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2-25 14:03:00 来源:8794网 编辑:小霸气
相关野菜类:珠兰、紫苏叶、鱼腥草、香椿、石耳、地木耳、水葫芦、落葵(木耳菜)、荇菜、野木耳菜、石生繁缕、紫萁、东风菜、笔管草、野菊花、蒲公英、清明菜、野茼蒿、马兰草、苦菜、苣荬菜、刺儿菜、荠菜、鸭舌草(鸭嘴菜)、桔梗、沙参、败酱草、灰灰菜、地肤(扫帚菜)、委陵菜、鹅绒委陵菜、小黄花菜、黄精、玉竹、天门冬、野韭菜、假香野豌豆、歪头菜、紫苜蓿、大巢菜、活血丹、地瓜儿苗(地瓜叶)、薄荷、夏枯草、变豆菜(山芹菜)、鸭儿芹、绞股蓝、枸杞叶、打碗花、珍珠菜、竹叶菜、马齿苋(麻子菜)、白苋菜(野苋菜)、莲子草、华北大黄、何首乌、扁蓄、水蓼(水红花)、酸模(土大黄)、蕨菜
[小黄花菜别名]漏芦果,漏芦根果,黄花菜根,天鹅孵蛋,绿葱兜,水大蒜,皮蒜,地冬,玉葱花根,竹叶麦冬,多儿母,红孩儿,爬地龙,绿葱根,镇心丹。
[小黄花菜基原]为百合科植物小黄花菜 Hemerocallis minor Mill.的根。
[小黄花菜采制]夏、秋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洗净泥土,晒干。
[小黄花菜性味归经]甘,凉;有毒。入脾、肝、膀胱经。
1.《本草拾遗》:“凉,无毒。”
2.《本草图经》:“味甘。”
3.《滇南本草》:“性寒,味甘、平。”
4.《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肺二经。”
[小黄花菜功效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解毒消肿。主治黄疸,水肿,淋浊,带下,衄血,便血,崩漏,瘰疬,乳痈,乳汁不通。
1.《本草拾遗》:“治砂淋,下水气,主酒疸黄色通身者,捣绞汁服。”
2.《本草衍义》:“治大热衄血。”
3.《本草蒙筌》:“咀和酒煎,为破脑伤风要药。”
4.《本草从新》:“小便不通,煎水频饮甚良;遍身水肿亦效。”
5.《分类草药性》:“滋阴补神气,通女子血气,消肿,治小儿咳嗽。”
6.《青岛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止血消肿。主治黄疸、肺结核、尿路感染、衄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捣敷。
[小黄花菜的功效与作用]
1.治大便后血:萱草根和生姜,油炒,酒冲服。(《圣济总录》)
2.治大肠下血,诸药不效者:漏芦根十个,茶花五分,赤地榆三钱,象牙末一钱。以上四味,水煎服3次。(《滇南本草》)
3.男妇腰痛:漏芦根果十五个,猪腰子一个。水煎服3次。(《滇南本草》)
4.治心痛诸药不效:用萱草根一寸,磨醋一杯,温服止。(《医统大全》)
[小黄花菜成分]化学成分:根含色素、大黄酚、大黄酸及1,8-二羟基-2-乙酰基-3-甲基萘、天冬酰胺、蒽醌、甾类、酚类、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小萱草根素、萱草(根)素、二十七烷、萱草酮、β-谷甾醇、τ-谷甾醇。
[药理作用]本品具有抗菌、利尿、抗血吸虫等作用。
[小黄花菜食用禁忌]本品有毒,内服宜慎。不宜久服、过服,以免中毒。
[医家论述]
1.《嘉祐本草》:“萱根,一名鹿葱,花名宜男。《风士记》:“怀妊妇人佩其花生男也。”
2.《本草图经》:“萱草,俗谓之鹿葱,处处由野有之。五月采花,八月采根用。今人多采其嫩苗及花跗作菹,云利胸膈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