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时间:2016-12-29 17:50:00 来源:8794网 编辑:小霸气

  [青梅别名]梅实,梅子,生梅子。

  [青梅基原]为蔷薇科植物梅 Armeniaca mume Sieb.的未成熟果实。

  [青梅采制]果实未成熟时采摘,鲜用。

  [青梅性味归经]酸,平。入肺、胃、大肠经。

  [青梅功效主治]收敛肺气,涩肠止泻,生津止渴,安蛔驱虫。主治肺虚久咳、虚热烦渴、久泻、便血、蛔虫腹痛等,及呕吐、崩漏、便血。外用治疗疮疡久不收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噙咽津液;或入丸剂。外用:适量,浸酒擦;或熬膏点眼。

  [青梅的功效与作用]


  1.治消渴,止烦闷:乌梅肉60g,微炒为末;每服6g,水二盏,煎取一盏,去滓,入豉二百粒,煎至半盏,去滓,临卧时服。(《简要济众方》)

  2.治久痢不止:乌梅肉二十个,水一盏,煎六分,食前分二次服。(《肘后备急方》)

  3.治久咳不已:乌梅肉(微炒)、罂粟壳(去筋膜,蜜炙)等分,为末,每服6g,睡时蜜汤调下。(《本草纲目》)

  4.治蛔虫上行口鼻:乌梅肉噙之,或煎汤饮自下。(《日用本草》)

  5.治小儿头疮、积年不瘥:乌梅肉,烧灰细研,以生油调涂之。(《太平圣惠方》)

  [青梅成分]化学成分:果实含大量的柠檬酸,少量的苹果酸、琥珀酸、酒石酸、齐墩果酸及谷甾醇。种子含苦杏仁苷。在成熟时期含氢氰酸。

  [药论]论梅实生津之理。王逊:“梅实,味酸气平。花开于冬,实熟于夏,味最酸,得木气之全,为肝之果,肝病宜食。肝为乙木,胆为甲木,舌下有四窍,两窍通胆液,食梅则津生者,类相应也。”(《药性纂要》)

  [青梅的食用禁忌]青梅味酸,对牙齿损害较大,一般宜少食为好。另外,有“桃养人,杏伤人,梅树底下吃死人”的谚语。因成熟的梅含氢氰酸,此物有剧毒,应特别注意。

  [医家论述]

  1.《神农本草经》:“梅实味酸,平,无毒。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止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春痣,恶疾。能益气,不饥。生川谷。”

  2.《随息居饮食谱》:“梅,生时宜蘸盐食,温胆生津,孕妇多嗜之,以小满前肥脆而不带苦者佳。多食损齿,生痰助热,凡痰嗽、疳膨、痞积、胀满、外感未清,女子天癸未行,及妇女汛期、产前、产后、痧痘后并忌之。”

  3.《本草纲目》:“乌梅主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止肢体痛,偏粘不仁,死肌,去青黑痣,蚀恶肉。去庳,利筋脉,止下痢,好睡口干。水渍汁饮,治伤寒烦热。止渴调中,去痰治疟瘴,止吐逆霍乱,除冷热痢。治虚劳骨蒸,消酒毒,令人得睡。和建茶,干姜为丸服,止休息痢,大验。敛肺涩肠,止久嗽泻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肿涌痰,杀虫,解鱼毒、马汗毒、硫磺毒。”

  [青梅食疗方选]


  青梅酒

  原料:青梅30g,黄酒100ml。

  制法:同放入瓷杯中,隔水蒸20min。每次服20ml,每日2次。

  此酒治消化不良性泄泻及急性胃肠炎。


  相关鲜果类苹果桃子菠萝草莓香蕉西瓜甜瓜芒果猕猴桃葡萄金桔橘子青梅甜石榴番石榴石榴无花果枇杷柿子杨桃沙棘金樱子黄皮果覆盆子薜荔果枳椇子林檎香橼乌梅槟榔余甘子(学名柚柑)番木瓜木瓜刺梨荔枝柚子橙子杨梅李子荸荠桂圆桑葚罗汉果甘蔗橄榄椰子柠檬樱桃山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