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迁飞导航之谜

时间:2017-05-17 10:58:00 来源:8794网 编辑:小霸气

  鸟儿为什么要迁徙呢?难道只是出于本能吗? 这个问题目前没有定论。

  有人说这与鸟儿的繁殖有关,春暖花开时节,随着气温的升高,鸟儿的体温也逐渐升高,高温对精子的发育、生存都不利,所以此时,鸟儿要迁徙到北方去进行繁殖。那些地方纬度高,夏季温度并不过高,但日照又长,有利于哺育幼鸟。

  更多的人说鸟儿迁飞的原因是为了躲避严寒,因而它们都是飞到南方去过冬。其实,在迁徙鸟类中,有不少鸟儿是不怕冷的,那它们为什么也要迁飞呢? 于是,便产生了第三种说法。

  第三种说法是在冬季,北方食物相当缺乏,鸟儿在这样的环境中无法生存,而南方因没有严寒,所以食物相对丰盛些。为了觅食,鸟儿在冬天必须迁往南方。

  另有个推测,鸟儿迁徙的根本原因是受体内的一种物质的周期性刺激导致的。这种刺激物质可能是性激素。

  还有的鸟类学家从历史上寻找鸟类迁徙原因。他们发现,鸟类的迁徙主要发生在北半球的欧洲、亚洲和北美洲,因而觉得用冰川期来解释更为恰当些。当冰川期发生与形成时,会使鸟类向南迁徙;当冰川期向北退却时,鸟类则随之向北迁徙。这种解释倒是很符合鸟类早在几百万年前就已经开始迁徙之说。

  也有的人用生物钟和“日钟”、“年钟”来解释。

  综合起来说,鸟类的迁徙应该是生存环境和自身的生理状况相互作用的结果。

  大多数候鸟的迁飞路径都是固定的,海鸟沿着海岸飞行,普通水鸟沿着河岸飞行。

  北欧的白喉莺总是沿着巴尔干半岛,飞过地中海,再沿尼罗河,飞往上游。

  鹤鸟从北欧迁飞,途经地中海、撒哈拉沙漠,一直飞到南非。

  黄胸鹀在春季到来时,从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向北飞到西伯利亚,再经过东欧,飞到西欧地区。秋季,它又顺着这条迁回的途径,经由东欧、西伯利亚,最后南迁到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它们的迁飞路径为什么总是固定的呢?它们到底是靠什么来导航的呢?

  曾经有人认为鸟类是通过视觉,依据地形、地物与食物来辨认和确定迁徙路线的。他们说鸟儿在飞行时,在空中鸟瞰,很容易通过识别海岸线、河流、湖泊、房屋等的标志来判断飞行方向。另外,他们说,鸟儿有较好的视觉记忆,因此能识别老路。

  这个说法其实不能全面解释鸟类的导航问题,因为有不少鸟儿在迁徙时,白天休息,晚上飞行。这时,它在空中能看见地面上的什么东西呢?加之,广阔的海洋上毫无标记,在海上空飞行的鸟儿又是凭什么确定方向呢?另外,有些幼鸟比成鸟更先迁飞,它有多少视觉记忆呢?

  于是,新的说法应运而生。有人认为鸟类在白天迁徙时是以太阳的位置来导航的,而在夜晚迁徙的鸟儿则靠星宿的位置来导航的。

  无论是靠太阳,还是靠星宿,大多数鸟儿的体内都有生物钟,它帮助鸟儿导航。其实,准确地说,不同鸟的导航系统是不同的。比如,燕八哥是利用太阳的方位移动来调节方向的;啭鸟是依靠星星来导航的。科学家发现,有的鸟类对地磁有敏锐的感应。另外,红外线辐射的增减,也能够使鸟儿的生物钟起导航的作用。

  总之,鸟类的迁飞是一种十分壮观而奇妙的行为。迁飞过程中定向导航问题或许是整个鸟类学中最复杂的一个问题。要想解开这个谜,还需要人类作更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