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5-16 16:40:00 来源:8794网 编辑:小霸气
二
建储问题是皇宫中的大事,也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兴亡成败 的至关重要的事情,所以上至君臣下至百姓都十分关注这件 事,可以说是那时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淳熙十六年(1189), 63岁的孝宗在紫宸殿举行受禅之礼,由太子赵惇承继大统, 是为宋光宗。光宗即位后,尊孝宗为寿皇,次子赵扩进爵嘉 王。第二年即绍熙元年(1190),光宗皇后李氏即急匆匆地提出 了册立嘉王赵扩为太子的主张。有一天,李后在内宫设宴庆贺 光宗病愈,酒过三巡,李氏突然说道: “扩儿已经长大成人, 陛下既已封他为嘉王,何不索性册立他为太子?再说扩儿也颇 具才干,定能助陛下一臂之力。”光宗回答说: “皇后所见极 是,朕也久有此意,只是此事重大,应该禀报父皇,再做决 定。”事隔一天,李后又找到父皇谈及此事,再次提出立嘉王 为太子的主张。寿皇表态说: “皇上受禅刚刚一年,就忙着册 立太子,未免过于草率。嗣君事关社稷,应从长计议。”没有 答应李后的请求。后来李后千方百计挑拨寿皇与光宗之间的关 系,说寿皇打算废掉光宗,光宗表示,今后“不再踏进重华宫 半步”。恰巧在这一年,留正也提出了立太子的要求。有一 天,嘉王染病,留正上书光宗皇帝说: “陛下只有一子,隔在 宫墙外面并不方便,不如早正他的元良之位,让他入居东宫 (太子宫)。这样的话,君臣朝夕相见,非常合乎人情。”又上 奏说: “太子为天下之本。《传》曰: ‘预建太子,是为了重 宗庙社稷。’汉文帝即位,即建太子。本朝皇子居冢嫡,有未 出阁(到地方当官)就正储位者。皇子嘉王既居冢嫡,出阁已 久,应当早正储位,以定天下之本。”后来留正检索出《汉文 帝纪》和本朝真宗立仁宗典故以及吕海、张方平的两个奏折, 一并摘要上奏朝廷,但朝中大臣并未上报皇上。
绍熙五年(1194)正月,寿皇病重,留正多次请求光宗车驾 过宫,到重华宫去探视父皇,均被拒绝。有一天,光宗从床上 披衣而起,留正扯着皇帝的衣服泣谏,请求皇帝与父皇见面, 也无济于事。留正退朝后,上疏皇帝,言词十分激烈,严厉批 评光宗的不孝行为。六月九日,寿皇病逝。群臣向光宗报告了 寿皇的死讯,光宗仍不出宫。几天以后,寿皇大殓,光宗还不 肯出面主持寿皇丧礼。朝野上下见此情景,乱作一团,认为政 事将会有大的变故。大臣叶适认为,如果不及早设法,局势会 更加动荡,就对留正说: “皇上托疾不肯执丧,怎能使天下人 信服?现在嘉王已经成人,如能参预大政,就会解除天下人的 疑虑。”于是丞相留正率群臣上奏说: “皇子嘉王,天性仁 孝,应该早日立为储君,以安定人心,维系国本。”光宗看 了,在奏章上批示“甚好”二字。留正再次奏请,当日传出御 札,上写“历事岁久,念欲退闲”八个字。留正悉心揣摩,不 得要领,便与宗室赵汝愚商量。赵建议,干脆请太皇太后下令 让光宗禅位于嘉王。留正认为,光宗连立储的诏书都不下,现 在批语又含糊其辞,立即实行“内禅”,以后很难处理,便上 表请老,表文的最后说: “愿陛下速回渊鉴,追悟前非,渐收 人心,庶保国祚。”即让光宗通过下罪己诏的方式,继续当皇 上。这样,在关键时刻,留、赵二人发生了意见分歧。留正担 心将来出了纰漏,身为宰相的自己吃罪不起,便假托有病,坐 轿逃出城去。
如前所述,早在1190年,留正就首发大义,提出早正嘉 王储位。可到现在,考虑到自己的政治地位和社会身份以及光 宗不愿禅位的事实,便收回自己的主张,转而求其次。所以后 来言官大多指责留正遇事模棱两可,缺乏魄力,掩过饰非,背 弃国家。大臣范仲黼对此倒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有人问范: “留、赵二公同处变局,为何处理方式不一样?”范回答说: “赵汝愚为皇帝的宗室大臣,留正为非宗室大臣,后者多次上 奏光宗,让他建储立本,都遭拒绝。没有办法,无可奈何,只 好三十六计以走为上。”听者以为是至理名言。应该说,范仲 黼从不同的身份地位角度考察人们对待某一政治事变的态度, 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后来,嘉王继位,成为宁宗皇帝。遣使召还留正,并恢复 其宰相之位。韩 胄图谋预政,多次到都堂拜访留正,留正让 尚书省的属吏告诉
胄说: “这里不是知阉每天往来的地 方。”
胄一怒之下退出都堂,从此二人结下怨仇。刘德秀从 重庆入朝,没让留正知道,就拜会留的幕僚范仲黼,并让范氏 为他向留正通融通融,美言他几句,好谋个官位。留正说: “此人若在朝中做官,朝廷必不安宁。”于是便任命刘为大理 簿,从此留、刘二人也结下怨仇。侍御史黄度论马大同之罪, 留正打算让黄补外官,皇上知道情况后,却任命黄度为右正 言。留正请求推恩随龙人,宁宗说: “我还未与父母商量,怎 能随便就恩及下人呢?”因在好几件事情上都与宁宗意见相 左,便渐渐失去皇帝的宠信。绍熙五年(1194)八月,宁宗手诏 将留正赶出朝廷,留正以少师、观文殿大学士的身份判建康 府。不久,皇上又依谏议大夫张椒椿之言,撤销留的一切行政 职务。庆元元年(1195)六月,皇上下旨让留正把太上皇交给留 正的手诏八字(“历事岁久,念欲退闲”)进献朝廷,宣付史 馆,并恢复留的观文殿大学士身份。留正罢职以后,宿敌刘德 秀此时任谏议大夫,罗织留正的罪名,认为有四大罪状,弹劾 无虚日,于是留正的观文殿大学士身份又被罢去。后来皇帝依 张釜之言,责授留正中大夫、光禄卿,分司西京,邵州居住。 给事中谢源明不同意这样安排,又把留正量移南剑州,并许自 便。此后,皇上又恢复留正光禄大夫的身份,并给他一个提举 洞霄宫的闲差。留正上书皇帝乞求给他俸禄,宁宗下诏按原官 职退休。不久,皇上又恢复留正观文殿学士、金紫光禄大夫的 职位。嘉泰元年(1201),进封魏国公,并恢复少师、观文殿大 学士的身份。开禧二年(1206)七月,留正病逝,享年78岁。 死后,皇上因他是三朝元老大臣,特赠太师。有《诗文》、 《奏议》、《外制》20卷遗世。宝庆三年(1227),谥“忠 宣”。其子留恭、留丙、留端,皆为尚书郎。其孙留元英、留 元刚,分别任工部侍郎和起居舍人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