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2-28 17:05:00 来源:8794网 编辑:小霸气
[梨别名]玉露,生梨,梨子等。
[梨基原]为蔷薇科植物白梨 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沙梨 Pyrus pyrifolia (Burm.f.) Nakai 或秋子梨 Pyrus ussuriensis Maxim.的新鲜果实。
[梨采制]8~9月间,适时采摘,注意轻摘轻放,不要碰伤梨果和折断果枝。
[梨性味归经]甘、微酸,凉。入肺、胃经。
[梨功效主治]生津解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解除酒毒。主治热病伤津烦渴、消渴、热咳、燥咳、痰热惊狂、噎膈、失声、目赤肿痛、消化不良、便秘等。
[用法用量]内服:鲜食,100~200g;或榨汁饮;或炖食。
[梨的功效与作用]
1.治噎膈:梨汁同人乳、蔗汁、芦根汁、童便、竹沥服之。(《本草求原》)
2.治消渴:生梨切碎,捣取汁饮服。或熬成雪梨膏,每次10~15g,每日2~3次。或将梨用蜜熬瓶盛,不拘时用热水或冷开水调服,亦可直接嚼梨。(《普济圣陀方》《名医类案》)
3.治热病及酒后烦渴:取梨汁、荸荠汁、芦苇根汁、麦冬汁、藕汁,各等分和匀,凉服或温服。(《温病条辨》)
4.治小儿风热、肺热咳嗽、食欲不振:鸭梨3个,加水适量煮30min,捞去梨渣,加大米适量,煮成粥食用。(《太平圣惠方》梨粥方)
[梨的成分]
化学成分:白梨果实含蔗糖、果糖等。沙梨果实含苹果酸、柠檬酸、果糖、葡萄糖、蔗糖等。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尚含钾、钠、钙、镁、硒、铁、锰等无机元素及膳食纤维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药论]
1.论梨的药用价值。①寇宗奭:“梨,多食则动脾,少则不及病,用梨之意,须当斟酌,惟病酒烦渴人,食之甚佳,终不能却疾。”(《本草衍义》)②王学权:“梨,不论形色,总以心小肉细,嚼之无渣,而味纯甘者为佳。凡烟火、煤火、酒精,一切热药为患者,啖之立解,温热燥病,及阴虚火炽,津液燔涸者,捣汁饮之立效。”(《重庆堂随笔》)
2.论梨用法不同、功能有异。①韩懋:“梨汁疏风害痰,蒸露治内热。”(《韩氏医通·药性裁成》)②李中梓:“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本草通玄》)③徐大椿:“泻火捣汁,滋阴熬膏,生嚼尤能舒泄邪热。”(《药性切用》)④苏延:“实火宜生,虚火宜熟。”(《药义明辨》)
[梨的是食用禁忌]适合于热病伤津、温热病后期、阴虚偏虚热或阴虚阳亢的患者。不宜多食,过则伤脾胃、助阴湿。脾胃虚寒、呕吐清水、大便溏泄、腹部冷痛、风寒咳嗽及产妇等不宜食用。
[医家论述]
1.《唐本草》:“主热嗽、止渴。”
2.《本草纲目》:“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酒毒。”
3.《本草求原》:“梨汁煮粥,治小儿疳热及风热昏躁。”
[梨食疗方选]
1.蜜汁整梨
原料:整梨3个,枣泥100g,甜汁100ml。
制法:将整梨去核,瓤上枣泥馅,上笼蒸熟后,浇上甜汁。
2.秋梨膏
原料:鸭梨或雪花梨1500g,鲜姜250g,蜂蜜适量。
制法:先将梨洗净,去核切碎,以洁净纱布绞挤取汁令尽。另将鲜姜洗净,切丝,亦用洁净纱布绞挤取汁令尽。将梨汁置锅中,用火先文后武煎熬浓缩,至呈稠膏状时加入姜汁及倍量蜂蜜,加热令沸即停火,冷后装瓶供用。
此膏润肺,止咳,利咽生津。治阴虚、肺热、口干咽燥、咳嗽无痰,或痰少而黄稠,甚至胸闷喘促、心烦音哑等。
3.冰糖蒸雪梨
原料:冰糖、梨、蜜各适量。
制法:将梨洗净,削成薄片,加少量水,放入冰糖和蜜,小火炖20min左右。
此食品润肺,止咳,润肠。
相关鲜果类:苹果、桃子、梨、菠萝、草莓、香蕉、西瓜、甜瓜、芒果、杏、猕猴桃、葡萄、金桔、橘子、青梅、甜石榴、番石榴、石榴、无花果、枇杷、柿子、杨桃、沙棘、金樱子、黄皮果、覆盆子、薜荔果、枳椇子、林檎、香橼、乌梅、柑、槟榔、余甘子(学名柚柑)、番木瓜、木瓜、刺梨、荔枝、柚子、橙子、杨梅、李子、荸荠、桂圆、桑葚、罗汉果、甘蔗、橄榄、椰子、柠檬、樱桃、山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