》:“健脾益肾,养阴除烦。主治阴虚烦热,自汗盗汗,风湿痹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3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掺;或煮汁涂。

  [黑豆的功效与作用]


  1.治肾虚体弱:黑豆、何首乌、枸杞子、菟丝子各等分。共研细末。每服6g,每日3次。(《山东中草药手册》)

  2.治消渴:乌豆置牛胆中阴干百日,吞之。(《肘后备急方》)

  3.治肾虚消渴难治者:天花粉、大黑豆(炒)各等分。上为末,面糊丸,如梧桐子大。黑豆百粒(煎)汤下。(《普济圣陀方》救活丸)

  4.治肝肾气虚目暗:黑豆(紧小者)、牛胆。量胆大小,净择豆,纳牛胆中,阴干。每日服三七粒,食后熟水送下。(《圣济总录》黑豆丸)

  5.治青光眼(绿风内障):黑豆100粒,菊花5朵,皮硝18g。煎水,趁热熏洗,每日数次。(《安徽中草药》)

  6.治脚气,小便少,四肢肿:黑豆一升半,槟榔五枚,桑根白皮(炒)一升。上为粗末。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一枣大(连皮切),煎至八分,去滓,空腹、日午、近晚各服一次。当利小便,即肿气消。(《圣济总录》黑豆汤)

  7.治湿痹肿胀:黑豆、五加皮、冬瓜皮、茯苓皮各15g,水煎服。(《安徽中草药》)

  8.治小儿胎热:黑豆二钱,甘草一钱,灯芯七寸,淡竹叶一片。水煎服。(《全幼心鉴》)

  9.治小儿头面身体生疮:黑豆二两,大麻仁二两。上为粗散,著竹筒内,横插热灰火中,以铜器承受,当有汁出,收之令汁尽。便涂疮,即愈。(《太平圣惠方》黑豆散)

  10.治小儿丹毒:浓煮大豆汁涂之良,瘥,亦无瘢痕。(《千金方》)

  11.治小儿汤火疮:水煮大豆汁涂上,易瘥,无斑。(《子母秘录》)

  [黑豆营养成分]


  化学成分:黑豆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P等。并含异黄酮类大豆苷、染料木苷;皂苷类大豆皂醇A、B、C、D、E,与苷元结合的糖有葡萄糖、木糖、半乳糖、阿拉伯糖、鼠李糖和葡萄糖醛酸。又含胆碱,叶酸,亚叶酸,维生素B5,维生素H,唾液酸,维生素B12。水解产物中含乙酰丙酸。

  [药理作用]本品具有扩张冠状动脉、降脂、保肝、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

  [黑豆食用禁忌]肠滑泄泻者慎用。

  1.《名医别录》:“久服令人身重。”

  2.《本草纲目》:“服蓖麻子者忌炒豆,犯之胀满;服厚朴者亦忌之,动气也。”

  3.《本草汇纂》:“畏五参、龙胆草、猪肉。”

  4.《四川中药志》(1960年):“脾弱滑肠者勿用。”

  [医家论述]

  1.《本草拾遗》:“大豆炒食极热,煮食之用作豉极冷,黄卷及酱平。”

  2.《本草纲目》:“黑豆属水性寒,为肾之谷,入肾功多,故能治水消胀下气,制风热而活血解毒,所谓同气相求也。古方称大豆解百药毒,予每试之,大不然,又加甘草,其验乃奇。”

  3.《食物本草》:“陶华以黑豆入盐煮,常时食之,云能补肾。黑色通肾,引之以盐,所以妙也。”

  4.《本草经疏》:“大豆,岐伯云,生温熟寒;藏器云,生平,炒食极热,煮食极寒。观《神农本草经》及孟诜云,生捣涂肿毒,则生者非温矣。《经》又云,炒为屑,主胃中热,则炒者又非极热矣。应是生平、炒温、煮寒无疑。”

  5.《本草汇言》:“黑大豆,解百毒,下热气之药也。缪氏曰,善解五金、八石、百草诸毒及虫毒,宜水浸,生捣作膏,白汤调服一合。又去风,利水,散热,故风痹瘫痪方中用之,黄疸水肿方中用之,烦渴热结方中用之。又煮熟食之则利肠,炒熟食之则闭气,水浸、生捣食之解毒,敷之肉上散痈肿。但性利而质坚滑,多食令人腹胀而利下矣。故孙真人曰,少食醒脾,多食损脾也。”

  [黑豆食疗方选]


  1.黑豆缩尿方

  原料:黑大豆适量,猪小肚一具。

  制法:将黑大豆置猪小肚内炖服。

  此方补肾缩尿。治肾虚腰痛,夜尿频数。

  2.黑豆大枣汤

  原料:黑豆60g,大枣30g。

  制法:水煎,吃豆枣,喝汤。

  此汤健脾,补肾,养血。治贫血。

  3.黑豆鲫鱼羹

  原料:黑大豆60~95g,鲫鱼125~155g。

  制法:水炖服。

  此羹补肾,健脾,利水。治急慢性肾炎。

  4.黑豆大蒜汤

  原料:黑大豆95g,大蒜1粒。

  制法:水煎,调红糖适量服。

  此汤健脾益肾,解毒利水。治妊娠水肿。

  5.大豆酒

  原料:大豆一升。

  制法:以水五升,煮二升,去豆,纳酒八升,更煮九升。分三四服,肿瘥后渴,慎不可多饮。

  此酒解毒,利尿,消肿。治卒肿满,身面皆洪大。

  6.黑豆酒

  原料:黑豆二合,黄芪二钱。

  制法:水酒三碗,煎半碗,连服三五次自愈。连日只吃汤,其豆拌盐,吃尽更妙。

  此酒固表止汗。治虚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