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服饰特点“金头天足”

2017-01-09 23:27:00 知识

  满族曾有这样的民俗观念:发辫生于人体顶部,与天穹最为接近,是人的灵魂栖居的地方。故此,在战场上捐驱的八旗将士,其骨殖如无条件带回,则发辫必须带回故乡埋葬。满族重视发式头饰,打扮得华贵美丽,有“金头”之称。执鞭不亚于男子的满族妇女不缠足,有“天足”之称。

  满族成年男子的发式为“剃发垂辫”,即在额角两端引一条直线,将直线以外的头发全部剃去,只留颅后头发,将它编结为辫,垂于脑后。这种发式是从其先民的古俗中因袭而来的。古代靺鞨人“俗编发”,女真人“辫发垂肩”,“垂金环,留颅后发,系以色丝。妇女辫发盘髻”。(《大金国志》)这种发式便于骑射生涯,前部不留发,以免跃马疾驰中,让头发遮住眼睛。颅后留一条粗大的辫子,在野外行军狩猎时,可以枕辫而眠,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发辫不仅是其民族的外部标记,而且是其重要的审美对象。在女真时期,其发辫就“系以色丝”,到了清代,八旗子弟用金、银、珠宝等珍品制成各种式样别致的小坠角儿,系在辫梢之上,随辫摆动,格外美观。在《红楼梦》里,贾宝玉的一根黑亮如漆的大辫上,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就反映了这种风习。清朝定鼎北京后,强令剃发,这种发式在满清一代遍及全国,直至辛亥革命后,男子始剪分发,步入世界通行的发式行列。

  满族女子的发式成年前,因习骑射,和男孩一样,剃去四周头发,只留颅后发,编成辫子垂于脑后,一直到成年待嫁,方始蓄发,或绾起抓髻分到额前,或只梳一根单辫垂于背后,辫梢辫根常缠上一段大红头绳,前额剪成刘海,平添了几分北方姑娘的妩媚。

  已婚的满族妇女的发式,多是绾髻,髻的样式和名称很多,如绾至头顶的大盆头,额前起髻的鬅头、架子头、两把头等等。其中最典型的是两把头,因这种发式多在满族上层妇女中流行,而一般平民妇女在婚嫁、节庆等庄重场合也梳成这种发式,故称为“京头”。两把头,就是把头发束在头顶,分成两绺,编成小辫绾,成左右两个发髻(也有在头顶上梳成一个横卡式的发髻),将后面的余发,绾成一个“燕尾”式的长扁髻,压在后脖领上,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之挺直,加之她们习惯穿高底旗鞋,走起路来显得分外稳重、文雅。如喜庆、大典,接待贵客时,往往在这种发髻上戴一顶形似扇形的发冠,俗称钿子,也称“旗头”和“宫装”。这种发冠多用青素缎,青绒或直经纱做成,显得典雅、庄重。

  在民间,一般的满族妇女则把头发绾到头顶心盘髻,中间横插一根扁方的叫小高粱头。用一个铁丝编成圆形架子,把头发缠在上面,再横插一根大扁方,后面带燕尾的叫架子头,也叫大高粱头。当然,也有不插扁方,只在头顶盘髻的简便发式,这种发式在当今的中青年满族妇女中还可见到。满族女子还有一种发式,叫“水鬓”,俗称“水壶卢”。即挑下两鬓微弱之发,用肥皂水傍耳根成钩形,丰颊面颐,相衬如桃花带雨,格外美观。

  在发髻上插花和加些头饰,是满族妇女的一种喜好。朴趾源在《热河日记》中记载了满族妇女“五旬以上”,犹“满髻插花,金钏宝珰”。“年近七旬,满头插花”,即便是“巅发尽秃,光赭如匏”,也“寸髻北指,犹满插花朵”。在东北地区,某些满族妇女头髻上插一个精巧的小瓶,内装清水,插上一枝鲜花,生机盎然,反映了满族对美的强烈追求。

  满族妇女多喜在发髻上插上用金、银、珠翠、玛瑙、珊瑚等名贵材料制成的头簪,有凤头、龙头等各种形状,镂花嵌宝,精彩秀美。其中大耳挖子簪,小耳挖子簪,珠花簪,压鬓簪等是常用的。也常有金银花绒毛和羽毛制成的羽绒花。

  满族妇女还很重耳饰,她们从小就要在耳垂上扎三个小孔,戴上三只耳环。成年妇女也是一耳三

  钳,每逢宫里选秀女,都事先派人验看,乾隆帝曾说:“旗妇一耳戴三钳,原系满洲旧风,断不可改饰”(《清稗类钞》)。可见,这种耳饰也成了民族风尚的标记。

  满族妇女一直保持了“天足”的自然美,她们的鞋靴也自有其民族特点。在古代,满族先民便有“削木为履”的习惯,后来发展成一种高跟木底鞋,称之为“旗鞋”。这里的木底高跟一般高三、五寸,也有高七、八寸的,用白细布将整个跟身包裹起来,镶在鞋底中间的脚心部分。木跟不着地的部分,常用刺绣或穿珠加以装饰。跟底的形状,形似马蹄的,称为“马蹄底”鞋;形似“花盆”的,称为“花盆底”鞋。老年妇女的旗鞋,以平木为底,称为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帮镶彩边绣花,显得美丽大方。满族女鞋最忌表现无花,以为近凶服,凡作花一般都亲手制作,有扎拉扣绣之目,多以蝉蝶形饰于鞋尖。袜子多为布制,袜底纳有各种花纹。

  满族男子原以穿靴为主。一般旗人着尖头靴,以利马上骑射,清代官员则着方头靴。靴有绒靴、革靴之分,一般都做成前掐脸式样,靴头均绣云头纹或虎头纹,有一种薄底短筒的快靴,穿起来轻便利步,满语称“卡萨靴”,俗称“爬山虎”,多为练武功时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