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2-23 21:03:00 来源:8794网 编辑:小霸气
根茎类蔬菜:大蒜、洋葱、竹笋、藕、胡萝卜(红萝卜)、白萝卜、番薯(红薯)、山药、马铃薯(土豆)、薤白(野蒜)、百合、魔芋、葛根、菊芋(洋姜)、甘薯(甜薯)、芋艿(芋头)、芦笋、毛笋、茭白
[毛笋别名]茅竹笋。
[毛笋基原]为禾本科植物毛竹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 ex Lehaie的嫩苗。
[毛笋采制]4月采挖,鲜用。
[毛笋性味归经]甘,寒。
《本草纲目》:“甘,微寒,无毒。”
[毛笋功效主治]化痰,消胀,透疹。主治食积腹胀,痘疹不出。
1.汪颖《食物本草》:“治小儿痘疹不出,煮粥食之,解毒。”
2.《食物忌宜》:“消痰,滑肠,透毒,解酲,发痘疹。”
3.《本草纲目拾遗》:“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
4.《随息居饮食谱》:“舒郁,降浊升清,开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或煮食。
毛笋化学成分:苗含多糖,水解后有木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嫩苗还含铁、镁、钙、钠、钾、铜、镉和钴。
[毛笋食用禁忌]脾胃虚弱者慎用。
[医家论述]《本草纲目拾遗》:“毛笋,即茅竹笋,笋之大者。《笋谱》:毛笋为诸笋之王,起箨有毛,故名。俗呼为猫笋者,非也。大者重几二十余斤,犹未出土,肉白如霜,堕地即碎,以指掐之,其软嫩如腐,嗅之作兰香。毛笋大者,清明后方有,其出于腊月及正月者,形短小,箨亦有毛,土人名猫儿头,食之多嘈心,然消痰之力,较胜他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