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国服——满族旗袍介绍

2017-01-09 23:23:00 知识

  清代,满族被编入八旗,故可通称旗人(实际上旗人还包括汉军八旗与蒙古八旗的在旗人),满族的民族服装也被称为旗袍。实际上,旗袍不仅在满族中盛行,而且在汉、蒙等各兄弟民族中流行。清朝的官服,以满族的旗袍与马褂为基本样式。因此,旗袍是满清时代的国服。

  辛亥革命后,男旗袍逐渐废弃,只有满族、锡伯族等民族在民族节日中穿。女旗袍仍然流行,款式不断改进,成为中国最有特色的民族服装。

  旗袍,满语“衣介”,其样式特点是:圆领、捻襟(大襟),左衽、四面开襟、束腰、有扣绊、窄袖(有的带箭袖)。这种衣着便于上下坐骑,马上动作,适应骑射民族的生活习尚。左衽和束腰,不仅紧身保暖,利于马上活动,而且使人的自然体态得到完美的表现。行猎时,可将干粮、用具装进前襟。箭袖,满语叫“哇哈”,是很有特点的一种窄袖,在本来就比较狭窄的袖口前边,再接一个半圆形袖头,一般最长为半尺,形似马蹄,又称“马蹄袖”。马蹄袖平日绾起,出猎作战时则放下,覆盖手背,冬季可御寒。清时,官员入朝谒见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将马蹄袖弹下,两手伏地叩见,成为一种专门的礼节。清朝定鼎北京后,全国军民“剃发易服”,汉族也迅速改变了原来宽袍大袖的服装,代之以这种长袍,使之成了全国统一的一种服装样式。但日常服装有领,右衽,不带马蹄袖。

  旗袍是满族先民在长期的山林狩猎生涯中形成的,辽金时期的女真人“其衣色多白……窄袖、盘领、缝腋”,“其长中骭(小腿),取便于骑也”这是男式服装。女式则“服襜裙(围裙),多以黑紫”,“上身穿团衫,用黑紫或皂及绀、直领、左衽、掖缝”。(《金史》)古籍上的记载与金代旧都上京会宁府石人像相符。石刻为金人贵族夫妻并坐画像,男像头顶盔,身穿圆领窄袖长袍,下部绾起,右手执短剑,左手下垂抚靴。女像头戴帽衣左袄,两手合袖盘膝端坐,这是金代女真人的典型服饰。

  满族沿袭其制。满族进入辽沈地区后,从汉族居住区输入布匹,绸缎,同时学会了植棉纺布,满族恢复了金代女真人的传统袍褂。清太祖努尔哈赤统一衣冠,拟定衣冠制,“凡朝服,俱用披肩领,平居只有袍”。(《清太宗文皇帝实录》)入朝穿的披肩领袍,谓之朝服。平时穿的无披肩领袍,谓之便服。“披肩领”形似披肩的大领,官员入朝时加上,以别臣庶。袍本无领子,即金代“盘领”,一般旗人只许穿这种披肩领便袍。此后,清太宗皇太极,清高宗弘历也曾先后拟定衣冠制,品位等级分明,但一般旗人衣冠式样无明显差异,只有衣料质地之别。

  旗袍的式样和装饰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满族入关后,与汉族同田共耦,杂处串居,受到汉族“大领大袖”服饰的影响,另一方面,窄袖长袍已不适于农田耕作,于是,箭袖一度变成了喇叭袖,后来又由肥变瘦,几乎容不进胳臂,四开衩演变为左右开衩,甚至根本不开禊,下摆由宽大变为收敛。但满族贵族和有身份的人仍穿带箭袖的旗袍,旗人百姓则以箭袖袍作为礼服。在清代小说《红楼梦》里,宝玉平时穿一种不带开禊的长袍——“一裹圆”,俗称小袍,只在拜见长辈和会见重要的官员时才穿箭袖袍,反映了当时的时尚。清朝《会典》规定,帝后的龙袍,亲王、贝勒、文武官员的蟒袍,都一律带箭袖,因为这是民族传统的象征。

  嘉庆、道光年间,官员只在入朝时才穿箭袖袍,平时则着宽襟大袖袍,一般旗人则很少穿箭袖袍,辛亥革命后,直至三十年代,满族男女都穿直立式的宽襟大袖长袍,男旗袍下摆至踝、无纹饰。女旗袍下摆及骭(小腿),有绣花纹饰。四十年代后,男旗袍逐渐废弃,女旗袍由宽袖变窄袖,直统变成紧身贴腰,臀部略大,下摆回收,长及踝,变得更加爽身合体。随着岁月的流逝,演变成今日的旗袍式样,成为当今中国妇女喜爱的一种流行服装。它结构简单,穿着方便,却可以充分衬托出女性轻盈秀美的自然体态。所以,不少外国女士,也常喜欢穿这种中国旗袍,以领略东方风格的美。

  清代满族妇女的旗袍,很讲究装饰,每每在衣襟、领口、袖边等处,镶嵌几道花绦或彩牙儿。后来汉族妇女也袭此风,在旗袍的襟,领上加上颜色艳丽的“直道儿”或“狗牙儿”,并以多镶为美。在北京时兴“十八镶”,即镶上十八道花边。另外,妇女的旗袍还时兴“大挽袖”,袖长过手,在袖的下半截,彩绣各种与袖面不同颜色的花纹,然后将其挽出来,以显其别致,典雅。

  箭袖男旗袍在当今满族日常生活中已经绝迹。但在黑龙江、吉林的农村,某些满族农民,特别是赶车的“车老板”,在他们的棉袄上,常接出个狼皮、狍皮的“袖头”以护手背,这是箭袖的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