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威虎山》影评:寒冬里诞生的传奇

2015-03-20 13:54:37 影视资讯

  2014年末,借由在电影资料馆启动的老电影修复基金项目,我又一次见到了张勇手和师伟两位老师。他们此次被邀请来,主要是因为博纳影业助资修复了1960年八一厂拍摄的《林海雪原》,两位老师当年分别在片中饰演重要角色少剑波和白茹。同时,博纳投资制作、徐克导演的新版《智取威虎山》也在全国火热上映,因此现场导演组专门把两个版本中的“天王盖地虎”经典桥段做了一番有趣的对比。这种通过电影修复的方式进行的跨时空对话,实在是颇有意义,也让我不由想起自己的一段采访经历。

  大概在七八年前,我因为工作关系,去八一厂采访《林海雪原》的几位主创。那天导演刘沛然、主演张勇手和里坡都到了,他们和我聊了一下午《林海雪原》的创作历程。我的印象中,刘沛然比较严肃,不太爱笑,是典型的军人形象;张勇手则明朗健谈不少,举手投足间还有少剑波的英俊风采;而里坡就是个笑哈哈的弥勒佛模样,身宽体胖,时不时插科打诨。我后来多次去八一厂,都常见他和一帮老哥们儿在一起侃大山。可惜没过几年,2013年3月里坡去世。就在一个多月前,92岁的刘沛然也去世了,但他们创作的《林海雪原》依然经典、年轻。

  《林海雪原》改编自作家曲波的同名小说,是一部关于剿匪的英雄传奇,而它的“出世”同样充满了令人称奇的戏剧性。据说,《林海雪原》的诞生竟然与一份检讨书息息相关。1955年,曲波在齐齐哈尔车辆厂当党委书记。地方领导让他推广前苏联实行的“一长制”(即单位全体人员只服从一位领导),曲波认为不适合国情,死活反对,领导让他检查自己的思想,写检讨。他委屈得很,检讨硬是不写,在这样的情形下,他想起了枪林弹雨中生死与共的战友们,于是拿起了笔……结果写出来的不是检讨而是小说,这就是1957年诞生的《林海雪原》。

  小说甫一面世,便引发了全国性轰动。当年刘沛然能迅速锁定相中这本小说,除了觉得它适于电影改编,同时也源于自己就是当年东北剿匪部队中的一员,他从书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但是电影《林海雪原》筹备过程也是命运多舛。当年正好赶上“大跃进”,刘沛然因为对“总路线”颇有微辞也难免挨批、写检讨。本来摄制组要在1959年底出发去东北,结果一拖再拖。最后还是厂长陈播给解了围:“不行啦,生产要紧,赶紧让刘沛然走吧。再不走,东北的雪都快化了。”

  就这样,刘沛然率领一支“杂牌军”出发了。为何说是杂牌军呢?因为张勇手是他拍《黑山阻击战》时从60军文工团挖来的,师伟从上影调来,“高波”张良从38军调来,演座山雕的毕钰从铁路文工团借来,“傻大个”里坡则是毛遂自荐。“杨子荣”更是全片的关键。在小说中,原本少剑波是贯穿人物,第一主角,可在电影中,由于时间和剧情结构限制,刘沛然仅仅截取了“智取威虎山”这个段落,如此,孤胆英雄杨子荣成了《林海雪原》最大的亮点。

  王润身凭借自身的优势成就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经典形象。谈到为何选择他时,刘沛然曾回忆说:“在八一厂的演员里,他的社会经验好像多一点。他的父亲是个说书人,会很多地方的文艺形式,比如大鼓、评书等等,从小王润身便深受这些影响。”张勇手也觉得:“王润身讲故事能迷倒一大片。他有说评书的基础,能弹也能唱,经历和见识比我们当兵的人丰富多了。”不仅如此,王润身对于杨子荣这个角色更有自己独到的观点,他对刘沛然讲,这个角色“应该在他身上悄悄地抹上一笔中国武侠的色彩。如果这个人物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带点武侠味儿,会更加丰满”。

  所以,今天我们看到香港导演徐克重拍《智取威虎山》,不要感到不可思议,《林海雪原》中有着超越时间的娱乐要素—传奇性、暴力与爱情,同时如王润身所言,它也是一部现代的武侠故事,而这不正是徐克导演最擅长的么?不过回首50多年前,那时中国的资金力量和制片水平是有限的,为此,摄制组要忍受通化零下二十几度彻骨的寒冷侵袭,要完全实景拍摄滑雪行军的场面(以至于当年有演员负伤残疾),要忍受非常时期物资短缺带来的饥饿和痛苦……

  《林海雪原》是一曲冬夜传奇,拍摄过程同样传奇。所以当观众坐在影院,看到片头出现的八一厂LOGO时,希望你也能为当年的电影英雄们由衷地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