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德尔松的生平简介及创作特点/随想回旋曲》的创作背景与音乐风格[第3页]

2014-12-31 15:02:44 音乐资讯

  三、《随想回旋曲》的曲式结构分析

   这是一首具有大型回旋曲式结构的乐曲,它包括了随想部分和回旋部分。门德尔松在这里主要使用了同主音大小调相互变化这一创作手法。这首乐曲的引子在 E 大调上,旋律优美浪漫,而回旋曲部分却在 e 小调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是一种自由幻想曲的风格,带有三部性结构的曲式,与后者有很明显的区别,速度和织体有所不同,用很轻的柱式和弦,渐渐转入 了一种神秘的气氛之中。

  序奏是行板、E大调、4/4拍子,并列单二部曲式。旋律宽广悠扬,充满诗情画意,抒发了作者赞美大自然和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之情。右手旋律层富有歌唱性和起伏感,左手低音层进行的深沉而丰满,与右手的主旋律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并成为和声音响的根基。在和声式的序引 后,由右手弹出悠闲明丽的旋律,使优美的主题随心所欲地发展并最终升腾到后半部分。

  接下来是急板、E小调、6/8拍子的回旋曲,属于奏 鸣回旋曲式。这部分表现的是一个梦幻的世界,具有精灵舞蹈的特征。作者采用了卡农式的主题陈述方式,更赋予音乐形象以生命力,给人一种嬉戏的、神出鬼没的 印象。回旋曲式的第一插部,相当于奏鸣曲式的副部(G大调)。色彩鲜明,情绪激昂,富于歌唱性。这部分的结构是A-B-A-C-B-A,回旋曲主题A是轻 快的精灵音乐,而第一副题B则是《无词歌》的风格,第二副题C并不是很显著,比较像是过门乐句。

  叠部A(27-66小节)第一次出现的 时候是一个再现单三部曲式,转到了e小调上。其中a部分,是用的两个平行的材料,用跳音的形式来表现小精灵的活泼,可爱。b部分是由前面的材料发展而来, 属于引申型的b。叠部第一次出现就定了一个欢乐愉悦的基调,很好的将随想部分平静的气氛转换到了另外一种意境之中。插部B是一个双乐段结构,调转到了e小 调的平行大调G大调上,是和A有一点对比的抒情的乐段,像是仙女在翩翩起舞。在B的后部分用了一段连接,便于更好的过度到叠部A。叠部A的最后一次出现仍 然是减缩再现,是一个带有扩充的单乐段,旋律又回到了e小调上。最后是辉煌的尾声,用到了B材料的后面一部分,是八度左右手交替进行,将舞蹈气氛推至最高 潮,并在高潮中结束。③

  此曲不仅具有浪漫优美的抒情旋律,还搭配着和声法和对位式的性格乐段,构建出既对比又平衡的独创性曲式,形成了 此曲最大的特色和魅力。后段“轻快的急板”节奏充满机智、技巧洗练,八度音节奏的段落则尽显华丽。由此可见,在《随想回旋曲》中门德尔松非常注重调性对比 变化的创作方式,这种以引子为大调,主部为小调的调性安排,由行板转入回旋曲的艺术手法,在门德尔松后来创作的很多作品都能发现,而且这也成为门德尔松钢 琴作品的典型特征。如Op.118的《随想曲》或1838年创作的《如歌的行板和激动的行板》中,也出现了这种他所偏好的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