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清流县四保有一种独特的婚俗——吵嫁

时间:2017-02-09 11:36:00 来源:8794网 编辑:小霸气

  “吵嫁”是迎亲那天夜里在女家的祖祠进行。烈火始燃于男方迎亲队伍进村之初,临近夕阳将未落之时。无论迎亲队伍来迟来早,无论女家亲人怎样知书达礼,无论婚聘过程有事没事,总之是不问一切情由,不近情理的斥责。来早了,亲属们在以礼相迎之中,俨然当着迎亲队伍的面呸呸:“这么早来洗碗碟吗?”“这么早是想来吃猪泔水?”目睹抬来的染红了的猪头又发出之声:“这猪头给狗啃也太小!”迎亲的人只能隐忍压抑着被揶揄奚落的怒火、面呈笑靥、百般地讨好奉承,连连称是,不可半点动怒。迎进屋,酒宴罢,宾客云散之后,女家亲房便伴着迎亲队伍在大厅闲坐,准备迎接新娘于归。这时,亲房们呷茶、吸烟、闲聊中,便发出连连斥责:“一个牛高马大的女儿怎么才那点聘金?”“看见了吗,大几十张桌的客,那点肉怎么够用、再去补些来!红烛不够分,咱亲房多,再添点……”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男方迎亲的人不管怎样合情合理、委屈求全地解释,无论什么都按礼俗办得妥妥贴贴无可挑剔,房亲们也是捋起衣袖、瞪着铜铃似的大眼,虎视眈眈摆出一副欲要踏平泰山之架势,似乎要决一雌雄、争个你死我活,飞短流长、言来语去、不拘形式、不拘内容、不拘风采、不拘态度,仿佛真要展开一场恶战。若是男方少了女家的钱、短秤的肉、必需的红烛礼品,男方需立即派人回家索取,尔后,当着亲房的面一一交清才罢休。倘若时间尚早,即使这样,也还得搬出其他事,节外生枝地“吵”。直至长老们示意吉时已到,无休无止的争吵方告罢休。旋而,双方转怒为喜,显得非常之亲热,亲房们拍着他们的肩膀、千叮咛万嘱咐:“明年叫姑爷早点来拜年,嘻嘻……”似乎一切都未曾发生。

  “吵嫁”各方至少有三五人善于言辞的参加。以一人为主,别人助战,至少要吵上一两个钟头。村人认为,这样纷纷扬扬的吵闹、热热烈烈的争议,才是嫁女儿的光彩,才真正象征着吉祥和喜庆。只有吵得热烈沸扬,婚后才能过上好日子。如果没有吵,或吵不够,万一婚后夫妻或男女家庭有什么不测、或久婚不育、或家庭不和、或天灾人祸,便会一古脑儿地归咎为出嫁之日没有“吵”,或“吵”得不热烈。

  四保先民为了增添婚礼的热烈气氛、寄托对儿女的热切期望,在中原以诗歌酬谢婚礼的仪式中,相反认为这样,更能表达豪放粗犷的性格,更能表达婚礼的庄重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