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腰带与“大哈”

2017-01-09 23:32:00 知识

  腰带 满族有束腰的习惯,一般说来,夏季扎漏空丝板带,冬季扎不漏空丝板带,其颜色,宗室为杏黄,觉罗(爱新觉罗王室外枝王辈之内)束红色,其他皆蓝色。

  满族先民就有穿皮衣的传统,肃慎、挹娄人“好养豕,食其肉,衣其皮”,“冬以豕膏涤身,厚数分以御风寒,夏则裸袒,以尺布蔽其前后”。(《后汉书·挹娄传》、《晋书·肃慎传》)其布非棉布,系“绩猪毛以为布”或“绩貂毛以为布”。辽金女真人,富家以黑毛为贵,貂鼠、青鼠、狐狸、貉子皮、次之,贫者以牛、马、猪、羊、猫、蛇、犬、鱼皮为衣,俗名“大哈”。清初,满族的皮衣也很简单,只是将几张大块毛皮稍加裁剪,缝成袍褂护体,一般不挂面,遇到毛色较好的皮子,使毛朝外穿。清代中期以后的皮衣、皮袍,也有用大块鹿皮拼出花纹的毛朝外皮袍,挖云镶嵌,精细多了。还有一种“缺襟袍”,袍右前襟缺一片,可用纽扣襟上,便于骑马。《大清会典》中规定这种样式为皇帝、亲王、郡王的行袍样式。在清朝官服中有一种毛朝外的皮褂,式样为对襟、圆领、平袖,身长至膝,满语叫“打呼”。《大清会典》中称为“端罩”,这是自皇帝到一般官员都有的一种礼服。可见满族民族服饰对清朝官服的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