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5-11 10:30:00 来源:8794网 编辑:小霸气
[基原]为猪科动物猪 Sus scrofa domestica Brisson的胃。
[采制]宰杀后,剖开腹部,取出胃,洗净,鲜用或冷藏。
[性味归经]甘,温。入脾、胃经。
[猪肚功效主治]补虚损,健脾胃。主治虚劳羸瘦、咳嗽、脾虚食少、消渴、小便频数、泄泻、水肿脚气、妇人赤白带下、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或入丸剂。
[猪肚的功效与作用]
1.治脾胃气弱、不多下食:猪肚一枚(洗净),人参(去芦头)、橘皮(汤浸,去白瓤,切)各四分,下饙饭半升,猪脾一枚(净洗,细切)。上以饙饭拌人参、橘皮、脾等酿猪肚中,缝缀讫,蒸令极熟,空腹服之,盐酱多少任意。(《医方类聚》引《食医心镜》)
2.治脾寒而痛,痛在心下左右:猪肚子一个,莲肉一两,红枣一两,肉桂一钱,小茴香三钱,白糯米一合。未入药之前,照常将猪肚子洗去秽气。入药煮烂,一气顿食,蘸甜酱、酱油食之。如未饱,再用饭压之。肚子入药之后,必须用麻线将口扎紧,清水煮之。(《串雅外编》莲花肚)
3.治水泄:猪肚一枚,或獖猪肝一枚,净洗去脂膜,入大蒜在内,以肚子满为度,煮之自晨至晚,以肚、蒜糜烂为度,作成膏子,入平胃散同样,为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盐汤或米饮空腹服。(《世医得效方》肚蒜丸)
4.治消渴:①猪肚一枚,净洗。以水五升,煮令烂熟,取二升已来,去肚,着少豉,渴即饮之,肉亦可吃。(《食医心镜》)②猪肚一枚(洗去脂膜,不切破),黄连(去须,捣罗为末)五两。上二味,以大麻子仁二合烂研,以水四升调,如杏酪汁,煮猪肚候烂,取出,入黄连末在内,密缝肚口,蒸令极烂,乘热细切,和黄连末,以木臼捣之,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暴干。每服三十丸,温水下,不拘时。(《圣济总录》猪肚黄连丸)
5.治虚弱遗精:猪肚一枚,入带心连衣红莲子,煮糜,杵丸桐子大,每淡盐汤下三十丸。(《随息居饮食谱》)
6.治赤白带下:苦参二两,牡蛎一两五钱(为末),以雄猪肚一个,水三碗,煮烂,捣泥和丸梧子大。每服百丸,温酒下。《鲜·溪单方选》
[成分]化学成分:含胃泌素、胃蛋白酶、胃膜素及胃蛋白酶稳定因子等。
100克猪肚营养成分:热量110 千卡、硫胺素0.07 毫克、钙11 毫克、蛋白质15.2 克、核黄素0.16 毫克、镁12 毫克、脂肪5.1 克、烟酸3.7 毫克、铁2.4 毫克、碳水化合物0.7 克、维生素C0 毫克、锰0.12 毫克、膳食纤维0 克、维生素E0.32 毫克、锌1.92 毫克、维生素A3 微克、胆固醇165 毫克、铜0.1 毫克、胡罗卜素0.8 微克、钾171 毫克、磷124 毫克、视黄醇78.2 微克、钠75.1 毫克、硒12.76 微克
[药理作用]本品对胃肠道黏膜和胰腺均有营养作用。
[猪肚的食用禁忌]外感未清、胸腹痞胀者,均忌。
[医家论述]
1.《名医别录》:“补中益气,止渴利。”
2.《本草图经》:“主骨蒸熟劳,血脉不行,补赢助气,四季宜食。”
3.《日用本草》:“补脾胃,益气力,上消渴,治泄痢,杀疳虫。”
4.《食物考》:“补虚劳瘦,益胃扶脾,泽肤肉厚。”
[猪肚食疗方选]
1.猪肚补胃汤
原料:猪肚1000g,荷叶1张,茴香、桂皮、生姜、胡椒、食盐少许。
制法:取沙锅1个,锅底铺新鲜荷叶1张,将洗净切块的猪肚1000g放在荷叶上,加清水浸没,小火烧开后加黄酒3匙,茴香、桂皮、生姜、胡椒、食盐少许,继续慢煨2~3h,直至猪肚酥烂,猪肚可蘸酱油、醋佐膳食用。猪肚汤每日2次,每次喝半小碗。
此汤治胃下垂。
2.胡椒煲猪肚
原料:白胡椒15~20g,猪肚1个。
制法:把白胡椒磨碎,放入洗净猪肚内,放少量水,然后用线将猪肚的头尾扎紧,小火煲数小时,调味后服用,每周2次。
此菜治消化性溃疡。
3.黄芪猪肚粥
原料:黄芪80g,猪肚1个。
制法:黄芪加水,煎1h后去渣留汁加米煮粥,并放入猪肚,煮好后放盐食用。
此粥治老人足肿。
相关畜肉类:猫肉、驴肉、兔肉、马肉、狗肉、羊血、羊髓、羊脑、羊脬、羊骨、羊肺、羊肾(羊腰子)、羊肝、羊心、羊肚、羊肉、火腿、猪胰、猪骨髓、猪皮、猪骨、猪血、猪脑、猪膀胱、猪脚、猪肠、猪肚、猪肾(猪腰子)、猪肺、猪肝、猪心、猪肉、牛皮胶(黄明胶)、牛脂、牛血、牛脑、牛髓、牛鞭、牛肾(牛腰子)、牛肚(牛百叶)、牛肝、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