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4-02 16:48:00 来源:8794网 编辑:小霸气
[栗子别名]板栗,栗实,大栗,毛栗,板栗等。
[基原]为壳斗科植物板栗 Castanea mollissima Bl.的种仁。
[采制]10~11月采集,鲜用或剥出种子,晒干。
[性味归经]甘、微咸,平。入脾、肾经。
[栗子功效主治]益气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消肿,止血。主治脾虚泄泻、反胃呕吐、脚膝酸软、筋骨折伤肿痛、吐血、便血等。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生食或煮食;或炒存性研末服,30~60g。外用:适量,捣敷。
[栗子功效与作用]
1.板栗中所含的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矿物质,能防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等疾病,是抗衰老、延年益寿的滋补佳品。
2.板栗含有核黄素,常吃栗子对日久难愈的小儿口舌生疮和成人口腔溃疡有益。
3.板栗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干果品种,能供给人体较多的热能,并能帮助脂肪代谢,具有益气健脾,厚补胃肠的作用。
4.板栗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够维持牙齿、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用,可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腰腿酸软,筋骨疼痛、乏力等,延缓人体衰老,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
5.益气补脾,健胃厚肠 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干果品种,能供给人体较多的热能,并能帮助脂肪代谢。保证机体基本营养物质供应,有“铁杆庄稼”、“木本粮食”之称,具有益气健脾,厚补胃肠的作用。
6.防治心血管疾病 栗子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益于人体健康。
7.强筋健骨,延缓衰老 栗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够维持牙齿、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用,可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腰腿酸软,筋骨疼痛、乏力等,延缓人体衰老,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
8.栗子生吃,每日5至8颗,适宜于吐血、便血者。
9.早晚生食栗子2颗,对老年肾亏、小便频繁有益。用10颗栗子和猪肾、薏仁、大米熬煮成粥,可治疗由一般肾虚引起的腰腿无力。
10.治脾肾虚寒暴注:栗子煨熟食之。(《本经逢原》)
11.治老人肾虚腰痛:用栗子同牡狗腰子、葱、盐煮食。(《食物本草》)
12.治跌打伤,筋骨肿痛,弹片、铁钉、竹木刺入肉:生鲜栗子切碎,捣烂研如泥。敷于患处,有止痛、止血、吸出脓血的作用。(《食物中药与便方》)
[成分]化学成分:含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及铁、镁、磷、铜等元素。
[药论]论栗子食用宜忌。①李时珍:“风干之栗,胜于日曝,而火煨油炒,胜于煮蒸,仍须细嚼,连液吞咽则有益,若顿食至饱,反致伤脾矣。”(《本草纲目》)②黄元御:“栗子补中助气,充虚益馁,培土实脾,诸物莫逮。但多食则气滞难消,少啖则气达易克耳。”(《玉楸药解》)
[栗子食用禁忌]食积停滞、脘腹胀痛痞闷者禁用。
1、脾胃虚寒者,不宜生吃栗子,应该煨食、炒食,也可用栗子、大枣、茯苓、大米煮粥喝;
2、患血症者,如吐血、便血等,宜生吃栗子;
3、因其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糖尿病人吃栗子应适可而止;
4、无论是生吃还是炒食、煨食,均须细细咀嚼,连津液吞咽,可以达到更好的补益效果。
5、产妇、小儿便秘者不宜多吃栗子;
[医家论述]
1.《名医别录》:“主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
2.《新修本草》:“嚼生者涂疮上,疗筋骨断碎,疼痛,肿,淤血。”
3.《本草图经》:“治血。”
[栗子食疗方选]
1.栗子粥
原料:栗子20个,小米200g,大米100g。
制法:小火煮熟烂,时时服食。
此粥补肾气。治肾虚腰膝酸软诸症。
2.栗子柿饼糊
原料:栗子肉15g,柿饼半个。
制法:磨成糊状,煮熟食。
此糊补脾益气。治小儿腹泻。
相关干果类:腰果、橡实、榛子、冬瓜子、栗子(板栗)、菱角、南瓜子、柏子仁、火麻仁、榧子、花生、海松子、核桃仁、莲子、芡实、黑芝麻、银杏果、酸枣仁、枸杞子、大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