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之遥》影像“狂欢”与老上海摩登[第4页]

2015-04-12 13:24:01 影视资讯

  四、《一步之遥》中姜文的“狂欢”

《一步之遥》影像“狂欢”与老上海摩登

   姜文自认为《一步之遥》是他心目中拍得最好的电影,他拍摄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是全世界各色人等云集的世界性大舞台。作为一部较为“自我”的主观 性电影,很多内容与形式都是导演姜文按照个人理解的影像视觉效果需要而主观想象的产物,摩登、时尚是那个时代上流社会追求的生活目标,姜文用他理解的摩登 元素与手法对那个年代的视觉影像进行了商业化的阐释,属于巴赫金“狂欢”理论中的个人主导的“狂欢”。

  为了表现那个时代的摩登,他可以 将30年代流行的发型用到20年代中国女子的装扮上,可以设置老爷车车队追逐与枪击场面,可以将抓捕地点的郊外设置到福建土楼区域,甚至还设置了作为西洋 符号的大风车。实际上,闫瑞生当年只是逃亡到了徐州即被抓捕,福建土楼与大风车是姜文自己增加的场景,体现了姜文导演的主观性拍摄特色,似乎也是在暗示着 原型案件中民众判断的主观性。

《一步之遥》影像“狂欢”与老上海摩登

   为了说明那个年代民众主观舆论的导向作用,他设置了王天王表演中即兴发挥、主观性很强的“文明戏”内容。表演者与观众的互动与狂欢,在精神上极大地满足 了当时舆论与民众“狂欢式”臆断心理的需求,真相在那时已经变得不重要,这里的狂欢按照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属于为了满足情感和心理需求的狂欢。

   如果说土楼代表中国民众的传统臆断意识,那么大风车所表现的可以说是西方的客观精神。从土楼群中的老爷车追赶,到大风车处武六冷静分析后对“马走日杀人 案”存疑及她认识到马走日案件有可能被舆论误导时,理性力量终于脱离狂乱而出现,武六已经脱离了狂欢群体,变得冷静而理智,说明她在追求代表客观真理精神 的客观真相。然而在这两股力量的较量中,武六明显势单力薄,最终无法改变剧中马走日死亡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