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电影导演史蒂夫·麦奎因 黑色滚石

2014-12-12 22:55:07 影视资讯

  “麦奎因,你将一事无成”

  格林纳达位于加勒比海群岛最南端,自从1498年被哥 伦布发现之后,这片盛产肉豆蔻的岛屿就沦为了“文明世界”的殖民地。在被法、英两国轮番统治的三百年多时间里,格林纳达人迁移到了欧洲和北美,他们中有相 当一部分来到了英国的约克郡和伦敦,被称为“格林纳达英国人”(Grenadian British)。1969年秋天,史蒂夫·麦奎因诞生在伦敦西部的一个移民家庭,父亲是格林纳达人,母亲来自特立尼达。

英国电影导演史蒂夫·麦奎因 黑色滚石
英国电影导演史蒂夫·麦奎因 黑色滚石

   种族歧视在英国由来已久,《每日邮报》的一项民调显示,近三分之一的英国人有过种族歧视言论,其中绝大多数针对的是黑人移民。麦奎因在学校挨过了人生中 最糟糕的那几年。老师眼中,黑小子毕了业不是去掏下水道就是去工地搬水泥。但在小史蒂夫心中,艺术的种子早已发芽—四五岁时,他一幅描绘家庭生活的画作被 印刷成大幅宣传画挂在家附近的图书馆外墙,“在和父母经过那儿的时候,我感觉很骄傲”,麦奎因说打那会儿起他便爱上了艺术。德雷顿庄园高中毕业后,麦奎因 在伦敦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上学,此后又进了伦敦大学金史密斯艺术学院。在那儿,麦奎因对艺术的热爱跨界至电影。麦奎因回忆是他当时的瑞士女友艾纽克·苏 格把他带向电影,“她带我去看艺术电影。那个时候,追女孩的唯一方法就是去看电影”。从此,麦奎因开始痴迷起影像世界:从让·雷诺阿到赖纳·维尔纳·法斯 宾德,再到让·维果、比利·怀尔德,“年纪轻轻,坠入爱河、看电影,这看起来是多么奇妙的事”。1993年,麦奎因甚至离开了金史密斯艺术学院前往纽约大 学Tishch学院学习电影,但三个月后,麦奎因就选择离开,他抱怨说:“他们根本不放心把摄像机交到你手里。我习惯了艺术院校的方法,放手让你去探索、 犯错,在这个过程中你找到自己。”

  1993年,史蒂夫·麦奎因以一部名为《熊》的短片,开始了自己的艺术之路。他亲自出演了这部由 16 毫米摄影机拍摄的实验影像,影片通过记录一黑一白两个裸身男人的摔跤,透露出麦奎因对于种族、性暧昧以及暴力问题的关注视角。在随后的16年时间里,麦奎 因的13部实验短片相继问世,其中1997年的四分钟短片《不动声色》(Deadpan)是他向巴斯特·基顿致敬的作品。他把基顿在《蒸汽船》中著名的 “一堵墙在身后倒塌,窗户正好把自己穿过,毫发无伤”的镜头像成龙的《A计划2》一样进行再创作,用不同角度的分镜来表现墙倒人安的整个过程。麦奎因凭借 这部黑白默片获得了1999年的英国当代视觉艺术大奖特纳奖。当时,评审团对《不动声色》给出的获奖理由是:“他以诗意和清晰的方式呈现影像,其作品充满 了感情的强度。”麦奎因的影像大都无声,这些在美学上气势逼人的作品通过对于镜头内外空间以及光影明暗的精心布置,用简约的画面将观者引入秘境。同时麦奎 因也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师承,安迪·沃霍尔早期影像拍摄的手法、爱森斯坦的蒙太奇分镜、德莱叶的诗意、罗伯特·布列松的极简主义都被他吸收转化再表现出来。 当然,他最令观众震惊的是他直接的风格—在 1995年的《五支歌》(Five Easy Pieces)中,摄影机从下方透过玻璃桌面拍摄麦奎因小便,尿液溅在镜头上……

  很快,麦奎因开始将自己的创作拓展到装置、雕塑、摄 影、绘画等各个领域。40岁的时候,他就成为威尼斯艺术双年展英国馆的代表艺术家。他的作品总是饱含政治意义,比如装置《女王与国家》(Queen and Country),这是一个带有许多抽屉的木匣,每一屉都是14×14的整版邮票,上面印着英国在伊拉克战争中阵亡士兵们的肖像。他甚至尝试努力让这个反 战作品真正可以在流通邮路发行。麦奎因曾回忆:“我在学校的时候老师对我说:‘麦奎因,你将一事无成。’现在看来,我运气还算不错。”

  掀开地毯的人

   当麦奎因开始着手自己的第一部剧情长片时,直接和政治依然是他不败的利器,“对我来说,大银幕就是一面镜子,我希望能让人们在电影中看到他们自己。如果 是拍一些很异国情调、远离人们生活的东西,那么我没兴趣”。基于如此的创作理念,2008年,麦奎因把长片处女作《饥饿》献给了自己的“童年终结时”。那 是1981年,11岁时的小麦奎因每晚都能看到一个名叫鲍比·桑兹(Bobby Sands)的人和一个数字出现在电视新闻上,每天这个数字都会增加,起初他以为这是代表年龄。但妈妈告诉他,数字是这个人累计绝食的天数。桑兹为了支持 北爱尔兰独立,为了让自己抗争的声音能够被更多的人所注意,在66天狱中绝食抗议后离世。同年,伦敦发生了由种族仇恨引发的布里克斯顿骚乱,麦奎因一生所 爱的热刺俱乐部捧起足总杯冠军,他把这一年称作“人生的转折点”。

英国电影导演史蒂夫·麦奎因 黑色滚石
英国电影导演史蒂夫·麦奎因 黑色滚石

   麦奎因从2003年就开始酝酿《饥饿》的剧本。在从Channel 4旗下的Flim 4制片公司那里募得了拍摄资金后,他把电影的拍摄地定在了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这里正是桑兹绝食抗议的地方。从编剧到演员,麦奎因挑选的摄制班底几乎都 是爱尔兰人,剧组中有人的母亲曾来探过监、有人的父亲在这坐过牢,还有个演员的叔叔是这里的狱卒。麦奎因带着编剧恩达·沃什(Enda Walsh)探望了桑兹的亲戚、和监狱的狱警们进行为期一周的长谈。起初他想让影片完全沉默,没有一句对白,但在恩达·沃什的劝说下,他审慎地加入了零星 对话,然而又运用了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手法,将近乎一半的台词交给了片中桑兹和牧师进行终极辩论的17分钟长镜头。

  《饥饿》获得了 2008年戛纳金摄影机大奖,迎来了潮水一般的称赞之声,麦奎因却声称对电影没有进一步的计划,他说:“拍电影完全就是在看那些影像。我只是考虑那些在我 眼前和镜头前的画面。对于电影而言,我更感兴趣的是生活。”不过在由Flim 4主办的庆功宴上,麦奎因将主演迈克尔·法斯宾德拉到一边,邀请他加盟自己的下一部新片。法斯宾德只问了两个问题:什么时间,在哪儿拍。

   2009年,麦奎因在一次访谈中却透露出其对艺术界的厌倦:“我受够了艺术界,说实话,艺术没有向前发展的势头,而且变得枯燥乏味。”他说如今的艺术界 缺少理想和恐惧,而艺术表达一定要有利害攸关的东西。麦氏的第二部长片,2011年的《羞耻》正是一部相当刺激的影片,影片讲述布兰登独自一人生活在纽 约,表面上过着白领光鲜的生活,私下却是个重度的性瘾者,终日沉溺于A片、自渎、招妓、一夜情……影片中大量直白的性爱及裸露镜头引起了观众的诸多争议, 电影在多伦多电影节上首映时,甚至有位女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晕倒了。麦奎因说:“这两部电影的主题都是政治和自由。我的上一部作品发生在监狱中,他们在寻求 自由,这一部的主角不在监狱中,他却丧失了自由。”而早在因《饥饿》成名时,麦奎因就在英国电影杂志《视与听》的专访中说过:“这样的事还是不断在发生, 过去和现在都是。这是个被扫到地毯下的故事,是时候该有人把地毯掀起来给大家看看了。”

  一根筋导演的成功

   作为一个导演,史蒂夫·麦奎因是一个出了名的难以相处的人,他太一根筋了—几乎每一个和他合作过的电影人都能体会到他的强硬和固执,《羞耻》的女主角凯 瑞·穆里根说:“他非常粗暴,是最不可思议的导演。他从不妥协和退缩,他的兴趣点不在演员的表演,而是在人。我有时候挺怕他的,因为他希望你表现得更真 实,就会强迫你去做。”他还以面对审查和商业前景毫不退缩闻名,《羞耻》最后只能以NC17级别的在美国的限制级影院上映。

英国电影导演史蒂夫·麦奎因 黑色滚石
英国电影导演史蒂夫·麦奎因 黑色滚石

   当然,欣赏麦奎因的人远比讨厌他的人多得多,比如迈克尔·法斯宾德,这位因《饥饿》成名的男星凭借《羞耻》获得了威尼斯影帝。还有布拉德·皮特,早在 2008年,他名下Plan B公司的联合总裁迪·加纳就和麦奎因在多伦多电影节上会面,并首次表达出与这位英国导演合作的强烈愿望,麦奎因上来就问:“为什么美国电影极少涉及关于黑 奴那段历史?”

  麦奎因一直想拍一部关于自由人沦为奴隶的电影,而他的女友发现了《为奴十二年》,这部写于1853年的回忆录记录下了 作 者索罗门·诺瑟普在首都华盛顿被绑架贩卖到南方蓄奴州做黑奴12年并重获自由的亲身经历,它就像《安妮日记》之于纳粹集中营,鲜活而详尽地描述了在南方种 植园度过的那段苦难日子,重新揭开美国历史上那块始终无法愈合的伤疤。有了这份“底稿”,史蒂夫开始和编剧约翰·莱德利合作写作剧本,剧本一完成,麦奎因 就马不停蹄地用7周时间完成了影片的拍摄,影片依然是麦奎因一贯的鲜明个人风格—真实,直接:麦奎因镜头中的索罗门压抑地在奴隶主手下艰难求生,那些单调 的劳作和白人对黑奴施以酷刑的场景忠实地重建了19世纪美国南方黑奴文化的历史现场。接着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凭借这部预算只有《美国骗局》一半的影片, 麦奎因举起了属于自己的小金人。当然,也有曲折—麦奎因大幅改动了编剧约翰·莱德利的剧本,并要求在编剧上联合署名,莱德利的回绝让两人的合作关系闹翻, 虽然两人没有公开掰面。但当奥斯卡颁奖之夜莱德利获得最佳改编剧本奖项时,他并没有在致辞中感谢导演麦奎因,麦奎因获奖的致辞中也没有莱德利。

  这并不影响麦奎因的喜悦之情,获奖后激动得跳了起来——自打1929年奥斯卡奖设立以来,还从未有黑人导演的电影获此殊荣。英国有句老话“滚石不生苔”,史蒂夫·麦奎因就像一块黑色的滚石,带着坚持和锐气,一路从当代艺术界冲向好莱坞,创造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