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的起源与发展史 羽毛球场地标准尺寸 羽毛球比赛规则

2016-12-11 15:38:04 体育

  羽毛球是一项隔网对抗的球类运动。比赛时,一人或两人为一方,中隔一网,用球拍经网上往返挥击羽毛球,使球落在对方场地上或使对方击球失误而得分。

  羽毛球的起源与发展史

  类似羽毛球的游戏在我国上古时代已问世。流传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打手毽、哆毽、打鸡毛球等都是青年男女们在春节期间进行的联欢活动,这种南国山乡水色的风情,源远流长,其韵味至今不衰。

  现代羽毛球运动起源于印度,形成于英国。19世纪60年代,一批退役的英国军官把印度的“普那”,一种类似羽毛球运动的游戏带回英国,加以改进,成为现代的羽毛球运动。

羽毛球的起源与发展史 羽毛球场地标准尺寸 羽毛球比赛规则

  1873年,英国格罗斯特州有一个领主鲍霍特对这项运动非常热心,后人将这项运动以鲍霍特的庄园“巴德明顿”命名,至今,它仍是国际上通用的羽毛球的英文名称。当时以“巴德明顿”为基地所进行的这项运动,逐渐地扩展至英国本土。1893年,英国成立羽毛球协会,随着统一了比赛规则。

  1899年,第1届全英羽毛球锦标赛于伦敦举行。比赛项目分男子双打、女子双打、混合双打。翌年增加了男子单打和女子单打两个项目。此后,除了因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中断外,这个盛会至今已举办了76届,其盛况足可与遐迩闻名的温布顿网球大赛媲美。

长13.40m 宽6.10m(双)/5.18m(单)
羽毛球场地标准尺寸长13.40m 宽6.10m(双)/5.18m(单)

  普及于英国的羽毛球运动,很快地越过了海峡传到欧洲大陆,跨越大洋传到美洲大陆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在二十世纪初传入了我国。

  嗣后,不少国家羽毛球协会相继成立。1934年国际羽毛球联合会应运而生,1939年制定了国际羽毛球比赛规则。1948年举办了第1届世界男子团体锦标赛(汤姆斯杯),1956年又举办了第1届世界女子团体锦标赛(尤伯杯)。随着羽毛球运动的逐渐普及,至1977年国际羽联考虑到会员国的强烈要求,开始主办世界羽毛球锦标赛。1981年国际羽联鉴于亚洲羽毛球运动的普及和成就,在亚洲地区举办了一年一度的世界杯羽毛球锦标赛,以与英伦的全英羽毛球锦标赛遥相呼应。1983年起又仿效网球的办法,倡办羽毛球系列大奖赛。当今日益频繁的羽毛球竞赛活动,引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注,预言:未来十年内羽毛球将是不断获得进展的运动项目之一。

羽毛球的起源与发展史 羽毛球场地标准尺寸 羽毛球比赛规则

  羽毛球运动本身具有场地较小、器材简单、运动量可大可小的特点,因此它是一项很好的健身活动。可是羽毛球运动作为一项对抗性的竞赛项目,它的剧烈程度又比足球、篮球还大。所以正因为它有这种特有的“弹性”运动量,使之备受群众欢迎,并永葆青春。

  世界羽毛球竞赛名目繁多,重要的大赛有下列几项。

  全英羽毛球锦标赛:在国际羽联成立之前,英国羽协自1899年开始举办全英羽毛球锦标赛。每年一度的比赛是3月份最后一周在伦敦举办,成为历史悠久的传统的非正式的世界羽毛球大赛。

  汤姆斯杯赛:国际羽联成立后,随着羽毛球运动的发展,有必要仿效网球的“戴维斯杯”赛,举办代表国际羽毛球最高荣誉的世界男子羽毛球团体赛。1939年,当时国际羽联主席汤姆斯爵士特地为此捐款1700英磅铸造了一个高28时的金杯,赠给国际羽联,作为此项大赛的奖杯。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赛事停顿。直到1948年,国际羽联决定为纪念汤姆斯对羽毛球运动所作出的贡献,以他的名字为该金杯命名。此项杯赛每三年举办一次,前一年各洲进行预赛,产生冠军后,第二年进行决赛。

  前11届汤姆斯杯赛,马来亚夺得四次冠军,印尼队获得七次殊荣。1982年,中国首次参加第12届汤姆斯杯赛,并捧杯,揭开了中国在汤姆斯杯争雄的时代。此后,国际羽联改革竞赛制度,汤姆斯杯与尤伯杯赛每隔两年(逢双年)同时同地举行决赛。1984年的第13届印尼又夺回桂冠。隔年后,第14届中国奇兵制胜,再捧金杯。

  尤伯杯赛:英国尤伯夫人在三十年代曾是全英羽毛球锦标赛的巾帼英雄,在女子单打、双打和混合双打中12次夺冠。尤伯夫人目睹汤姆斯杯的盛况,捐赠了一个作为世界女子羽毛球团体赛的奖杯。此事得到了国际羽联的赞同,并于1956年开始举办尤伯杯比赛。

羽毛球的起源与发展史 羽毛球场地标准尺寸 羽毛球比赛规则

  首届尤伯杯为美国夺得,进而实现了三连冠。随着朱迪·狄夫琳退役,美国队一蹶不振,日本脱颖而出,连获第4、5、6、 8、9届桂冠。印尼夺得第7届冠军。1984年第10届比赛时,中国第一次进行角逐,就以无可争辩的优势夺走尤伯杯,并蝉联了第11届冠军。

  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七十年代后期,国际羽联鉴于组织的扩大,国际竞赛活动的增多,全英羽毛球锦标赛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羽毛球运动的需要。因而决定于1977年在瑞典的马尔默举办第1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以后每三年举办一次。因为有汤姆斯杯和尤伯杯赛,所以本赛事不设团体赛。1980年第2届在雅加达,印尼夺走五个单项中的四项冠军。1983年第3届在丹麦举办时,中国队第一次参加,李玲蔚获女子单打冠军,林瑛、吴迪西获女子双打冠军。此后国际羽联对竞赛制度作了修改,每逢单年进行世界羽毛球锦标赛,1985年第4届在加拿大的卡尔加里举行。在这一届比赛中,中国韩健获男子单打冠军,韩爱平获女子单打冠军,韩爱平、李玲蔚获女子双打冠军。国际羽联决定第5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于1987年5月在北京举行。

  世界杯赛:当今羽毛球运动在亚洲开展得较为普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证明,羽毛球运动在亚洲广泛开展,平均50人中就有1人打羽毛球。为此, 自1981年开始每年的下半年都在亚洲地区举办世界杯赛。中国运动员在历届比赛中都取得优异成绩(表11)。

  表11:

届次 时 间 地点 男 单 女单 男 双 女双 混 双
1981.10 吉隆坡 普拉卡什
(印度)
陈瑞珍 —— —— ——
1982.9 吉隆坡 林 水 镜
(印度)
科 澎
(丹麦)
—— —— ——
1983.9 吉隆坡 韩 健 韩爱平 朴柱奉
金文秀
(南朝鲜)
韩爱平
李玲蔚
迪 尤
吉尔克斯
(英)
1984.9 雅加达 韩 健 李玲蔚 林水镜
卡托诺
(印尼)
林 瑛
吴迪西
奇尔斯特
罗姆佩里
(瑞英)
1985.9 雅加达 苏吉亚托
(印尼)
李玲蔚 林水镜
卡托诺
(印尼)
林 瑛
吴迪西
纪 明 发
李英 华
(印尼)
1986.11 雅加达 苏吉亚托
(印尼)
李玲蔚 林水镜
叶忠明
(印尼)
韩爱平
李玲蔚
卡托诺
维拉瓦蒂
(印尼)

  系列大奖赛:由国际羽联统一管理,经厂商赞助奖金而举办的这项大奖赛,是从1983年开始的。这一年共在世界各地巡回举办7站,由国际羽联审定的世界级运动员报名参加。按运动员在各站大奖赛中所得的积分排出男子前12名和女子前8名参加年终的总决赛。首届系列大奖赛在雅加达举行,只进行举世瞩目的男子单打和女子单打比赛,我国的栾劲和李玲蔚分别夺魁。

羽毛球的起源与发展史 羽毛球场地标准尺寸 羽毛球比赛规则

  几年来,大奖赛的站次逐渐增至16站,从1986年开始又增加了双打项目,使这一系列大奖赛更具规模和吸引力。

  羽毛球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获胜两局的一方为胜。

  每局15分(女子单打为11分)。但当出现13平或14平时(女子单打9平或10平),则要采取加赛来判定胜负。

  加赛的办法是:当以15分为一局,出现13平时,先取得13分的一方有权选择加赛5分或不加赛(赛到15分为止);出现14平时,先取得14分的一方可以选择加赛3分或不加赛。女子单打出现9平时可选择加赛3分或不加赛,出现10平时可选择加赛2分或不加赛。

  确定加赛后,报分从○比○开始,任一方获得选定分数则胜得此局。不过这一局的总得分要加上加赛时的分数。

  羽毛球比赛只有发球方赢球才得分;发球方输球只失去发球权,不失分,改由对方发球。

  每场比赛开始,用投币的方法决定发球权或选择场地权。

  羽毛球比赛的发球权在输球后即丧失,下一局比赛开始,仍由上局获胜者发球。

  凡单打比赛,每局开始发球方总是从右发球区开始发球,对方在右发球区接发球。以后,发球方的得分为○或双数时,从右发球区发球;得分为单数时,在左发球区发球,接发球方则必须站在呈对角的发球区内接发球。

  双打比赛的发球,究其原理,仍同单打。双打因系两人组合的对垒,所以每方都有两次发球权,只是每局开始的发球方仅一次发球权。但不管得分多少,每取得发球权时,都是由站在右发球区的队员先发,得分后须交换发球区继续发球,直至输球后,再由同伴作第二次发球。第二次发球输球后,才由对方换发球。双方两人的发球方位是这样判定的:每局比赛开始,双方两人分别站在右、左发球区内,右区为第一发球员,左区为第二发球员。某方得分如系○或双数,第一发球员必定站在右发球区;如成单数,第二发球员必定站在右发球区。如发现位置颠倒,则按规则处理。双打发球时,规则允许其同伴任意站在场地内的某一有利位置,但不得妨碍发、接球员的行动。

  一局比赛完了更换场地进行下一局的比赛。在决胜局(第三局)中,任何一方先得8分(女子单打为6分)时,也要交换场地。

  发球时,无论发球员站在哪一个发球区,发出的球落在对方对角发球区内均为界内球。球压线为好球。发出去的球,未能准确地进入接球区即为界外球。双打比赛在发球时,球不能超越双打后发球线,超过则为界外球。

  比赛进行中,球击出对方场区,则为界外球,球从网柱外击入对方场区算有效球。

  解放前羽毛球这个项目基本上没能开展,也没有举办过什么大型比赛。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关怀人民的健康,大力倡导体育运动,为了推动群众性羽毛球活动,1953年5月在天津举办了一次全国羽毛球表演赛。此后,羽毛球活动迅速地发展起来。1956年在天津举行了第1届全国羽毛球比赛,并规定以后每年一次。1958年我国福建羽毛球队树雄心,立壮志,提出了“十年打败世界冠军”,攀登世界技术高峰的口号。1959年,参加第1届全运会羽毛球比赛的已有21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队。历届全运会都将羽毛球列为比赛项目,成绩见表12。

  表12:

届次 时间地点 男团 女团 男单 女单 男双 女双 混双
1 1959.9北京 (本届设团
体总分第一
名,福建队)
王文教 陈家琰 王文教
陈福寿
陈家琰
黄 彬
陈福寿
陈家琰
2 1965.6北京 福建 湖北 汤仙虎 陈玉娘 林建成
吴俊盛
陈玉娘
林建英
——
3 1975.9北京 福建 湖北 汤仙虎 梁秋霞 汤仙虎
吴俊盛
梁秋霞
李 方
吴俊盛
丘玉芳
4 1979.9北京 福建 上海 阎玉江 刘 霞 孙志安
赵新华
丘玉芳
陈秀玉
李 矛
付春娥
5 1983.9上海 辽宁 广东 韩 健 李玲蔚 孙志安
赵剑华
林 瑛
吴迪西
林江利
林 瑛

  五十年代末起,方凯祥、汤仙虎、侯加昌、陈玉娘、梁小牧等一批喜爱羽毛球运动的华侨青年怀着赤子之心回到祖国。六十年代初,我国羽毛球教练员总结国际羽坛技术发展的现状,决心摆脱当时国际羽坛那种速度较慢、求稳、侧重防守的传统打法,闯一条以快速和进攻为主要打法的新路,着重加强步法训练,争取高的击球点,同时注意大运动量训练和培养顽强的拼搏精神。

  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1963年夏,我国邀请两届汤姆斯杯冠军的印尼羽毛球队访华,我国羽毛球健儿十战六胜。

  1964年7月,国家体委召开了第1次全国羽毛球训练工作会议,提出了我国羽毛球“快、狠、准、活”的技术风格,确定了“以我为主,以快为主,以攻为主”的发展方向,并在训练工作中提出了具体要求。同年11月,中国羽毛球队回访印尼,六战全胜。

  1965年冬,我国羽毛球队出访欧洲的丹麦、瑞典,并于次年邀请丹麦队访华,中国队均获全胜。这是中国羽毛球队的全盛时期,外电赞誉中国羽毛球队为“无冕之王”,并声称“只要中国没有参加,任何一个冠军都是不实在的”。

  正当我国羽毛球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时,一场动乱持续了十年之久,我国羽毛球界遭受了严重的摧残,以致1976年4月参加在曼谷举行的第1届亚洲羽毛球邀请锦标赛时,我国优秀运动员汤仙虎、侯加昌、陈玉娘在半决赛和决赛中均败在印尼选手拍下。

  1978年夏,在秦皇岛恢复了中国羽协,召开了第2次羽毛球训练工作会议。我国羽毛球界面临重整旗鼓,再攀高峰的艰巨任务。

  1979年底,我国羽坛大胆起用新手,中国队再显雄威,香港羽总为中国一印尼之战举办了国际羽毛球友好邀请赛。在团体赛中我男队以6比3,女队以5比0双双击败印尼队。

  八十年代开始,我国羽坛捷报频传,出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1980年2月,中国男队在新加坡以5比4力克包括世界男单、男双冠军选手在内的印尼羽毛球队。这一战, 向世界羽坛表明我国自己培养的年轻一代,已具有跻身世界第一流选手之列的技术水平。

  1981年5月,世界羽联与国际羽联宣布联合后,我国羽毛球队走向了世界体坛,结束了“无冕之王”的时代。同年7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举行的第1届世界运动会上,我国选手为祖国夺得了羽毛球比赛五项中的四项冠军。外电不得不承认我国是真正的“羽毛球王国”。

  几年来,我国羽毛球健儿逐鹿国际羽坛,在全英锦标赛、汤姆斯杯赛、尤伯杯赛、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世界杯赛、系列大奖赛中的年终总决赛,十之八九折得了桂冠。1986年是我国羽坛获得大丰收的一年,这一年双双捧回代表世界羽毛球最高水平的“汤姆斯杯”和“尤伯杯”,在年底的系列大奖赛总决赛中,又夺得男、女单打的冠军,这些成绩代表了国际羽坛最高的荣誉。

相关体育运动项目网球足球篮球高尔夫球棒球乒乓球台球羽毛球保龄球排球美式橄榄球英式橄榄球手球水球垒球马球门球板球壁球板壁球与墙球地掷球无板篮球合球水下曲棍球藤球曲棍球巧固球自行车马球自行车足球皮艇球空气冲浪艺术体操田径体操射击射箭飞镖攀岩现代五项健美跳伞铁人三项国际式摔跤相扑武术拳击柔道泰拳击剑剑道举重中国式摔跤蹦床拔河马术摩托车摩托艇骑牛汽车赛自行车高山自行车滑风滑草轮滑(旱冰)冰壶陀螺技巧击木定向国际象棋中国象棋围棋航海模型航空模型无线电测向飞机拉力赛冲浪帆船帆板花样游泳滑水蹼泳跳水游泳皮划艇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