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影评解析(三篇) 《敦刻尔克》观后感

2018-04-15 09:47:57 影视资讯

  影评一:敦刻尔克的敌我态势是如何形成

  很多不是很了解历史的人看完这个片子或许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英法联军为什么会打成这样?我再着不讨论双方领袖有没有犯错,这种东西角度不同就有不同看法。我也不讨论当时的政治。我只陈述当时的事实。

  按照英法联军的设想,德军想要深入法国境内,马奇诺是个不错的选择,至少当时联军的参谋就这么认为的。所以有了一个很著名的防线,马其诺防线。但是德军却一反常态的采用奇袭战术直接绕过防线突袭法国腹地。

  在当时,奇袭战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战术。也许会有人说,咱们中国很久就有这种战术了。我要申明的一点是,欧洲也有,但是古代战争的奇袭和现代战争的奇袭基本上是两种东西。现代战争,很大程度上依赖补给。而奇袭战最硬伤的地方恰好也在这。而且当时并没有关于现代奇袭战的比较标准的模式,很多都在摸索阶段。所以奇袭战是个相当不稳定的玩意,谁都说不好会成什么结果。

  所以在当时,德军却恰巧采用了这么一个当时任何将军都不会优先思考的方案。但是对于德军来说,这种方案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用和联军在马奇诺防线扯皮,因为一旦陷入胶着,这明显就是一个对德军不利的态势。

  所以德军选择翻山越岭,从深山老林传过去,直接绕过防线,用坦克偷袭法国腹地。而联军被这种战术瞬间打乱部署直接打蒙了,只能边打边退。

  这个时候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就发生了。那就是人心。我们举个例子。

  当所有人都在阵地上的时候,所有人都不会乱跑。但是如果对面的战斗姿态过于强硬,那么最强硬的点附近就会开始有溃退。而这种溃退就会对周围的友军造成心理打击,或者说心理压力。我们不能指望着士兵就像游戏里的大兵一样,拿鼠标点一下,就算明知是送死也往上送。士兵也是人,他们也会害怕。所以溃退范围会越来越大。

  所以这就是联军撤退的原因,不是所有人都能受得了坦克炮弹在脑袋上叮光乱响周围还有好多友军的尸体的,更别提你手里的破枪根本打不穿坦克,还有天知道从哪冒出来的敌人突然出现在眼前而自己却还连防线都没组织好的情况。马其顿防线没被攻破,但是士兵却不知道。他们也许会想是不是马其顿防线玩完了?法国没希望了?或者其它什么。

  总之,溃退开始了。当后面的人看见前面一大堆友军一边嚷嚷着“德军攻进来啦!”然后一边向后跑的时候。他们第一反应肯定是“卧槽!我们完蛋了!”“卧槽!大清要亡了!”然后跟着一起跑。

  德军看见这情况肯定是“卧槽!这帮孙子跑了!我们得追!”然后乌乌泱泱跟着敌人屁股后面撵。

  结果就是,联军除了马其诺防线的人以外,没死的基本上都在撤退。然后德军就赢了。

  但是这个时候,德军却面临着几个问题。

  第一,他们是突袭进来的,补给跟不上。现代战争没炮弹怎么打?

  第二,他们后面还有一只完好的军队,也就是马其诺防线的军队。万一这些联军从后面打他们或者去切断补给线怎么办?

  第三,撤退的敌人虽然跑了,但是严格来说算不上损失惨重,基本上可以算是被吓跑的。万一他们反应过来再打回来怎么办?

  而且坦克是个娇气的东西,虽然我不知道当时德国到底有多少坦克动不了了。但是我估计肯定是个很微妙的数量。

  总之,德军这时候需要的就是一段时间的休整,从人到装备都需要休整来回复战斗力,然后决定下一步该怎么办。然后敦刻尔克撤退就发生在这个时间上。

  我不知道当时的将军们都是怎么想的。总之德军没有大举歼灭撤退的联军。但是我们可以设想一下。

  如果德军大举进攻。变相的等于逼迫联军进行决战。英国会不会把海军拉出来和德军开干。要知道,德军的海军一向是不怎么强势。因为老希似乎是不太重视。还有,撤退的联军会不会破釜沉舟,或者说狗急跳墙。要知道,当一次逼迫的时候,敌人也许会退,再逼也许还会退。当你把他逼到墙角退无可退的时候,或许他就会跟你玩命。拉着你跟他同归于尽。这都是说不好的。

  一帮战意低迷的败军绝对比一帮豁出去的疯子要好得多。德军不能说今天这仗我砸锅卖铁然后以后的日子我不过了。人家还得统一欧洲呢(虽然说最后也没成功)。

  而且马其诺防线的敌人就不管了?万一他们一看没人管他们了就决定出去搞点事情怎么办?这谁说的好,毕竟你聪明别人也不傻啊。

  到底谁精谁蠢,反正是说不清楚了。事实就是,两边都在不停的搞着低烈度的小动作。然后德军占领了法国,联军撤走了败兵。

  但是要我说啊,无论这些制订了战争计划的领袖怎么想的。但是这些士兵终究也只是一帮年轻人。一帮被领袖那些所谓的爱国精神和民族主义忽悠的五迷三道的傻孩子。他们的牺牲谁来买单?那些无辜牺牲的平民路人又有谁来买单?这些死亡到底带来了什么?胜利?荣耀?勋章?还是一个英雄的称号?那些东西能换回性命吗?它们真的值得去让这么多无辜、本来应该享受青春的年轻人去死吗?结果这些牺牲的人到底得到了什么?难道是他们所谓的神的怀抱?那东西有个蛋用!

  总之这些问题的答案也许我永远也不会知道。因为我不是政客。我明白不了他们脑子里成天都想着什么玩意。我也不清楚他们到底为何煽动平民去拥护他们的想法。我只是个平民,一个死了以后历史上一个字也不会被记载的普通人。从这方面来说和那些死在战争中的普通人没什么不同。但至少我比他们享受了更多的美好时光。

  我不会去宣扬什么所谓的反战主义,什么所谓的历史虚无论。我也没那个耐心去讨论战争的对错。我也不会和各位去洗这个脑。我又不竞选国家领袖不是?

  但是生命是自己的,至少我不想被别人左右。

  影评二:比较真实的还原了历史

  电影院看过一次被深深的感动了,影片全程的BGM太精彩了,诺兰的分镜很细腻,硬是把一个叙事的故事分三个时间轴剪辑成了悬疑片!

  海滩上令人压抑的气氛和BGM配上海浪声,斯图卡的尖啸,让观众很有代入感的感觉到沙滩上等待救援的绝望愈加沉重。

  看过此片后很多人经常会问一艘驱逐舰竟然打不下一架飞机?这里给大家解释下,当时英国在战争爆发前设计服役的G级驱逐舰并没有考虑到使用驱逐舰防空,因此防空武器只有两座四联装12.7mm的防空机枪。

  然而四联装12.7mm防空机枪实战中非常不可靠,而射程和威力也很小。

  而当时最新服役的部族级驱逐舰也就在此基础上加装了一座四联装两磅防空炮(两磅=约40mm口径),而当时四联装两磅炮的缺点在于射程太短,而且其射速在对抗高速的单翼机时仍然不足。

  当时为啥不派战列舰和巡洋舰来接人?曾派过一艘巡洋舰,防空巡洋舰“加尔各答”号,这艘建造于一战时期的老式巡洋舰后来被改装为防空巡洋舰,并参与了敦刻尔克大撤退。由于当地的环境不适合投入大型舰艇,该舰也成了英国海军投入大撤退的、最大的一艘舰艇。

  事实上曾经有一艘名为“兰开斯特里亚号”豪华邮轮,被征用为撤退军事运输船,被德军炸沉,死亡至少3500名英军士兵。这次海难事故比“泰坦尼克号”死亡人数还多。英国政府事后一直封锁信息。

  英法联军40万人为何不浴血奋战?当时德军摧枯拉朽的进攻,已经让英法联军丧失斗志了,更何况在战略上英法联军已经被包围了,毫无战略纵深,面对80万德军的包围补给困难,撤退到海峡的另一边保存有生力量才是最明智的选择,毕竟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

  英国人后来在缅甸又撤退坑过中国远征军?事实上,结合当时的历史记录,你会发现这锅你硬要甩给英国人毫无道理,中国远征军当时指挥系统混乱,无法和英军联动才是最致命的问题,具体的可以去中国远征军网站上查看相关记录。

  毫无疑问,敦刻尔克大撤退是历史上最大的军事灾难,但是灾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从灾难中吸取教训!

  影评三:这部电影所谓的高逼格,其实只是把“形式”做到了极致

  非线性叙事是诺兰电影的一大特色,他的成名作《记忆碎片》将故事原本的线性时间分割成若干段落,再用正、反向叙事交叉推进的对称方式重新演绎。

  其后拍摄《盗梦空间》时,他又尝试了多重时空平行并进的新模式。而《敦刻尔克》的叙事手法同样很有特点

  一周、一天、一小时。

  海岸、海面、空中。

  电影中的三条时空线在各自推进中交织成若干个时间节点,这些节点中所发生的事件情节又在三条时空线中重复演绎,不单增强了故事中的时空张力和悬疑性,更形成了一种多角度、立体化的叙事方式。

  这种充满悬疑性的叙事布局是对战争片模式的大胆创新。在片中,其“悬疑性”的维持不单纯地依靠非线性叙事,更有赖于其它电影元素的相互配合。

  《敦刻尔克》很注重对战争真实感的表现,不过这种真实感不是源自通过导演精心调度打造出的战争场面,而是导演对战争整体气氛的营造和对个体士兵心理活动的刻画。

  影片中阴冷的色调和极简的对白都是有意地在制造一种大战将至的紧张、压抑气氛。等待撤退的士兵们焦虑、恐惧的情绪皆通过神态表现而出。

  始终徘徊于镜头之外的德军看似不符合战争片的逻辑,实际上这些“看不见的敌人”象征着一种随时可能到来却又无法预知的危险,强化了影片的紧迫感和悬疑性。

  音效和配乐则是电影中气氛渲染的最重要一环,从开场空旷的街道中突然响起的冷枪到关键情节中那“滴答”作响的钟表计时声,这些声音元素持续震撼着观众的耳膜,在和影片节奏与气氛的完美配合下给观众带来一种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可以说,诺兰是在用趋近于心理惊悚片的拍摄手法来制造战争的恐惧感。《敦刻尔克》从形式上改编了战争片的套路,但在内容和主题上它却并没有脱离好莱坞战争电影的主旋律语境。

  影片中,诺兰所安排的这三条时间线实则是借士兵汤米、平民道森、飞行员法瑞尔的三个视角去审视战争,而在这三个视角中又隐含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三重事件、影响着角色行为的三种情绪和电影的三层主题。

  汤米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在敦刻尔克撤退中普通士兵对战争的恐惧和厌恶,并表现出他们在生死面前或勇敢、或懦弱、或善良、或自私的复杂人性。

  道森船长所代表的是历史中那些驾驶渔船帮助士兵撤回本土的英国平民。身为英国人的诺兰想必自小就听过关于他们的事迹,而他在影片中所塑造的道森也有着真实的历史原型,这个坚毅、具有国家责任感的老船长是一种爱国情怀的表达。

  此外,诺兰更是借着道森执著的营救行动,表现出好莱坞战争片中一再出现的”不放弃任何一个生命“,这一带有普世价值观意味的主题。

  英国皇家空军承担了影片中唯一的战争场面,然而这种从飞行员视角出发追求纪录片式真实敢的空战场面显然少了些视觉冲击力。

  汤姆·哈迪所饰演的飞行员法瑞尔在机箱燃油快要耗尽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着自己的掩护行动,并最终击落了德军的轰炸机,这段情节的设计表现了他作为军人的勇气和责任感,更含蓄的表达出战争片中的英雄主义色彩。

  战争中的人性、不放弃一人的拯救主旋律、战斗到底的英雄主义,《敦刻尔克》中的这些叙事母题和《拯救大兵瑞恩》、《血战钢锯岭》等经典战争片一脉相承。

  在影片结尾,诺兰更是特意强调了英国民众对撤退行动的反应,以此来为影片画上主旋律的音符。可见所谓的“艺术和高逼格”仅仅是诺兰于形式上的创新,影片在内容上从未脱离商业类型片的樊笼。

  诺兰用非线性叙事、气氛营造及心理刻画创造了一种史无前例的战争片模式。这种模式具有烧脑的悬疑性和纪录片般的真实感,然而分散的多线叙事和不同角度反复重现同一情节也牺牲了人物的丰满和内容的充实。

  所以在我看来,《敦刻尔克》就像是一个精妙的“时间魔术”,它具有着与众不同的吸引力和神秘感,然而一旦知晓了魔术背后的秘密,就会发现它其实没有那么玄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