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4-02 15:22:00 来源:8794网 编辑:小霸气
[榧子别名]玉山果,赤果,香榧,榧子,玉榧,野极子,香榧,赤果等。
[基原]为红豆杉科植物榧 Torreya grandis Fort.的种子。
[采制]10~11月间种子成熟时采摘,除去肉质外皮,取出种子,晒干。
[性味归经]甘、涩,平。入大肠、胃、肺经。
[榧子功效主治]杀虫,消积,润燥。主治肠道寄生虫病、小儿疳积、肺燥咳嗽、肠燥便秘、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50g,连壳生用,打碎入煎;或取种仁炒熟去壳嚼服;或入丸、散。驱虫宜用较大剂量,顿服;治便秘、痔疮宜小量常服。
[榧子的功效与作用]
1.治十二指肠钩虫、蛔虫、蛲虫等:榧子(切碎)30g,使君子仁(切细)30g,大蒜瓣(切细)30g。水煎去滓,每次3次,食前空腹服。(《现代实用中药》)
2.治好食茶叶面黄者:每日食榧子7枚,以愈为度。(《本草纲目》)
3.治钩虫病:将榧子制油或配成10%氯仿榧子油(氯仿1份,榧子油9份),成人每次口服15~20ml,每日1次,连服3~4d为1疗程,一般疗程即可。观察94例,服药后7~10d,69例粪便培养复查结果,10例转阴,治愈率为14.5%,11例治疗前后幼虫计数比较,平均下降率为93.1%,证明榧子油对钩虫病有一定疗效。
4.治丝虫病:榧子肉150g,血余炭30g,研末调蜜搓成150丸。日服3次,每次2丸,4d为1疗程。临床观察20例,经静脉采血浓缩检查并计幼虫数,结果第1疗程后微丝蚴转阴4例。第二疗程后转阴9例,微丝蚴减少6例。在2个疗程中各有5例幼丝虫数反而增加,可能系药物激惹反应。1例患者在服药期间有轻度头昏。初步认为榧子对杀灭微丝蚴有一定作用。
[药论]论榧子甘润是其本质。黄宫绣:“按据诸书有言气味苦寒,能泻湿热,为肺家之果,又云性温散气,能祛腹中邪气及杀诸虫,皆无定论。余按榧实甘润,是其木质。凡肺不润而燥者,得此则宜,故有解燥除热之功,非书所云能除湿热之意乎,又其炽热内扰,则虫自尔见蚀,而五痔腹胀等证自尔悉形,服此燥气悉除,肠胃顿清,故气自尔不结,非书所谓温能散气之意乎。故凡一切肺燥而见咳嗽不宁,腹中不和,五痔恶毒,并小儿黄瘦便秘不解等证,服之无不奏效。”(《本草求真》)
[榧子食用禁忌]脾虚泄泻及肠滑大便不实者慎用。
[成分]化学成分:种子含 54.3%的脂肪油,油中主为亚油酸、硬脂酸、油酸,并含麦朊、固醇、草酸、多糖、挥发油等。
[药理作用]本品有驱虫作用。
[医家论述]
1.《本草经集注》:“疗寸白虫。”
2.《食疗本草》:“令人能食,消谷,助筋骨,行营卫,明目,轻身。”
3.《现代实用中药》:“为缓和无毒之驱虫药,能驱除十二指肠钩虫,并治胃肠病,助消化,增营养。”
[榧子食疗方选]
1.榧子鸡蛋
原料:榧子3g,鸡蛋1个。
制法:榧子研细末,调入鸡蛋搅匀,入热油中煎熟。早起空腹1次服完,连用2~3日。
此菜治小儿肠寄生虫病。
2.脱发方
原料:核桃2个,榧子3枚,侧柏叶30g。
制法:3味共捣成泥,将上述药泥泡雪水梳洗头发。
此方可使头发既不易脱落,而且光润。
相关干果类:腰果、橡实、榛子、冬瓜子、栗子(板栗)、菱角、南瓜子、柏子仁、火麻仁、榧子、花生、海松子、核桃仁、莲子、芡实、黑芝麻、银杏果、酸枣仁、枸杞子、大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