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围棋比赛规则 围棋的好处

2016-12-11 14:38:38 体育

  围棋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充满妙趣的智力竞技活动,也是目前我国的体育项目之一。我国的围棋已有三千年的历史,一千年前传入东亚一些国家,近几十年中又远传欧洲、美洲许多国家。近年来,我国围棋爱好者人数之多和棋手棋艺水平之高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围棋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围棋是我国创造的,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一门棋艺。我国的早期古籍记载说,尧因为他的儿子丹朱骄躁任性,才创造围棋来陶冶他的性情。还有的说,舜作围棋来教育他的儿子商均。但多数人认为这两种传说不可靠,因为尧舜所处的原始公社时期,社会生产力极低,尚难以创作这种复杂的文化活动。

  围棋究竟起源于何时?一般认为,《广博志》中关于乌曹作围棋的记载还是较为可信的。另外,《左传》、《论语》、《孟子》以及刘安《淮南子》、扬雄《方言》等古籍中,也都有关于围棋的记载。

  我国古代,将琴、棋、书、画相提并论,把弈棋作为一种典雅的象征。围棋成为文人墨客吟诗作赋和绘画的题材。汉朝的刘去、刘洵、班固、马融,三国时期的曹操、孙策、陆逊、孔融,两晋时的司马炎、王导、谢安、谢玄。都是有名的围棋爱好者。南北朝的皇帝中,多有围棋的癖爱。南朝曾三次诏令“品棋”(评定棋艺),效法曹魏以来的“九品中正制”,结果取得等级的“登格者”达278人,说明南朝围棋的风行。三国时就已出现了早期的围棋理论,并开展过关于围棋意义和作用的争论,以后的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围棋兴盛的时代。通过这一过程,使围棋在中华大地上深深地扎下了根,正如陈毅同志的诗词中所说:“中国绝艺,源远根深”。

围棋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围棋比赛规则 围棋的好处

  隋唐时期,围棋在宫廷和士大夫中继续流行,开始实行“棋待诏”制度。这是中国围棋史上由官方设立专业棋手的最早记录。最著名的“棋待诏”是唐玄宗时的王积薪。到了宋代,棋手们在局部攻杀上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当时的高手有刘仲甫和李逸民。明末清初的过百龄,对棋艺进行了新的探索,取得了压倒群雄的战果。过百龄的出现,预示着中国棋艺大进的时代即将到来。

  进入清朝以后,围棋突飞猛进,清初的代表人物是黄龙士和徐星友。康乾盛世,一代棋圣范西屏、施定庵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围棋的发展达到了顶峰。范西屏31岁、施定庵30岁时曾在浙江平湖(别称当湖)对弈十三局,现存十一局棋谱,人称“当湖十局”。他们的对局,杀法紧凑,气势磅礴,显示出二人精湛的棋艺和超人的才华,是社会发展和棋艺上进的产物,也是天才加勤奋的结果。

  我国古代的重要围棋典籍,有唐代王积薪所著《棋诀》,宋代张拟所撰《棋经十三篇》和李逸民重编的《忘忧清乐集》,元代严德甫、晏天章所著《玄玄棋经》,明末清初过百龄所著《官子谱》,清代范西屏编著的《桃花泉棋谱》和施定庵编著的《弈理指归》、《弈理指归续编》等。这些围棋古籍,内容包括棋理、棋谱、攻杀、死活、审势、收官等各个方面,是古代棋手多年心血的结晶,也是研究古代棋艺的宝贵资料,因而一直受到中外棋界的普遍重视。

  下围棋只需要一个棋盘和黑白棋子各一百多粒,设备简单,并且不受场地的限制。棋盘由横竖各19道直线组成,在纵横19路棋盘的361个交叉点上,能生出无数变化来。大约九百年前,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围棋的变化曾做过一次有趣的计算,他是运用数学的排列组合理论和指数运算法则进行的。他计算的结果,用现代数学写法是: 1×10172。

  如果进一步探讨,还会知道这个计算是不完全的。围棋对局中还经常遇到“打劫”,还有提子以后再下子以及让子局的变化。人们常说:自古及今,弈者无同局。唐朝冯贽曾说过这样的话:“人能尽数天星,则遍知棋势。”我们可以认为,棋局的变化数,实际上是无穷无尽的。

  围棋的好处

  下围棋能锻炼人的计算能力,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面对围棋对局中的无数变化,既不可认为是数字上的简单增减,也不能随心所欲地投子提子,而是在严格的规律指导下来进行选择。所以下棋是一种艺术,也要讲辩证法,这对锻炼我们的思想方法也有积极意义。

  围棋比赛规则

  围棋是一项竞技活动,是要较量胜负的。黑白双方你来我往,一人一着,可以认为权利是均等的。分先的对局,为了抵销第一着黑方先下的有利条件,可规定黑方贴出若干子给白方,以求平衡。我国《围棋竞赛规则》规定:黑方贴给白方 2(3/4)子(五目半),即终局对黑方占得184点为胜3/4子,白方占得178点为胜1/4子。正式围棋比赛中还实行计时,对双方的时限是一致的,超时判负。一方用完了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就开始“读秒”,一般是每一步棋的时间不得超过1分钟。在围棋比赛中,作为一个棋手,面对瞬息万变的局势,耳听滴嗒作响的“读秒”声,其紧张状态是不难想象的。一个妙着,可制对手于死地;但稍有闪失,亦会全军覆灭。因此既要敢于厮杀,又要冷静分析。下围棋能锻炼人们坚毅、果敢的意志,又能培养人们沉着冷静地判断全局的能力。

围棋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围棋比赛规则 围棋的好处

  新中国成立后,为围棋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早在1950年,陈毅同志就说过:“围棋是我国创造的。现在日本的水平就比我们高,我们一定要赶上和超过日本。”1960年,他明确提出“国运盛,则棋运亦盛;国运衰, 则棋运亦衰”的著名论断。在人民政府的倡导下,从五十年代开始,国家体委和各地体委逐步把开展围棋活动列入议事日程。1960年,《体育报》先后发表了《提倡下棋》和《积极组织棋类活动》两篇社论,新中国的第一个围棋刊物《围棋》创刊,并出版了一批围棋书籍。1961年成立了国家围棋集训队,不定期地组织集训。1962年成立了中国围棋协会, 由陈毅任名誉主席。李梦华任主席。陈毅同志逝世以后,1977年,又由方毅同志担任名誉主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的第三十四章中,明确提出围棋要保持世界先进水平。把围棋写入国家五年计划之中,有史以来还是第一次。

  有计划地举行围棋比赛,是我国政府提倡围棋活动的一项重要措施,为大批有志成才的棋手提供了纵横驰骋的用武之地。1956年,国家体委举办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棋类比赛“全国象棋锦标赛”,同时举行了围棋和国际象棋表演赛。在1957年的全国棋类锦标赛中,围棋正式列入比赛项目。当时,活跃在我国围棋弈坛上的主要是一批从旧社会过来的老棋手。其中,北京过惕生获得1957年全国冠军,上海刘棣怀获得1958年、1959年全国冠军,“南刘北过”成了老一辈棋手的代表者。

  1960年的全国围棋比赛,33岁的安徽棋手黄永吉夺得冠军,年仅16岁的上海少年陈祖德获得第三名。1964年,是新中国围棋史上的重要一年。这一年,陈祖德获全国冠军,获得二至第六名的依次是吴淞笙、沈果孙、黄永吉、王汝南、

  罗建文。他们中间,除一人是中年棋手外,其余五人都是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青年。从此以后,在我国围棋弈坛上,开始了由青年棋手称雄的时代。1975年,青年棋手聂卫平获全国冠军,开始取代了陈祖德在中国的围棋盟主地位。从1978年起,我国每年都举行女子围棋赛,女子个人历届前三名获得者也都是青年棋手。其中成绩最突出的,是孔祥明、杨晖、芮乃伟等。四川姑娘孔祥明还被日本新闻界誉为“实际上的世界女子第一”。

  在第1、3、4届全国运动会上,正式安排了棋类比赛项目,对开展棋类活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第1届全运会围棋赛于1959年9月在北京举行,结果刘棣怀获冠军。第3届全运会围棋赛于1975年6月在上海举行,结果上海队获团体冠军,聂卫平获个人冠军。第4届全运会围棋赛于1979年4月至5月在苏州举行,结果上海队获男女团体冠军,聂卫平、孔祥明分获男女个人冠军。

  现在,每年由国家体委组织的正式围棋赛有三个,即全国团体赛、个人赛和升段赛。团体赛、个人赛分男子和女子,升段赛则不分男女。目前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大批五段以上的高段位棋手。其中最高段位的九段棋手有五人,他们是陈祖德、吴淞笙、聂卫平、马晓春、曹大元。除了正式比赛之外,各有关部门、群众团体和厂矿企业还举办和赞助了不同规模的、针对不同对象的各种类型的围棋比赛,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新体育》杂志社主办的“新体育杯”赛和人民体育出版社、北京棋院联合主办的“国手战”。

  中日围棋的交流是我国围棋界的一件大事。大约在一千五百年前围棋经朝鲜传到日本。近代两国的围棋交往,从1960年开始一年一度轮流互访,是由陈毅同志和日本自民党参议员松村谦三先生联合发起的。那一年,历史上第一个日本围棋代表团来我国访问。那时,我国的围棋水平很低,与日本棋手差距较大,在总共35局比赛中只胜了2局。1961年, 日本围棋代表团再次来访,女棋手伊藤友慧五段连胜8局。1963年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棋手初露头角,在让先的情况下,陈祖德首次战胜了来访的日本九段棋手。

围棋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围棋比赛规则 围棋的好处

  十年动乱,中断了我国围棋事业的发展。新中国培养的不少年轻有为的棋手,失去了最宝贵的一段时光。

  1976年,我国围棋代表团访日时,年轻的棋手聂卫平接连战胜日本藤泽秀行、石田芳夫等九段棋手,轰动日本,谓之“聂旋风”。我国年轻的女棋手孔祥明在日本七战七胜,这标志着我国女子围棋水平已经超过日本,居世界领先地位。

  到了1982年,我国围棋的整体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这年我国围棋代表团访日,以43:13大胜日本由专业棋手和业余棋手组成的阵容, 日本舆论哗然。但1984年我国围棋代表团访日期间,与包括超一流棋士在内的日本棋手下了16场“三番棋”(即三盘两胜制),结果我方胜5场,负11场。由此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我方棋手尚不能战胜日本的超一流棋士。从1984年起,中日双方将每年一度的“中日围棋友谊赛”升格为“中日围棋对抗赛”。1986年我国围棋代表团再度访日, 以31:25获胜,我国围棋队第一次在总分上战胜了全部由日本专业高段棋手组成的对抗阵容。

  特别值得一提,是NEC中日围棋擂台赛。这两届擂台赛,中方都排出了最强阵容, 日本经过精心挑选,也派出了认为最理想的人选。于1984年10月开始历时一年零一个月的第一届擂台赛,由于我国青年棋手江铸久接连战胜日本五员大将,中方主将聂卫平又连续攻破了日本超一流棋士的防线,最后我方以8:7取得了胜利。这一辉煌的胜利, 是历史性的突破。

  虽然第一届擂台赛我方得胜了,但还不能说我国的围棋水平已经赶上了日本,只能说差距越来越小了。在日本,专业棋手约有六百人,九段六十余人,有的超一流棋士我国棋手从未战胜过。所以, 日本围棋的总体实力仍比我国雄厚。真正实现陈毅同志的遗愿——赶上日本,还有一段艰辛的路程。正如中国围棋协会名誉主席方毅同志所说:中日围棋的差距,就好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最后几十米,再努一把力,就上去了。而这最后的几十米,又是最难攀登的。

  中国发明的围棋,已经打破肤色、人种、语言、风俗、习惯的障碍,在欧美许多国家流传,并正在全世界加速普及。

  1979年3月,在日本举行了第1届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参加比赛的有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中国、日本、南朝鲜共7个代表团的32名棋手。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至今已举行了八届,我国棋手聂卫平、邵震中、曹大元、马晓春、王群、汪见虹曾先后获得过冠军。在第3届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期间,来自中国、日本、南朝鲜、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丹麦、联邦德国、法国、匈牙利、荷兰、 波兰、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国、南斯拉夫、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一致决定正式成立“国际围棋联盟”。1982年3月,在东京召开了国际围棋联盟成立大会,出席大会的有28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

  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的举行和国际围棋联盟的成立,标志着围棋在全世界的流传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目前,世界各大洲参加围棋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多,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围棋这一古老的艺术瑰宝,将在全世界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相关体育运动项目网球足球篮球高尔夫球棒球乒乓球台球羽毛球保龄球排球美式橄榄球英式橄榄球手球水球垒球马球门球板球壁球板壁球与墙球地掷球无板篮球合球水下曲棍球藤球曲棍球巧固球自行车马球自行车足球皮艇球空气冲浪艺术体操田径体操射击射箭飞镖攀岩现代五项健美跳伞铁人三项国际式摔跤相扑武术拳击柔道泰拳击剑剑道举重中国式摔跤蹦床拔河马术摩托车摩托艇骑牛汽车赛自行车高山自行车滑风滑草轮滑(旱冰)冰壶陀螺技巧击木定向国际象棋中国象棋围棋航海模型航空模型无线电测向飞机拉力赛冲浪帆船帆板花样游泳滑水蹼泳跳水游泳皮划艇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