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2-25 18:00:00 来源:8794网 编辑:小霸气
相关野菜类:珠兰、紫苏叶、鱼腥草、香椿、石耳、地木耳、水葫芦、落葵(木耳菜)、荇菜、野木耳菜、石生繁缕、紫萁、东风菜、笔管草、野菊花、蒲公英、清明菜、野茼蒿、马兰草、苦菜、苣荬菜、刺儿菜、荠菜、鸭舌草(鸭嘴菜)、桔梗、沙参、败酱草、灰灰菜、地肤(扫帚菜)、委陵菜、鹅绒委陵菜、小黄花菜、黄精、玉竹、天门冬、野韭菜、假香野豌豆、歪头菜、紫苜蓿、大巢菜、活血丹、地瓜儿苗(地瓜叶)、薄荷、夏枯草、变豆菜(山芹菜)、鸭儿芹、绞股蓝、枸杞叶、打碗花、珍珠菜、竹叶菜、马齿苋(麻子菜)、白苋菜(野苋菜)、莲子草、华北大黄、何首乌、扁蓄、水蓼(水红花)、酸模(土大黄)、蕨菜
[野茼蒿别名]蒿子杆,革命草,飞草菜,野青菜,野木耳菜,安南菜等。
[野茼蒿基原]为菊科植物茼蒿 Chrysanthemum coronarium L.var.spatiosum Bailey.的茎叶。
[野茼蒿采制]每年春、夏、秋三季均可采集。
[野茼蒿性味归经]辛、甘,平。入肝、脾、胃经。
《千金·食治》:“味辛,平,无毒。”
[野茼蒿功效主治]和脾胃,利二便,消痰饮,降压。主治脾胃不和,二便不通,咳咳痰多,高血压病等。
1.《本草纲目》:“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利肠胃”。
2.《滇南本草》:“行肝气,治偏坠气疼,利小便”。
3.《得配本草》:“利肠胃、通血脉,除膈中臭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品60~90g。
[野茼蒿的功效与作用]
1.治咳嗽痰浓:野茼蒿100g,水煎去渣,加冰糖适量,溶化后饮服。(《食疗与治病》)
2.治高血压病、头昏脑胀:鲜茼蒿一把,切碎,捣烂取汁,每次一酒杯,温开水冲服,每日二次。(《食疗与治病》)
3.治肺热:野茼蒿洗净后泡水当茶饮。
4.治头昏:野茼蒿捣汁饮服。
[野茼蒿成分]
化学成分:南茼蒿地上部分含伞形花内酯,东莨菪素,7-甲氧基香豆精。
营养成分:每100g可食部分含蛋白质 4.5g,膳食纤维2.9g,胡萝卜素5.1mg,维生素B0.33mg,维生素C10.0mg,维生素PP1.2mg。
[药论]论茼蒿助火。①张璐:“茼蒿气浊,能助相火,禹锡言多食动风气,熏人心,令人气满。《千金》言安心气,养脾胃,利肠胃者,是指素禀火衰而言,若肾气本旺,不无助火之患。”(《本草逢原》)②黄宫绣:“凡相火内炽,症见诸般燥候者,服之令人气满头昏,目眩,心烦,舌强,是即气温助火之一验也。若使素禀火衰,则食又能消痰利水,安脾和胃养心,是即《千金》所言能安心气之说也。总之,凡物辛温,施于阴脏无火则宜,施于阳脏有火忌耳。”(《本草求真》)
[野茼蒿食用禁忌]《得配本草》:“泄泻者禁用。”
[医家论述]
1.《群芳谱》:“茎肥,叶绿,有缺刻,微似白蒿,甘脆滑腻。四月起苔,高一尺余。开花深黄色,状如单瓣菊花,一花结子近百。易繁茂,以佐日用,最为佳品。多食动风气,熏心,令气满。种植:肥地治畦,如种他菜法。二月下种,可为常蔬,秋社前十日种,可为秋菜。如欲存种,留春菜收子。”
2.《植物名实图考》:“茼蒿,《嘉祐本草》始著录。开花如菊,俗呼菊花菜。汪机不误识茼蒿,殆未窥园;李时珍斥之固当,但茼蒿究无蓬蒿之名,蓬,茼音近,义不能通。《千金方》以茼蒿入菜类。蓬蒿野生,细如水藻可茹,而非园蔬,若大蓬蒿则即白蒿,与此别种。此菜如青蒿辈,气亦相近,而黄花散金,自春徂暑,老圃容花,增其缛丽,可为晚节先导。”
[野茼蒿食疗方选]
1.凉拌野茼蒿
原料:野茼蒿嫩茎叶400g,精盐、味精、麻油各适量。
制法:将野茼蒿去杂洗净,入沸水锅内焯透,捞出洗净,挤干水分,切碎,放入盆内撒上精盐、麻油、味精拌匀即成。
此菜健脾,消肿,行气。治感冒发热,痢疾,肠炎,尿路感染,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症。
2.野茼蒿炒肉丝
原料:野茼蒿嫩茎叶250g,猪肉100g,葱、姜、料酒、食油、精盐、味精、清汤各适量。
制法:将野茼蒿嫩茎叶去杂洗净,入沸水锅中焯一下,捞出挤干水,切段;猪肉切成丝上浆;将料酒、精盐、姜末、味精兑成汁。炒锅上火加油烧热,投入猪肉丝和葱、姜末,烹入兑汁,炒至入味,加野茼蒿炒匀,出锅装盘即成。
此菜健脾滋阴,消肿解毒。治体虚、营养不良性水肿,阴虚咳嗽,感冒发热,尿路感染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