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光十色的青海茶文化

2017-02-12 13:22:00 知识

  青海地处高原,山大壑深草原广,气候高寒,温差变化极大,所谓:“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早在李唐时期,与内地茶马交易非常盛行,成为青海与内地互市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一交易日益扩大。到了公元1397年(明太祖洪武三十年),为便利藏民前来交马换茶,把距离西宁塞外各卫较远的秦州茶雨司,改为西宁、河州、洮州、甘州四个茶马司。当年明朝以茶五十余万斤,换马一万三千匹。因此,从先民开始,喝茶成为青海饮食中的一大支柱,特别是茯茶,几乎成为家家必备,户户必喝的饮料。敬客,青海各民族都有“无茶不成敬意”的心理素质,茶成为待客食谱中的头道饮料。以好客为荣的藏族、土族和蒙古族,对茶道尤为重视。由于他们各自从事的产业不同,煎茶的名堂也就不一样。从事畜牧业生产的人以酥油奶茶为主,先煎滚清茶,而后注入牛奶,茶与奶的比例大抵为八比二或七比三。佐料则为食盐,以为无盐则无味。俗话说:“茶没盐,水一般;人没钱,鬼一般”。牧区如海晏、刚察等地区则不加盐,认为“牛奶甘甜,咸则改味。”贵客临门,以酥油奶茶加糖敬客。正如海晏儿歌中说的:“水糖甜,奶茶香,酥油浮面一层黄。客人喝了水糖茶,口口下肚暖心房,感谢主人情意长”。广大农业区群众的饮茶,随条件而变化,既有酥油奶茶,又有清茶。煎熬清茶,或锅滚,或壶烧,或罐炖,随境遇而变。不同季节加不同佐料,如春加椒,冬加姜,尽量做到清香可口。藏族的茶具以小龙碗为高档,茶壶用特制大铜壶,藏语叫“桑丹”,实用而又大方。妇女端茶,颇讲礼仪,双手端碗举过发际,低头敬献,忌讳仰视,远远超过汉族的“举案齐眉”了。

  回族、撒拉族的茶道是别具一格的。饮用之茶,有茯茶、花茶两种,偏重于花茶。茶具崇尚盖碗,放入茶叶,加滚开水浸泡。饮茶,通常叫“刮碗子”。城镇及殷实人家,以茯茶、桂园、冰糖,夏加菊花为料,混合装入盖碗加盖,边饮边刮边加开水,命名为“三炮台”的碗子,十分讲究。茯茶熬制,也与其他民族不同,传统用高档铜质火壶,加工十分精致。生火煎茶,易于滚开,注意添煤,日夜可煎。平常烧茶多用叭(pia)壶,状如烧瓶,铜质有把,容量小而易开,家用很方便。农村煎茶,锅烧罐炖兼而有之。回族、撒拉族敬客,大都用“三碗台”碗子,正如化隆民歌所唱:“端上三炮台,大方又气派,来客心上乐,主人喜开怀”。

  汉族的茶道,城乡不同,贫富各异。就城镇而言,既吸收了回族的盖碗饮法,又吸收了山、陕商人泡茶饮水,更多的是沿用传统的熬茶法,家境愈好讲求愈多。如小直罐熬酽茶,量少而质高,称之为“喝浓茶”。罐子(有一碗罐、两碗罐、四碗罐)炖茶法,名堂颇多。有饮爆茶的,大开即饮;有饮酽茶的,煎熬时久才喝。一般人家大都用锅熬,随遇而安。在过去交通闭塞,人民穷困,购茶力不从心,往往用他料代茗。常见的有:麦茶,将小麦或青稞炒成焦黄、捣碎,加水煎沸即成。过去农村饮茶习惯,喝奶茶以麦茶为上品。因麦茶性温味甘苦,本身有消化作用,与奶中的脂肪相配,更有益于健康。如浮小麦炒焦代茗,则是歛汗良剂,是自汗、盗汗病家的最好饮料。其次是蓼叶茶,藏语叫“兰布价”。长在脑山的高山珠芽蓼,叶子肥大,秋季将大量蓼叶揪回,用蒸笼蒸熟,沤五至七天,发酵生绿毛,晒干贮存。煎时略焙揉碎即成。如加些椒叶、地椒、苦甜仁等佐料,色味俱佳,既可代茗,又可荐宾。

  此外,青海从古以来是著名的产马区之一,古代名马骐骥、龙孙、天马之流,大都出自青海。唐朝诗人李商隐在《过华清内厩门》诗中说:“自是明时不巡幸,至今青海有龙孙”。养走马、骑走马、赛走马,成为青海各族人民的传统风尚。而茶道与名马早已结成不解之缘,是参赛马饮料的激素之一。过去,每当举行赛马盛会,头天晚上用一口大锅装满泉水,加入茯茶一角或半包,熬成酽茶晾水。参赛之辰,以茶代水,让马饮足。进入跑道,茶力发作,激然性起,奔驰如飞。凡名列前茅者大都得力于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