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2-28 21:20:00 来源:8794网 编辑:小霸气
[石榴别名]安石榴,金樱,丹若等。
[石榴基原]为石榴科植物石榴 Punica granatum L.的果实。
[石榴采制]秋季果实成熟,顶端开裂时采摘,鲜用。
[石榴性味归经]甘、酸、涩,温。
[石榴功效主治]涩肠,止血,止咳。主治久泻久痢、崩漏、大便出血、带下、肺痨咳嗽、音哑、咽喉炎、口舌生疮、小便不禁。
[用法用量]制成饮料,或酿酒造醋,别具色、味。
[石榴的功效与作用]
1.治久泻久痢、大便出血:陈石榴焙干,研为细末,每次10~12g,米汤调下。(《普济圣陀方》)
2.治咽喉炎、口舌生疮:鲜果1~2个,去皮,取种子捣烂,以开水浸泡,放冷后含漱,每天多次。(《药用果品》)
3.治崩漏带下:石榴果皮90g,水煎加蜂蜜调服。(《家庭食疗手册》)
功能主治
石榴叶:收敛止泻;角毒杀虫。主泄泻;痘风疮;癞疮;跌打损伤。
石榴皮:涩肠止泻;止血;驱虫;痢疾;肠风下血;崩漏;带下;害虫。主鼻衄;中耳炎;创伤出血;月经不调;红崩白带;牙痛;吐血;久泻;久痢;便血;脱肛;滑精;崩漏;带下;虫积腹痛;疥癣。
石榴花:治鼻衄,中耳炎,创伤出血。
①《分类草药性》:治吐血,月经不调,红崩白带。汤火伤,研末,香油调涂。
②《福建民间草药》:治齿痛,水煎代茶常服。
③《野生药植图说》:治中耳发炎,防止流脓。[7]
石榴根:杀虫,涩肠,止带。治蛔虫、绦虫,久泻、久痢,赤白带下。
①《别录》:疗蛔虫、寸白。
②《纲目》:止涩泻痢带下。’
③《上海常用中草药》:驱虫,收敛。治蛔虫、绦虫,肾结石,糖尿病,乳糜尿。
常见附方
治鼻衄不止:酸石榴花一分,黄蜀葵花一钱。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不拘时候温服。(《圣济总录》二花散)
治鼻血石榴花适量,研末,每次用一分,吹入鼻孔。(《贵州草药》)
治九窍出血:石榴花,揉塞之。(《纲目》)
治金疮刀斧伤破血流:石灰一升,石榴花半斤,捣末,取少许敷上。(《海上集验方》)
治肺痈:石榴花、牛膝各二钱,银花藤五钱,百部三钱,白及、冰糖各一两,煨水服。(《贵州草药》)
治中耳炎:石榴花,瓦上焙干,加冰片少许,研细,吹耳内。(江西《草药手册》)
治蛔虫病:石榴根皮六钱。煎汤,分三次服,每半小时一次,服完后四小时再服盐类泻剂。(苏医《中草药手册》)
治寸白虫:醋石榴根,切,一升。水二升三合,煮取八合,去滓,着少米作稀粥。空腹食之。(《海上集验方》)
治肾结石:石榴树根、金钱草各一两。煎服。(苏医《中草药手册》)
治女子血脉不通,赤白带下:石榴根一握。炙干,浓煎一大盏,服之。(《斗门方》)
治牙疳、鼻疳、衄血:石榴根皮或花二钱。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
1、治疔肿恶毒(《肘后方》):以针刺畔,榴皮着疮上,以面围四畔炙之,以痛为度仍用榴束敷上,急裹,经宿,连根自出也。
2、治汤火烫伤 (《贵州草药》):石榴果皮适量,研末,麻油调搽患处。
3、治牛皮癣 (《山东中草药手册》):石榴皮蘸极细的明矾粉搓患处,初搓时微痛。
4、治绦虫、蛔虫症(《山东中草药手册》):石榴皮、槟榔各等份,研细末,每次服6(小儿酌减)每日二次,连服二天。
5、治脱肛(《医钞类编》):石榴皮、陈壁土、加白矾少许,浓煎熏洗,再加五倍子炒研敷托上之。
[石榴成分]
营养成分:石榴果实含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钙、磷,钾等。还含生物碱及熊果酸等。
[药理作用]本品具有收敛、抗菌、抗病毒、驱虫作用。
[石榴食用禁忌]石榴多食易伤肺损齿。石榴果皮有小毒,服用时必须注意。
[医家论述]
1.《本草纲目》:“止泻痢,下血,脱肛,崩中带下。”
2.《滇南本草》:“治日久水泻,……又治痢脓血,大肠下血。”
[石榴食疗方选]
1.石榴汁
原料:鲜石榴1~2只。
制法:把鲜石榴去皮,取石榴籽捣烂,在开水中浸泡,冷却后作含漱用,每日多次,经常服之。
此汁治口腔炎及黏膜溃疡。
2.宁嗽定喘饮
原料:山药50g,甘蔗汁30g,酸石榴汁15g,生鸡蛋黄2个。
制法:先将山药煎取清汤,再将另外三味调入汤中,分3次温服。
此饮治秋燥咳嗽。
3.石榴皮蜜膏
原料:鲜石榴皮500g(或干品250g)。
制法:把鲜石榴皮(或干品)洗净切碎,加水适量,小火煎30min,重复一次,去渣,两次煎液合并后,小火慢熬浓缩至黏稠时加蜂蜜100g,凉后装瓶备用。每次一汤匙沸水冲服,日服2~3次。
此膏治幼儿消化不良,对久泻、虚泻者尤为适宜。
相关鲜果类:苹果、桃子、梨、菠萝、草莓、香蕉、西瓜、甜瓜、芒果、杏、猕猴桃、葡萄、金桔、橘子、青梅、甜石榴、番石榴、石榴、无花果、枇杷、柿子、杨桃、沙棘、金樱子、黄皮果、覆盆子、薜荔果、枳椇子、林檎、香橼、乌梅、柑、槟榔、余甘子(学名柚柑)、番木瓜、木瓜、刺梨、荔枝、柚子、橙子、杨梅、李子、荸荠、桂圆、桑葚、罗汉果、甘蔗、橄榄、椰子、柠檬、樱桃、山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