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导演电影《一九四二》豆瓣影评|《一九四二》观后感

2014-04-28 18:19:48 影视资讯

  看过电影《一九四二》,感觉和冯小刚以前的作品不太一样,故事性不那么强,但是有一种强烈的历史的苍凉感出来了。或者说,这是一部少见的不强调观赏性而比较强调思想性的冯氏作品。
  影片情节以抗战中的一九四二年河南发生旱灾大饥荒为背景,反映了大饥荒中背井离乡的流民们极其悲惨的命运,而更主要的我认为是反映了当时的国民政府上下面对灾情的冷漠、无能、无力与无奈。

  对这场罕见的灾情,由于种种原因,最高层竟然无从得到详情汇报,反而有赖一位美国驻华记者白修德的实地报道和个人努力才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据白修德后来在书中的记述,当时的河南省已是连年小麦歉收,而政府各种田赋及苛捐杂税并不少收,在1942年这样的荒年,更是几乎将当年全部收成取去一空。在上一年的伏季大旱时,政府还能发出高粱及玉米救急,不料秋季这两种耐旱作物也几乎是颗粒无收。官方未能预料灾情如此严重,发觉后一开始只是拨下大量纸币,完全无济于事。白修德于1942年3月曾前往灾区巡视,亲眼目睹灾民吃树皮草根的惨状,据他估计当时河南三千万人口中,有大约三百万人丧生。白在回忆录中提到,他在洛阳郊外拍下野狗啮食人尸的照片。后来回到重庆,政府官员均不相信他的报道。最后他通过孙夫人宋庆龄的关系得以面谒委员长蒋介石,蒋称已将河南田赋豁免(但据白了解当年已经征完只是下年免征),并坚口否认有食人之事。白随即提供照片,蒋大为震惊。蒋介石在当年4月11日的日记中记道:“河南灾区,饿莩在道,犬兽食尸,其惨状更不忍闻。”此后不久,才有从西安发出的赈粮火车前往河南。
  影片对于国民政府上下官员特别是蒋介石的描写,我认为还是比较客观的,没有一味地将其描述为无视民生疾苦和百姓死活的独夫民贼。而是通过对当时社会各阶层复杂人生百态的描摩和当年特殊历史条件(河南是抗战前线之一)的强调,在对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的表现予以批判和否定的同时,也给予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和同情。
  应该说,对于蒋的这种态度和描写,明显有别于过去在《大决战》等影片中的反动派头子的形象,某种程度上更接近于海外学者黄仁宇等人的所谓“大历史观”。旅美华人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其一系列著作中,主张跳出国共相争的意识形态范畴和历史认知模式,摒弃你错我对、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史观,而是将国共两党的先后执政视为一个统一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同阶段,每个阶段各有其主要的历史任务。他认为,中国一百多年来的近代史,本质上是一个规模极其庞大的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艰难转变的漫长过程。蒋介石及其所代表的当年国民党政权的历史功绩在于“替新中国创造了一个高层机构,使中国独立自主”。其主要表现为通过北伐战争实现国家统一(至少是名义上的统一),又通过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取得对于列强的独立,而这种所谓“高层机构”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统一的军队和政令(至少是形式上的);二是统一的货币和财政金融(当然是不完整不稳固的);三是新型的教育体系,包括各种军事及专业学校。但是,黄仁宇认为,蒋介石和国民党所创造的这一具有现代特征的“高层机构”,因缺乏基层社会因素的支撑,导致其效能脆弱,甚至被斥为“贪腐无能”。实际问题的症结不在于表面,而在于当年中国社会的基础就仍是一个庞大的中世纪农村社会。而毛泽东及中共的功绩则在于通过自身领导的革命运动特别是土地改革,“翻转了农村基层”,建立起了一套下层社会的动员机制,并在随后三十年间实现了六千亿元以上的国家原始积累,为日后邓小平领导之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