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梁海战》:亚洲古装战争片最高水准!

2015-03-06 13:31:18 影视资讯

  文/列文

  近年来电影产业飞速发展的国家不只有中国,我们的小邻居韩国取得的成绩也同样辉煌,而且相对于影片质量同票房数字成正比的韩国影坛,烂片屡屡票房大卖的华语影坛倒像是在走“邪路”。就拿这部2014年12月12日上映、创造了韩国影史票房新纪录的《鸣梁海战》来说,就可以分分钟教华语片如何做人。影片讲述的是韩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抗日英雄”、“海军战神”李舜臣,在鸣梁海峡以少胜多大破日本海军的传奇故事。影片主创很懂得打造一场酣畅淋漓战争戏的“欲扬先抑”之道,影片一开始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李舜臣,并非一个光环闪耀的战神形象,而是一个背负压力、孤立无援的悲情老将,力图在内因外因直指必败的阴云笼罩下,拼尽全力去捕捉一线胜利的曙光。外因方面,日本海军在战船数量上具有压倒性优势,又有海盗出身、智勇兼备的来岛通总担任先锋,作为朝鲜海军唯一希望的龟船还被自己人故意焚毁。内因方面,朝军士气已经未战先衰,李舜臣虽然身为“三道水军统制使”,但手下将领各怀鬼胎,他并没有绝对的掌控力。在如何破解这一“必败危局”的过程中,角色和剧情都开始闪光,韩国影星崔岷植塑造的李舜臣,首先表现出的是胸中的城府,对于军营内的“失败论”将领并未强力压制,而是用沉默和坚持表达自己绝不退缩的立场。为了激发出全军同仇敌忾的士气,李舜臣故意派侦察船出海送死。午夜梦回,李舜臣仿佛看到冤魂前来诉苦,此时他只是个心怀愧疚、悲痛欲绝的垂垂老者,而不是冷峻坚毅的大将军。

  当然,这种人性化的软弱在残酷的战争面前是不合时宜的,只有李舜臣的英雄气质才能扭转乾坤。于是影片进一步在这方面着力刻画,李舜臣对内放出三招“必杀技”,一是“杀鸡儆猴”,对逃兵二话不说亲自斩首;二是“破釜沉舟”,对抱怨多多的官兵干脆一把火烧掉他们的军营和粮草,断了他们后路。三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也就是片中所说的“恐惧会令人失败,但恐惧也会成为胜利的精神力量”,而他“变恐惧为勇敢”的方式,就是将自己的主帅战船,摆在迎战日军的第一线,通过自己舍生忘死的血战和牺牲,激起其他观望的战船同仇敌忾的血性和拼死一战的勇气。

  对外,李舜臣也放出三招“必杀技”,一是地利,充分利用鸣梁海峡水流和漩涡,先在海峡中心下锚,用猛烈而准确的炮火给冲锋而来日军战船迎头痛击,随后以江心小岛为屏障,用不惜同归于尽的不要命打法,与围攻而来的日军战船展开血腥肉搏战。二是天时,利用鸣梁海峡开始产生巨大漩涡的时间,再次将战船摆在海峡中间挡住日军去路,吸引日军前锋主力在有去无回的大漩涡内展开决战。三是人和,李舜臣的“恐惧战法”终于生效,其他观望的战船最终全部用以一当十的勇气投入战场,扑向日军主力舰队。而日军方面则是“人和负分”,主帅藤堂高虎先是“坐山观来岛通总与李舜臣虎斗”,当来岛通总全军覆没,朝鲜海军士气暴涨之际,他又顿时失去了决战的勇气,最终仓皇败退。《鸣梁海战》在剧情层面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在海战场面上更是全程高能、刺激爽快,特效大场面和动作设计都达到当今韩国电影和亚洲古装战争片的最高水准,展现出震撼人心的视听效果,迸发出酣畅淋漓的热血激情。

  既然有史实打底,韩国人拍起海战戏来也格外“任性”,李舜臣方面自然是各种开挂,炮是打得最准的,几轮齐射之下日军三四艘战船就分崩离析。箭是射得最准的,影片专门设计了一个“开挂对决”的小细节:来岛通总手下有个神枪手,在几百米开外用火绳枪连连射杀试图升起信号旗的朝军,还差点将李舜臣毙于枪下,接着这位神枪手却被李舜臣手下的一个神箭手军官一箭射中眼睛,翻滚下船毙命。人是最能打的,日军三船围李舜臣一船,三船日军跳上李舜臣战船围攻,依然被勇气值满槽的朝军杀退;运气也是最好的,李舜臣战船虽然多次采用同归于尽的战法与敌船玩命,但总能转危为安,最后战船失控要被卷进大漩涡中,还有百姓群起用渔船奋力拉回。李舜臣本人也瞬间爆发“抗日奇侠”的暴击光环,面对冲向自己玩命的来岛通总,挥起一刀将其头颅砍下,死尸跪倒在李舜臣面前,民族情绪的宣泄达到顶点啊,难怪韩国民众对本片会如此捧场。不过内地观众对本片似乎并不买账,青少年观众都在忙着看《匆匆那年》和《我的早更女友》,《鸣梁海战》就被晾在一旁,最终票房不足3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