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默片《艺术家》看电影的有声与无声

2015-01-25 11:17:35 影视资讯


电影《艺术家》剧照

   在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黑白默片《艺术家》不出预料地斩获5项大奖。这是自1929年第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翼》之后,获得最佳影片的第一 部默片,也是继1961年第3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公寓春光》之后,半个世纪以来唯一获得最佳影片的黑白片。此外,这部经典之作还横扫了全球五十多个一流 电影节,荣获两百多项提名,最终获得一百多项大奖。这部影片的成功原因有很多,但最为主要的,是影片的色彩和声音。从默片《艺术家》中,我们深刻体会了电 影声音的一些内涵。

艺术家

   《艺术家》真实还原了电影发展史上从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进化过程中,“沉默”明星面对技术的进步和时代的更新所产生的困惑和抵触。影片中有当年大量无声 电影放映时的盛况,从影像中可以看到,当时的无声电影并不是真正的没有声音,在放映现场有专门的指挥家和乐队在进行现场配乐,现场的观众的观影体验也并不 是无声的。目前公认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27年的《爵士歌王》,在这之前,也就是1895年至1927年,为无声电影时代。1927年之后,称为有声电 影时代。在经过对相关史料和文献进行研究后发现,这种划分方式是值得再讨论的。“现在,我们开始质疑对于默片的概念,这也就迫使我们必须重新整合及审视对 于默片时代的不完全定义。”

艺术家

   首先,如前文所述,在1927年以前的观众观影体验并不是无声的。现场有专职的乐师进行现场音乐的伴奏,用于烘托气氛、掩盖现场的机械噪声;对于音效, “最初在路演中使用留声机来还放符合画面中动作音效的人就是豪尔,很快,其他的巡回表演者们就开始模仿这种为画面添加上真实的音效的方式”。“然而……豪 尔不得不放弃使用留声机,转而改为传统的现场配音的方式,仍旧是在银幕后面,在电影播放的同时来制造音效”;在默片的放映过程中,现场也有专职的解说员进 行现场的解说翻译或独白,电影解说员在日本称为“活弁”,台湾称作“辩士”,而上海称作“讲画师”,福建泉州称为“通译”。综合音乐、效果与语言这三类元 素,在长达30多年的默片时代,观众在影院欣赏默片时,现场常常伴随着乐师的演奏、歌手的演唱、同步声效、以及台前幕后的演员表演。虽然默片的电影胶片是 无声的,但是综合运用多种声源制造的观片环境使默片做到了“无声胜有声”。

《爵士歌王》
《爵士歌王》

   其次,《爵士歌王》能成为“有声电影”也是无心之举造成的,当时男主角乔尔森在唱完一首歌曲后,随口说了两句台词:“等一会儿,等一会儿,还什么也没听 到。”后期制作时,这两句台词被无意中保留下来。于是,影片就这样“误打误撞”地成了“有声电影”。如果不考虑声音技术发展限制的因素,早期的各种音效和 音乐的出现都没能让大家认可电影的有声,直到《爵士歌王》的一句台词出现,大家才开始承认“有声电影”这种新形式出现了,由此可见语言在电影中非同于一般 的价值和地位。也就是说,人物对白虽然相对于音乐和音效而言,是最晚出现在银幕上,但却是最重要的。《爵士歌王》由于首次添加了人声对白,被书写为无声片 时代的结束有声片的开始,从而被后人定义为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

《爵士歌王》
《爵士歌王》

   再者,早在最早的古典理论时期,孟斯特堡就提出过,电影最终是在观众脑海里最后完成的。电影必须通过放映才能完成,一卷胶片只是一卷胶片而已,放在银幕 上才是活动的画面,观众接收到这些画面,才形成电影。所以电影是属于观众的,每个观众都是创作的最后一环。也就是说,观众的主观体验也是电影艺术创作的重 要组成部分,那么对电影的分类和讨论也需要研究观众的主观感受的。而正如前文所述,所谓“无声电影”时代的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的主观感受并不是完全无声的。 应该说,“默片”的说法比“无声电影”的说法更加准确些。默片即“Silence Movie”,其含义就是指银幕上的演员是沉默和安静的,是没有对白声音的。默片并没有指放映现场是没有音乐和音效的。而无声电影,顾名思义,是指没有声 音的电影,其描述和指代是不客观准确的。

  ·电影理论方龙:从默片《艺术家》看电影的有声与无声 从以上可以看出,有声电影的时代并不是从1927年开始的,声音在电影被发明之初就一直存在。虽然无法确定一个明确的时间点来划分没有一点声音的“默片” 时代和有音乐和音响的“半默片”时代,但现在可以明确的是,在1927年,是有声电影时代中,“脱口电影”时代的开始。脱口电影时代之前,电影是有现场音 乐、现场音效和现场解说的,而缺少人物的对白。脱口电影时代,是指演员在银幕上开始说话的时代。影片《雨中曲》也是描述了好莱坞从无声到有声时代的进化中 明星演员们的心理转变和角色转变过程。影片中所还原的对有声电影的理解,就用的“Talking Picture”,即有对白的画面。采用脱口电影的说法,不仅忠实于原意:脱口,即人物对话;发音上也能对得上,是音译和意译的结合。

   没有声音的影院从来就未存在过,电影从诞生之初就是有声音的。电影的前身幻灯片、西洋镜等都是多种媒体的表演形式,不仅有画面,还有声音,声音用来补充和 强化画面。在电影的最初阶段,“在爱迪生的‘实验室’中,迪克逊在发明‘电影视镜’的同时,就具有了声画同步的意识,他设计出了‘留声视镜’。” 所以,声画同步的概念几乎与电影艺术同时诞生,同电影艺术的历史一样长,只是由于受到当时声音技术的限制而未得以实现。

  所以,或许可以这样来总结:最初的电影艺术时代并不存在无声电影时代,而是默片时代——放映现场有音乐和音效,而没有语言对白。 到了1927年,具有人物对白的《爵士歌王》标志着脱口电影时代的到来。默片时代和脱口电影时代共同构成了有声电影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