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早期邵氏、电懋的对台之路

2017-07-13 15:06:29 影视资讯

  1957年,首批右派电影势力代表陆续退出舞台。1957年1月7日,张善琨在东京拍片期间病逝,其妻童月娟接管“新华”,但已不复昔日神采。1959年,因美国方面停止资助,“亚洲影业”在拍罢最后一部影片《擦鞋童》后也宣布倒闭。同年7月20日,王元龙在台北拍摄《茶山情歌》期间病逝,12月23日,李祖永亦中风逝世,“永华”无以为继。香港影坛的“亲台派”结束了一个时代。

  老一辈的离世,并不代表右派电影势力沉寂,随着“邵氏”与“电懋”(“国泰”)的崛起,这两家五六十年代主导香港影坛的大机构随之成为港片在台湾地区的急先锋,当然,此时香港电影在创作上已全然商业化,且大陆也早已对除部分 “长凤新”出品以外的影片关闭大门,因此台湾无疑就成为“邵氏”与“电懋”最需维护与发展的市场。

《谍海四壮士》
《谍海四壮士》

  “邵氏”、“电懋”与台湾的合作方式可谓灵活多样。“电懋”在总经理钟启文、制片经理宋淇、导演易文等人的策略下,一方面出品了《星星、月亮、太阳》 (1961)、《谍海四壮士》(1963)、《生死关头》(1964)等以抗战为背景的“爱国影片”,宣扬“国军”的英勇事迹,另一方面在其首部彩色电影《空中小姐》(1959) 中宣传台湾的风景名胜。同时,“电懋”亦屡邀台湾影星来港拍片或聘请台湾编剧 (如汪榴照)参与剧本,凡此种种,使两地在电影合作上更趋紧密。

  而“邵氏”亦毫不输阵,其中李翰祥执导的《貂蝉》(1958)、《江山美人》 (1959)及《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皆为当年的全台票房冠军,《梁》片甚至令台北变为“狂人城”。其后,“邵氏”也陆续推出《大地儿女》(1964)、《蓝与黑》 (1966)、《烽火万里情》(1967)等影片,在金马奖上屡有斩获。直至1981年,为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邵氏”还与台湾“中影”合拍《辛亥双十》,促成了港台一次空前的“全明星阵容”。

  非但如此,由于台湾市场的存在,60年代“邵氏”与“电懋”的对决也一度在此“延展”开来:1963年,“电懋”策反李翰祥在台湾成立了“国联电影公司”,并支持台湾“国际影业公司”作为其在台的制片基地。1964年6月20日,陆运涛遇空难身亡,在此之前,他曾欲扩张“电懋”的在台势力,因而计划投资联邦影业公司作为其另一家分支机构。陆氏死后,“电懋”剧变,连“国联”也因失去金主而在几年间声势大落。自此,香港电影公司在台势力逐渐变为“邵氏”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