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02 17:38:23 来源:8794网 编辑:小霸气
少年立志救中国
1901年1月27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十二月初八),何长工出生在湖南省华容县大乘区南山乡大山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何启源,文盲,幼喜习武,后来考中武秀才,以教练武术为生。母亲陈氏,系华容县大乘区王家坳人,共生育3男3女,何长工排行第五。全家靠务农兼捕鱼、砍柴、贩盐及教练武术的微薄收入维持半饱半暖的生活。
何长工6岁进入何氏家族用学艺工公田办的私塾读书,10岁考入大乘区用公田的南山区公立高等小学。他天资聪颖,受古人的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等好学精神的影响,刻苦攻读,平时学习成绩总列前三名,毕业考试,名列榜首,家乡父老夸他有出息,将来必成大器。长而久之,“唯楚有才”卧龙虎,成为他坚信不疑的信条。
小学毕业后,由于家境贫困,父亲年迈,大哥曾要他弃学务农,幸得二嫂严氏支持,才得以在13岁时(1914年)考入由巴陵、平江、临湘、华容四县合办的岳阳第三联合中学。
联合中学校长苏畅仁,是前清秀才。他对穷苦学生十分刻薄,不仅动辄体罚训斥,还贪污克扣四县补助穷苦学生的伙食津贴,激起学生公愤。何长工自小同情穷苦孩子,上小学时,看到富家子弟欺侮穷苦孩子,他就和同学们联合起来,同他们干仗,直到他们不敢再欺负为止。现在看到中学校长从穷苦学生的嘴里夺食,更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勇敢地站在反对苏畅仁贪污克扣学生伙食费津贴斗争的前列,敢说敢为,深得同学们的信赖,被推选为学生代表。面对学生代表的责问,苏畅仁死活不认账,破口大骂学生无端闹事,扬言要开除何长工等九名代表,同时打电话报告警察。代表们见苏畅仁蛮横无理,怒不可遏,把他痛打了一顿。事后,警察抓走了十几个学生,学生代表被同学们保护起来,幸免被捕,但最后何长工等九名学生代表还是被学校开除了。
警察乱抓学生、学校无端开除学生代表,学校师生为此进行了罢课斗争。校长苏畅仁不得不承认错误,并答应交出那笔伙食津贴,被抓走的学生也全部放回。学校通知何长工可以回校开成绩单,取修业证书转学。通过这次斗争,何长工思绪万千。他想到个人前途,思考社会问题:他想“到南洋去”;他不信这“大千世界,朗朗乾坤,会容不得我何坤这七尺之躯”;他想通过 “发奋学习,走实业救国之路,改变祖国落后面貌[1]。
1917年,何长工怀着“实业救国”的愿望,考入湖南省甲种工业学校机械系。学校的主要课程都由美国人用英语讲授,这时他更发奋读书,学习成绩总保持在全班前十名之列。
1918年夏,何长工从湖南甲种工业学校毕业。正在他面对着选择今后生活道路的时候,他收到老师罗喜闻的来信,说蔡元培、李石曾等在北平搞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毛泽东正在积极组织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吸收西方知识。何长工喜出望外,觉得这是学好技术本领改造祖国落后面貌的好机会。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罗喜闻等人与湖南省政府周旋,从何氏家族和省政府得到一笔津贴。8月底,何长工从湖南到了北京。9月3日,在北京大方胡同,他参加了蔡元培先生主持召开的恢复留法勤工俭学和华法教育会的会议后,进入了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
预备班的学员都是穷苦而有志救国的热血青年,他们一边紧张地进行出国前学业上的准备,一边在铁路工厂做工,自力更生,解决吃住困难。在这里,何长工阅读了许多进步刊物。他从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在《新青年》和《湘江评论》上发表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和《民众的大联合》等文章中开始具体地了解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特别令何长工终生难忘的是毛泽东的一次谈话。那是1919年3月上旬的一天,毛泽东来到长辛店铁路车辆厂调查了解预备班学员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和出国学习路费问题,晚上,来到何长工所在班,就坐在何长工的炕上,他与学员们纵论天下大势打动了何长工的心,他“开始改变了旧有的实业救国世界观”[2],逐步树立了为挽救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而献身的革命思想。
1919年5月4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爆发了。何长工与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的同学们,骑着毛驴从长辛店赶赴北京,参加北京学生在天安门举行的集会、游行,他参加了包围日本领事馆一路的斗争。第二天,何长工又和同学们组成“救国十人团”,到工人、农民和旅客中揭露段祺瑞卖国政府镇压学生的罪行,进行爱国反帝反封建的宣传,同时参加工厂工人的罢工斗争,接受了革命斗争的洗礼。
1919年12月,何长工结束了在长辛店一年的学习生活,背负祖国人民的重托,由上海港乘法国“布尔列加号”邮船赴法国勤工俭学。坐四等舱,在舱上饱受眩晕呕吐之苦,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抵达法国马赛港。
刚到法国巴黎,没有找到工作之前,何长工和同学们在巴黎游览观光中,在凡尔赛宫的一个陈列馆里看到了很多八国联军在中国抢劫来的国宝,有各种古代的袍服、盔甲、军衣、铜炮、宝塔、宝剑。这是法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证。可是,参观者中不少法国的达官贵人却振振有词,颠倒黑白,美化强盗行径。何长工和同学们听了非常愤恨,不禁触景生情,仰天感叹:祖国啊!你什么时候振奋起来?被人欺凌的历史何日结束?
勤工俭学,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战后的法国,生产凋敝,满目疮痍,物价高涨,民生窘困,当时法国失业工人就有20万人,中国勤工俭学学生找工作非常困难。起初何长工只能天天去揽临时工做,什么活都干,吃尽了苦头。直到一年后的1920年10月,才在巴黎近郊比昂古尔区“雷诺”汽车分厂找到一份工作。后来周恩来也到了这里。何长工在这里常接触到周恩来、赵世炎、李富春等人,聆听过周恩来同国家主义派的辩论演说。周恩来的雄辩卓见,使何长工彻底抛弃了“实业救国”的幻想,更加坚定走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
做了一段时间工,有了点积蓄,何长工就开始上学。他怕在大城市会把心搞花了,便选择了远离巴黎的圣雪尔旺省的圣雪尔旺学校,在机械班插班。这个学校校长是法共党员。校长全家对何长工的学习和生活关怀备至,使何长工受到了生动具体的国际主义教育。副校长也是共产党员,一位残废军人,他常对何长工诉说:“我这条腿叫资产阶级夺去了!他们想发财,要战争,可是自己不去打仗!要消灭战争,先得消灭资产阶级!”何长工通过与法国劳动人民的接触,发现他们无不痛恨资产阶级,说资产阶级是“人类的灾星”。
暑假,何长工又回到巴黎做工。他天天半夜起床,先到市场去推蔬菜上市,送牛奶上门。天亮后,就到火车站去上货、卸货,给人搬运行李、抱小孩,累得腰酸背痛,终于病倒了,痰里夹着血丝,身体发高烧,不得不进医院躺了一星期。出院后,他又到法国北部一个地区找活干,天天拣废铜烂铁,锯木桩挖房基,盖楼房,干的全是捶石压路扛砖抬瓦的重活,吃的却是硬如锅铁的黑面包。此时他很怀念祖国,怀念家乡,但为了多学一些革命理论和技术知识,拯救祖国,他强忍着肌肤之痛和思乡之苦。他说:“这个时候,在政治上有出路,是至关重要的,比眼下的黄油和面包还重要。”[1]
1921年7、8月间,中国旅法的勤工俭学学生联合华工和各界侨胞,组织了反对北洋政府秘密借款的斗争,成功地迫使北洋政府用出卖国家主权为代价同法国政府签订的5亿法郎借款合同中途停止。何长工专程从法国西海岸的圣雪尔旺赶到巴黎,参加了这场拒绝借款的斗争。
1922年8月,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成立,赵世炎和周恩来担任总支部的领导工作。何长工得知旅欧支部成立的消息,立即写信给中共旅欧支部,表示愿意参加支部生活,自愿参加旅欧支部组织的各项斗争。不久,组织通知何长工为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成员。何长工入党后,他遵照旅欧总支部提出的:通过“共产革命来根本改造中国”以及“党在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推动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思想”的目标和要求,积极参加总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发奋学习马克思主义。
1923年,何长工由法国到比利时劳动大学读书。假期,就在比利时的扯布玉勒工厂做工。这年冬天,何长工奉党组织的安排由比利时经法国回到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