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曼子将军刎首与三月会

2017-02-04 21:03:00 知识

  四川忠县有三月会,历史久远,热闹非凡,据传源自古代巴国大将军巴曼子刎首留城的故事。晋代《华阳国志》载:“周之季氏,巴国有乱,将军曼子请师于楚,许以三城,楚王救巴。巴国既宁,楚使请城。曼子曰:‘藉楚之灵,克弭祸难,诚许楚王城,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头授楚使。”

巴曼子将军

  三月会前后三天,民间约定俗成的仪式,年年不变。第一天为三月三日(农历)要举行“扫街活动”。这一天早晨,先组织六名青年,背插令旗,手击锣鼓,扮作报子,两人一组,按时间先后沿“扫街”路线巡行一遍,称为“头道报子”、“二道报子”、“三道报子”。巡行结束,“扫街”正式开始。队伍前头先是一个土地神模样的木偶为前导,其后便是由人扮演的阎罗殿诸君,如判官鬼卒、黑白无常、牛头马面等,个个狰狞凶煞,令人畏惧。队尾是一群手拿扫帚或响篙的小鬼边,走边喊,边挥动扫帚响篙,做帚地或击打的动作,意在驱鬼逐魔。三月初四乃巴曼子刎首之期,故为三月会的正日子。这天,三道报子巡行后,便是声势浩大的游行。第一队先要为巴将军出巡鸣锣开道。鼓乐声中,土地神开路,闫罗诸君紧紧相随,最后出现三队古代士兵,分别执掌火旗、神幡、“肃静、回避”道牌。第二队七彩纷呈,响锣密鼓,最吸引人。前头二十八宿,由二十八人手举长杆而行。长杆上均有一对锡制的与二十八宿相对应的飞禽走兽、日月星辰等物,随着游行者的步伐而跃动。其后是阴阳彩亭和彩棚,由人扛抬。彩亭上有根据戏剧或民间故事搞的人物造型,如“黛玉葬花”、“西游记”、“穆桂英挂帅”等。阴亭用纸人造型,阳亭由活人扮演。再后面是明轿和顶马。明轿四面敞开,里面坐着打扮俏丽的小女孩,大都十岁左右。顶马由小男孩骑坐,多扮成大官模样,看去颇显威风。接着是舞龙、舞狮、彩船、高跷。压阵的是几十名捧桃少年,这些用面粉制作,绘以色彩的寿桃将奖给捧桃少年,使他们能得到巴将军神灵的护卫。第三队人们将巴将军及夫人萧氏塑像抬出巴王庙,开始神游。这支队伍前头是两支由八人分抬的蜡烛,后头是念经的和尚尼姑,再后面是二十只手提香炉,最后是巴将军夫妇的銮驾。令人奇怪的是威风凛凛的巴将军,年年神游都甘居萧夫人之后。巴将军夫妇在亲兵护卫下,从巴王庙一直要游到岳父母家萧公殿才算到达终点,然后才能回城。三月初五,忠县绅士名流及有关人士要总结本届庙会工作,研究下届庙会事宜及设宴酬答各方人士。

  三月会因巴曼子为土主,也称为“土主会”,这个忠县父老约定俗成的庙会,反映了人们对舍身为国,满腔忠烈的巴将军的怀念,以及对公而忘私、忠贞爱国精神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