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2-13 21:46:52 来源:8794网 编辑:小霸气
相关豆类:红豆、黑豆、黄豆、蚕豆、绿豆、绿豆芽、豌豆、刀豆、豇豆、扁豆、豆腐、豆腐浆、豆腐乳、豆腐皮
[豆浆别名]腐浆,豆腐浆。
[豆浆基原]为豆科植物大豆 Glycine max (L.) Merr.的种子制成的浆汁。
[豆浆性味归经]甘,平。入肺、大肠、膀胱经。
1.《食物考》:“甘、微苦,性凉。”
2.《本草纲目拾遗》:“甘、微咸,性平。”
[豆浆功效主治]清热化痰,润燥通便,利尿解毒。主治虚劳咳嗽,痰火哮喘,肺痈,湿热黄疸,血崩,便血,大便秘结,小便淋浊,食物中毒。
1.《食物考》:“清热下气,利便通肠,止淋浊。”
2.陈廷庆:“入阴分。泻火,通淋浊。”(引自《本草纲目拾遗》)
3.《本草纲目拾遗》:“清咽,祛腻,解盐卤毒。”
4.《随息居饮食道》:“清肺补胃,润燥化痰。”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0~250ml。
[豆浆的功效与作用]
1.治黄疸:每日空心吃生豆腐浆一碗,吃4~5次自愈,忌食生萝卜。(《本草纲目拾遗》引《刘羽仪经验方》)
2.治血崩:生豆腐浆一碗,生韭菜汁半碗入浆内。空心服一二次。(《本草纲目拾遗》引《不药良方》)
3.治脚气肿痛,难走:热豆腐浆加松香末。捣匀服。(《本草纲目拾遗》)
4.治肺痈肺痿:用芥菜卤陈年者,每日将半酒杯冲豆腐浆服。服后胸中一块,必塞上塞下。塞至数次方能吐出恶脓。日服至愈。(《本草纲目拾遗》)
5.治淋证:用六一散冲腐浆食。(《本草纲目拾遗》)
6.治伤寒十日不汗:用未点豆腐浆一大碗,调好白蜜,热服,即出汗愈。(《本草纲目拾遗》引张卿子方)
[豆浆营养成分]
每100g含水分 91.8g,蛋白质4.4g,脂肪1.8g,碳水化合物1.5g,能量167.36kJ,灰分0.5g,维生素B10.03mg,维生素B20.01mg,维生素PP0.1mg,钙25mg,磷45mg,铁2.5mg。
[现代临床研究]治急性妊娠中毒症:对92例先兆子痫及子痫患者采用豆浆饮食,即每日给纯黄豆制的豆浆(黄豆与水之比为1∶8)2000ml,加糖200g,分6次进食,仍可自由饮水。一般持续2~4d,改用无盐普食。豆浆饮食的第二天开始,可酌给水果或藕粉,以缓解饥饿感。对照组41例,给无盐普食。其他治疗措施(避免声光刺激,给镇静剂及镇痉剂)两组均相同。结果豆浆饮食组是水肿消退及血压下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均较对照组为快;豆浆饮食组的死亡率为零,对照组为 2.43%。认为豆浆饮食含钙低,食盐少,含维生素B1及维生素PP较多,进食的水分又较多,故有降低血压及利尿作用。
[豆浆食疗方选]
1.豆浆鸡蛋羹
原料:豆浆1碗,鸡蛋1枚。
制法:先将豆浆煮沸,趁热冲入鸡蛋,酌加白糖即可。每日清晨服用。
此羹补虚润肺,清肺化痰。治虚劳咳嗽。
2.甜浆粥
原料:豆浆200~300ml,粳米(或糯米)60g,白糖适量。
制法:先用粳米加水煮粥,将熟时加入豆浆、白糖,稍煮即可。
此粥益气健脾,补虚润肺,清肺化痰。治虚损,营养不良性水肿,虚劳咳嗽等。
3.荸荠豆浆汁
原料:荸荠500g,豆腐浆不冲水者500ml。
制法:将腐浆炖极热,捣荸荠汁,乘热冲入饮之。
此汁润燥通便,止血解毒。治大便下血。
4.饴糖豆浆
原料:饴糖60g,豆腐浆500ml。
制法:上两味煮化顿服。
此浆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治痰火吼喘。
5.六一散冲豆浆
原料:六一散15g,豆腐浆500ml。
制法:将六一散用煮沸豆浆冲服。
此浆清热,通淋,润燥。治淋证。
6.豆腐浆
原料:豆腐浆适量。
制法:将豆腐浆熬老黄色,待凉用。空心服9g,每日服3次。血紫者白糖调服,血红者红糖调服。
此浆补虚,止血。治大便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