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锡麟评价资料简介 徐锡麟怎么死的?睾丸真的被击碎了吗

时间:2016-12-12 12:43:54 来源:8794网 编辑:小霸气

相关爱国人物:郑观应洪仁玕陈玉成石达开洪秀全詹天佑林则徐容闳关天培魏源冯子材李伯元邓世昌刘永福黄遵宪左宗棠陈天华唐才常章太炎朱执信廖仲恺蔡元培严复谭嗣同黄兴邹容宋教仁孙中山梁启超康有为龚自珍徐锡麟

 

  山阴徐君, 生当其辰。

  能执大义, 以身救民。

  手歼虏首, 名声远闻。

  这是近代革命家章太炎写的一首悼亡诗。诗中的徐君,就是为革命慷慨就义的徐锡麟,他是光复会的重要成员,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革命党人。

  踏上革命征途

  徐锡麟,字伯荪,号光汉子,浙江山阴(今绍兴)东埔村人,一八七三年十二月十七日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父亲徐凤鸣,有田产百亩,还经营绸庄和油烛栈行,思想顽固保守。

  徐锡麟从小性格刚强,常常顶撞父亲,不受封建礼教的管束。他父亲向县官控告他的不孝之罪。但徐锡麟并不屈服,他索性离家出走,到钱塘当了和尚,家里费了不少周折,才将他找回。徐锡麟爱好学习,尤其喜欢天文和数学,他自己制作了一架直径三尺的浑天仪,经常在夜间观察星空,还把观察到的星象画了许多图。

徐锡麟评价资料简介 徐锡麟怎么死的?睾丸真的被击碎了吗

  一九○一年,徐锡麟应聘到绍兴府学堂当了数学教员。他认真工作,热爱学生,很快就为绍兴知府熊起蟠赏识,收他为门生,两年后擢升为学堂副监督(副校长)。后来,在父亲的一再催逼下,他参加了乡试,考取了举人的备取生。但是,这时他已开始鄙视科举,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他逐渐觉醒,倾向革命。

  一九○三年, 日本大阪举行劝业博览会,绍兴府学堂的日文教员邀请徐锡麟一同前往参观,徐锡麟就这样来到了日本。他顺道游览了东京。当时,留学东京的浙江学生正聚在一起,商量营救在“苏报案”中被捕的章太炎,组织拒俄义勇队,抗议沙皇俄国占领我国东北的罪行。留学生中有不少人是徐锡麟的同乡,在革命气氛的强烈感染下,徐锡麟以同乡的身分,参加了浙江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结识了陶成章等革命志士。从此,他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创办大通师范学堂

  用什么方式从事革命斗争,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当时,徐锡麟和他的同志们还不大明确。徐锡麟决定先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开始,也就是从教育入手,培养革命人才。他在日本购买了不少图书和刀剑,回到家乡后办了一所热诚学堂。这所学堂既和旧式私塾不同,也和当时一般的新式学堂不同,它特别重视军事教育,设立军事体操课,教授军乐。徐锡麟的目的是想在学生中提倡军国民教育,培养忠于革命的军事人才。

  一九○四年,徐锡麟来到上海,拜访了当时颇有名望的爱国女校的校长蔡元培。在那里,他又见到了刚从日本回来的陶成章。经陶成章介绍,徐锡麟加入了成立不久的反清革命团体光复会。此后,他回到绍兴去联络浙江各地的会党。他走访了浙江许多地方,结识了许多革命志士,增强了对革命前途的信心。

  为了训练革命骨干,一九○五年,徐锡麟在绍兴创立体育会,招青年数百人教授射击技术。他筹款买了五十支枪,两万发子弹,名义上是体育会学生体操实习用,实际上是为了发展革命的武装力量。

  在此基础上,徐锡麟又和陶成章商量决定,准备创办大通师范学堂(简称大通学堂)。这是一所特殊的学校,革命的联络机关就设在这里,上海的光复会总部和浙江各地的会党都通过它进行联络。为了成立这所学校,他们向清政府的省级机关备了案。备案中说:“我国如果想和世界列强并存,不能不进行征兵制度。”而今“大通师范学堂, 内设体育专修科,六个月毕业,分发各乡创办团练,这样逐步推广,征兵就算有了可靠的基础。”以此作掩护说服了清政府的官员。一九○五年九月,大通师范学堂正式开学,徐锡麟主持校务,招集浙江各地的会党头目前来进行军事训练。

  为革命学军事

  创办大通学堂后不久,陶成章等又提议用捐官的办法,到日本学习军事,以便将来打入清朝军事系统,掌握军权,待机发动起义。徐锡麟很赞成这一计划。他得到绍兴富商许仲卿的资助,又通过他的表叔原湖南巡抚俞廉三的推荐,用三千两白银贿赂了浙江巡抚寿山,取得了去日本官费留学学习陆军的资格。

  一九○五年冬天,徐锡麟偕同妻子王振汉、友人陈伯平、马宗汉等十三人东渡日本。谁知到日本后,清朝驻日使官见他们都不是军人出身,就产生了怀疑,多方刁难,加上徐锡麟眼睛近视,不合入学条件,所以学习军事未能如愿。

  一九○六年,徐锡麟回到国内,想另谋出路。他想通过俞廉三的关系,打通渠道,进入军政界,然后谋求革命。他进谒了权位显赫的庆亲王奕劻,但奕劻并不引荐他。他又想拜见握有重兵的袁世凯,但袁怀疑他是革命党,干脆拒绝接见。直到这年冬天,他才花钱捐了个道员,为安徽巡抚恩铭所录用,被分发到安庆。徐锡麟将大通学堂委托秋瑾主持,辞别了师生,同好友陈伯平、马宗汉一起来到安庆。路过杭州时, 大通学堂的许多青年前来送别,徐锡麟情绪激昂地对他们说: “法国革命八十年始成,其间不知流过多少热血。我国初创革命,亦当不惜流血,以灌革命的花实。这次赴皖,就是打算流血的。诸位,切不可引以为惨而存退缩的念头才好。”这几句临别赠言显示了他革命到底的决心,极大地激发了青年们的革命热情。

  策动安庆起义

  徐锡麟到安庆后,和浙江的秋瑾密切联系,秘密成立了光复军,徐锡麟为首领;秋瑾任协领。双方议定在安徽、浙江同时起义,互相策应。

  在安庆,徐锡麟先主持陆军小学工作。由于他办事精明干练,逐渐得到安徽巡抚恩铭的器重,于一九○七年升任为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他白天给学生上课,向他们灌输革命思想,晚上和将士、同僚们多方交际,搞好关系,声望日高。他还利用自己的合法身分到安庆新军中活动,争取军官们同情革命,以便在起义时引为后援。

  由于俞廉三的保荐,恩铭对徐锡麟深信不疑。他把徐锡麟到处活动视为办事能干的表现,曾想奏请朝廷予以晋升官衔,只是有人提出留日学生大多有阴谋,切不可轻信,才算作罢。有一次,恩铭对徐锡麟说: “有人说你是革命党,你可要小心啊!”徐锡麟镇定自若,从容不迫地说: “只有大人了解我。”机智地躲过了恩铭的试探。

  不久,有一个革命党人在上海被捕,供出了革命党人的暗号、别名,还说有个浙江人已打入安庆官场。两江总督端方十分重视这一情报,密电恩铭查处。恩铭立即召集徐锡麟商议,把端方的密电拿给他看。当他看到自己的别名也在上面时,仍不动声色,立即叫来巡警数名,要他们细心察访。

  这件事给了徐锡麟一个信号:再不抓紧时机起事,很可能会事泄失败,前功尽弃。于是,他与浙江的秋瑾约定,一九○七年七月八日他在安庆起义,秋瑾在浙江响应。因为那天是巡警学堂举行毕业典礼的日子,巡抚恩铭等官员都将来校,是起义的好机会。谁知恩铭那天有事,毕业典礼提前两天举行。

徐锡麟评价资料简介 徐锡麟怎么死的?睾丸真的被击碎了吗
徐锡麟评价资料简介 徐锡麟怎么死的?睾丸真的被击碎了吗

  这时候,徐锡麟已来不及通知浙江方面,也无法和安庆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联络,他决定单独起事。七月五日,他亲自到各官署邀请众官员第二天到校观礼,晚上又和陈伯平、马宗汉制定行动计划,约定暗号,草拟印刷《光复军告示》,匆促地作了起义前的准备工作。

  七月六日清晨,徐锡麟召集巡警学堂学生开会,情绪激昂地对大家说: “我这次来到安庆,专为救国,不是为功名富贵。诸位不要忘救国二字,行止坐卧,咸不可忘。如果忘掉,便不成人格。”学生们听了很是感动,但并不真正理解他这番话所包含的苦心。

  上午八时,恩铭乘轿来到学校,随后其他五十多位官员也相继来到。徐锡麟穿着警官制服,恭恭敬敬地在学堂门口亲自迎接。按照原先安排,恩铭来校后是先酒宴、后阅操,而这时他又临时改变计划,命令先阅操、后酒宴。这一变动使徐锡麟感到事态紧急,他决定马上动手。

  九时正,恩铭率领众官员依次进入礼堂。学生站在堂外,徐锡麟站在堂内,两旁是陈伯平和马宗汉。当恩铭接受学生行礼的时候,徐锡麟突然举手行礼,一面递上学生名册,一面大声禀报: “报告大帅,今日有革命党起事!”恩铭听了大吃一惊。没有等他发话,陈伯平便迅速向他投出一颗炸弹,可惜没有爆炸。恩铭吓得魂不附体,他还没有清醒过来,徐锡麟就又机智地补上一句: “大帅放心, 这个革命党,我一定为大帅拿到。”话音未落,他便从靴统内拔出两支手枪,左右开弓,连续射向恩铭,恩铭身中七弹,当场倒地。礼堂内顿时大乱,文武官员乘机纷纷逃散,恩铭被抬回官署后丧命。

  接着,徐锡麟拔刀而出,面对学生大声疾呼: “巡抚已为人所刺,我们快去捉拿奸细,从我革命!”在徐锡麟、陈伯平、马宗汉的率领下,大家向军械所进发。

  当徐锡麟等占领军械所时,原来惊恐万状的清朝官吏已开始定下心来,他们立即命令关闭城门,并派出军队包围了军械所。双方激战四小时,清军死伤一百多人,陈伯平当场牺牲,徐锡麟、马宗汉被捕,安庆起义悲壮地失败了。

  徐锡麟怎么死的?睾丸真的被击碎了吗?慷慨就义

  徐锡麟被捕后,清朝官吏立即对他严刑审讯。清吏要他跪下,他却昂然挺立。清吏在审迅中问他: “恩抚台是你的恩帅,你刚到省就叫你当武备学堂会办,以后几经提升,待你近如手足,你为什么这样没有心肝? ”徐锡麟堂堂正正地回答: “他待我好,那是私交;而我杀他,则是革命公义。私交怎么能胜过公义?”清吏逼他供出革命党人名单,徐锡麟回答说: “革命党人本多,在安庆实我一人。”当听到自己将被挖取心肝以祭恩铭时,他毫无惧色,仰天大笑说: “既然恩铭已死,那我志已偿。” “杀我好了,将我的心剖了,两手两足断了,全身碎了,都可以,但不可冤杀学生。”

  清吏的严刑逼供没有从徐锡麟口中得到什么,便要他亲书数语作供词。徐锡麟挥笔写道:

  我本革命党首领, 捐道员。到安庆是专为革命而来,做官本是假的,使人人无可防备。

  我蓄志革命有十余年,今日始达目的。本拟杀恩铭后, 再杀端方、铁良、良弼等满贼, 而今竟于杀恩铭后,即被拿,实难满意。

  清朝官吏被徐锡麟这种大义凛然的气魄吓得面无人色,立即决定将他斩首后剖腹剜心。六日晚上,年仅三十五岁的徐锡麟在安庆抚署门前壮烈牺牲。殉难前,他神态自若地说:“功名富贵,非所乐意,今日得此,死亦无憾。”表现出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

  徐锡麟人物评价

 

  徐麟锡死后,柳亚子先生曾作诗哀悼说:

  慷慨告天下,灭虏志无渝。

  长啸赴东市,剖心奚足辞!

  徐锡麟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却是光辉的。他发动的安庆起义,虽然由于孤军奋斗而失败了,但他为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却是永远值得后人敬仰和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