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家春节习俗

2017-02-06 14:11:00 知识

  侗家的春节最隆重。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又称“姑婆年”,是纪念姑婆的节日。意即祖宗各代的姐妹出嫁后,年边回家探亲团圆。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为“大年”。

  过“小年”要拿豆腐祭灶神,次日家家户户用竹枝扎笤帚扫“阳尘”,清除屋上、梁上、炕上的烟尘;忙着杀猪(俗称“年猪”)、舂粑、煮酒。过“大年”时,上午打扫环境,收拾杂物;下午将熟猪头、猪脚、猪肚摆在堂屋的方桌上,燃点鞭炮,供奉祖先。晚上,全家老小坐在火铺(炕)上,围着火塘吃“团圆饭”、喝“团圆酒”。这餐饭菜要办得丰盛,吃不完,象征新的一年里钱米富足。饭后,烧起旺火“守岁”,表示兴旺;夜半,全家吃稀粥,每人一小碗,称“年更饭”,表示新的一年犁田有水,泥巴不硬,粮食丰收。这晚,本寨青年男女也互相串门,主人请客人吃“年茶”。各家的姑娘或媳妇,挑水桶到井边,等老人敬过井之后,待雄鸡啼鸣第一声时,她们便一齐拿勺子舀水,以舀到井里的白泡沫为最吉祥。她们用这新年的第一担水给客人和家里人煮上香啧啧的油茶,比平常的油茶原料更丰富,称为“年茶”。

侗家春节习俗

  新年的庆祝活动,起于正月初一止于十五日。初一,首先祭敬达摩娘娘。据传,达摩是侗家的共同祖先和领袖,她勤劳、勇敢,智慧过人。一次外敌侵寨,她率领很多精兵强将,打得敌人落花流水,狼狈逃窜。祭敬时,各户老人和妇女将“年茶”虔诚地摆在神龛,祈求人畜兴旺,五谷丰登。这天清晨,小男孩读书,小女孩刺绣或绩麻,晚辈向长辈问好。入夜,堂屋灯光明亮,满屋生辉。

  正月初二日,两寨村民在其中一寨鼓楼举行集体宴会。宴会前,通常由双方男女青年在鼓楼坪(又称公坪)里对歌,称作“哆也”。即主寨的小伙子和客寨的姑娘们对唱,客寨的男青年和主寨的女青年对唱。宴会简单朴素,一般不杀猪,由主寨各家自动拿来泡酒、糍粑、酸肉、酸菜等食物摆在桌上。宴会时,客寨特意挑选一个十二、三岁、口齿伶利的少年讲“款”。“款”的内容通常是从“开天辟地”、“人的起源”、“芦笙由来”一直讲到“侗款”(村寨立法),如禁止乱伐森林,禁止游手好闲,禁止偷摸扒窃等等,最后才讲到感谢主人的盛情款待。

  从初四日起,村民携带猪肉、糍粑、糖食向亲友拜年,恭贺新禧。家族互相吃“年酒”,称为“行年”,村寨中玩龙舞狮,唱山歌,唱侗戏,打“闹年锣”,喜气洋洋,情趣浓烈。串寨做客的芦笙队伍,人人打扮漂亮,身穿特制的舞衣,衣边吊着一排小海螺或小蚌壳,头插五颜六色的公鸡尾羽。

  正月十五以后,男女青年选择一个晴天,同时上山挖葛麻根,打野芹菜吃,意即葛麻根长芽了,野芹菜也长起来了,必须劳作了。从这天起,全寨人就投入了紧张的备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