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2-30 17:50:00 来源:8794网 编辑:小霸气
[橘子别名]黄橘。
[基原]为芸香科植物橘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的成熟果实。
[采制]10~12月果实成熟时,摘下果实,鲜用或冷藏备用。
[性味归经]甘、酸,凉。
[橘子功效主治]开胃理气,止渴,润肺,止痢。主治胸闷、呕逆、消渴。含有的多种有机酸、维生素对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等生理功能大有好处,尤其是对老年人及心血管病患者更为相宜。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作食品;亦可蜜煎或配制成药膳。外用:适量,涂搽。
[临床应用]治烫伤:烂橘子(适量)放在有色玻璃瓶里,密封贮藏,越陈越好,搽涂患处。(《食物中药与便方》)
[橘子成分]
化学成分:果实含β-谷甾醇、β-香树脂醇、柚皮素、赤霉素。
营养成分:每100g含水分 86.1g,蛋白质0.6g,脂肪0.1g,碳水化合物12.2g,能量217.568kJ,膳食纤维0.6g,无机盐0.4g,胡萝卜素1mg,维生素B10.08mg,维生素B20.03mg,维生素PP0.2mg,维生素C54mg,钙58mg,磷15mg,铁2mg。
[药论]论橘穰与橘皮性味、效用之差异及应用宜忌。黄宫绣:“橘穰与皮共属一物而性悬殊,橘皮味辛而苦,而橘穰变甘而酸也,皮有散瘀,开痰理气之功,而穰则更助痰作饭。及有滞气之害也。至书有言能治消渴,开胃,并除胸中膈气,此为内热元极,胃气不寒者而言,若使水亏脾弱,发为咳嗽而日用此恣啖,保无生痰助气之弊平。但用蜜煎效果佳。”(《本草求真》)
[橘子食用禁忌]不可多食,风寒咳嗽及有痰饮者不宜食。
[医家论述]
1.《食疗本草》:“止泄痢。食之下食,开胸膈痰实结气,下气不如皮。”
2.《日用本草》:“止渴,润燥,生津。”
[食疗方选]
橘子荸荠茶
原料:橘子1个,荸荠10枚(去皮)。
制法:橘子洗净连皮与荸荠捣烂,开水冲泡当茶频服,日1~2次。
此茶治急性肝炎。
橘子的营养价值
橘子(Orange),俗称“桔子”,为香科,柑桔属常绿乔木或灌木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成熟果实。橘子常与柑子一起被统称为柑橘,颜色鲜艳,酸甜可口,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水果之一。橘子的营养丰富,在每百克橘子果肉中,含蛋白质0.9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12.8克,粗纤维0.4克,钙56毫克,磷15毫克,铁0.2毫克,胡萝卜素0.55毫克,维生素B0.08毫克,维生素B2 0.3毫克,烟酸0.3毫克,维生素c 34毫克以及橘皮甙、柠檬酸、苹果酸、枸橼酸等营养物质。橘子性平,味甘酸,有生津止咳的作用,用于胃肠燥热之症;有和胃利尿的功效,用于腹部不适、小便不利等症;有润肺化痰的作用,适用于肺热咳嗽之症。橘子有抑制葡萄球菌的作用,可使血压升高、心脏兴奋,抑制胃肠、子宫蠕动,还可降低毛细血管的脆性,减少微血管出血。橘子对减肥有利。
橘子肉、皮、络、核、叶都是药。橘子皮,又称陈皮,是重要药物之一。《本草纲目》中说陈皮是“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橘皮是一味理气、除燥、利湿、化痰、止咳、健脾、和胃的要药;刮去白色内层的橘皮表皮称为橘红,具有理肺气、祛痰、止咳的作用;橘瓤上的筋膜称为橘络,具有通经络、消痰积的作用,可治疗胸闷肋痛、肋间神经痛等症;橘子核可治疗腰痛、疝气痛等症;橘叶具有疏肝作用,可治肋痛及乳腺炎初起等症;橘肉具有开胃理气、止咳润肺的作用,常吃橘子,对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老年咳嗽气喘、津液不足、消化不良、伤酒烦渴、慢性胃病等有一定的效果。
橘子富含维生素C与柠檬酸,前者具有美容作用,后者则具有消除疲劳的作用。如果把橘子内侧的薄皮一起吃下去,除维生素C外,还可摄取膳食纤维——果胶,它可以促进通便,并且可以降低胆固醇。橘皮苷可以加强毛细血管的韧性,降血压,扩张心脏的冠状动脉。除了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维生素A、维生素C外,橘子还含有一种名为「枸櫞酸」的酸性物質,可以预防动脉硬化、解除疲劳,经常食用除对健康有益外,还能长保青春。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研究人员证实,食用柑橘可以降低沉积在动脉血管中的胆固醇,有助于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逆转。
在鲜柑橘汁中,有一种抗癌活性很强的物质“诺米灵”,它能使致癌化学物质分解,抑制和阻断癌细胞的生长,使人体内除毒酶的活性成倍提高,阻止致癌物对细胞核内的损伤,保护基因的完好。
相关鲜果类:苹果、桃子、梨、菠萝、草莓、香蕉、西瓜、甜瓜、芒果、杏、猕猴桃、葡萄、金桔、橘子、青梅、甜石榴、番石榴、石榴、无花果、枇杷、柿子、杨桃、沙棘、金樱子、黄皮果、覆盆子、薜荔果、枳椇子、林檎、香橼、乌梅、柑、槟榔、余甘子(学名柚柑)、番木瓜、木瓜、刺梨、荔枝、柚子、橙子、杨梅、李子、荸荠、桂圆、桑葚、罗汉果、甘蔗、橄榄、椰子、柠檬、樱桃、山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