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四合院历史介绍

2017-02-15 09:13:00 知识

  四合院是老北京美丽风采的一部分。特别是一些“老北京”对它更有着深厚的情趣。

  北京的四合院,是随着帝都的兴建而逐渐形成的。元代的大都城,就是现在北京城的前身。大都城内的布局,是经过周密规划而设计的。全城共有南北干道和东西干道各九条,在纵横交织的干道之间,又以东西向并排的胡同为主。胡同与胡同之间都有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划分使全城成为棋盘状,街道整齐,井然有序。大都城建成之后,元政府决定从旧城(金中都)迁徙部分居民充实新城,并规定“旧城居民之迁京者,以资(富户)及居职(官吏)者为先,乃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其或地过八亩及力不能作室者,皆不得冒据,听民作室”。根据八亩为一分的划分方法,按当时胡同与胡同之间距,则每一分的院落,大体成一长方形。元代居民住宅的布置和结构,主房是坐北朝南、并有东西旁房,院落很大,这种布置是适应北京的气候环境的。北京冬季气候寒冷,坐北朝南,既可防御北风,又可多得日照。元代这种长方形坐北朝南的院落,奠定了北京四合院的雏型。明成祖定都北京以后,在营建宫城和皇城的同时,大批的王府和僚邸也相继建成,亲王、勋戚、宦官、官僚都有了宅院。由于连年战事,城内人口稀少,市井萧条,为了充实京城,便从江南和山西等地,移来大批巨商富户,他们也修建了大批宅院。明王朝是一个极端专制的中央集权制的政权,代表这个政权的就是皇帝,及其以下王公大臣,官吏庶民,等级分明。这种情况反映到建筑上,除皇宫的紫禁城外,北京城内的住宅,都要遵从严格的等级制度。据《明史》记载:“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三品至五品厅堂五间七架,六品至九品厅堂三间七架。不许在宅前后左右多占地构亭馆,开池塘”,“居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在北京城内皇帝一家住的紫禁城是全城的中心;在居民住宅内则是以家长居住的北房为全院的中心,配以子女住的东西厢房,逐渐形成四合院这种基本型式。它的特点是:内外有别,尊卑有序,讲究对称,与外隔绝,自成天地。《旧都文物略》有这样的记载:内城房式异于外城,外城式南方,庭宇湫隘,内城则院落宽阔,屋宇高宏,门或三间或一间,巍峨华焕。二门以内必有听事,听事后必有三门,始至上房。听事上房之巨者,至始殿宇,上房东西必有套房名曰耳房。左右东西厢必三间,亦有耳房,名曰盝(音黎)顶。或有从二门以内即回廊相接,直至上房。其式全仿府邸为之。内城诸宅,均明代勋戚之旧,清朝世家大族,又互相仿效,所以屋宇日华。”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北京四合院的形成,始于明代的贵族,清代加以发展,遂成为四合院的完整格式。

  北京的四合院只是一个泛称,细分起来有大四合院,小四合院,假四合院,三合院等。以坐北朝南的上房为主,面对间数和北房相等的南房,配以相对称的东西厢房,庭院不大,院东南角有黑漆的如意大门,这就是北京的小四合院。如果建地面积稍窄,正房和南房之外,院内只够建一侧厢房,为凑成四合院的格局,另一侧也盖有门窗的房。但房的进深很浅,不宜住人,仅作杂用,从外表上看也成四合院,这叫假四合院。如只有北房和东西厢房,小门楼修在院南墙的东南角上,这就是三合院。最典型的也最能代表北京四合院风趣的是大四合院。

  北京标准的大四合院,一般都是坐落在东西向胡同的路北(也有小部分在路南)。临街五间南房,靠门洞一间是门房,它的门开在门洞里,门洞建在高台阶上,位于全院的东南角。据说这是有讲究的。按八卦的主位,西北为乾东南为坤,乾坤都是最吉利的方位,取其吉祥顺利,便把大门设在院的乾位和坤位,即院在路北,大门就设在东南角,院在路南,大门就设在西北角。被认为凶方的西南角,便成了杂屋或厕所的所在。

  大门多为敞亮大门,石鼓门枕。门口是砖雕墙面,进大门迎面是依抉厢房山墙的影壁,影壁表面用清水砌水磨砖,加以线角、雕花、图案、福禧字等装饰,影壁前或有石台,摆着两盆大夹竹桃,显得格外幽雅。折西为绿油漆红斗方的四扇屏门。进入屏门就是外院。外院成长方形,以门洞西的三间南房为主,中间开门,多为一明一暗,作为客厅或书房。在南房最西一间的窗外,也有四扇绿油漆红斗方的屏门和东西的屏门相对称。屏门里另成一个见方小院,小院西南角即南房西山墙外,留有空地,多为厕所所在地。外院和里院以中门院墙相隔,一般客人只能到外院客厅,里院则非请莫入。中门设在全院的中轴线上,常为垂花门,垂花门檐柱不落地,悬在中柱穿枋上,下端刻有花瓣连珠等富丽木雕,顶部常用勾连搭式或两卷棚相连,形体华美,是全院最醒目的地方。垂花左右为磨砖清水墙,进垂花门又是四扇屏门挡住视线,使人看不到院内的活动。这个屏门平时不开,逢年过节或吉庆喜日才开此门。垂花门左右有包绕庭院至北房的走廊,即所谓“抄手廊”,廊深一二步,明柱外露。里院的北房为正房、中间三间结构高大,多为七架。左右各有耳房一间,有门与正房相通,即所谓“三间二耳”,是长辈居住的地方。东西有对称的厢房各三间,结构低于正房,是晚辈居住的地方。在东西厢房的北端,和正房东西山墙相对处,又各有短墙相隔,墙中开月亮门,有的也加屏门,东西对称。月亮门里又各自成为一个方形小院,耳房的南窗正对着这个幽静的小院。有的在正房以北另辟长方院子,布置厨房、贮藏,以及仆役住房等,称为后罩房。

  整个院落由房屋院墙包绕,对外封闭,面向院内,庭院面积较大,铺有方砖引路。阶前路旁排列着大盆的石榴树、夹竹桃和养有金鱼的大鱼缸,青砖灰瓦掩映于红柱绿窗之间,形成一种安静闲适的环境。这就是北京标准的大四合院。更大的住宅可再向纵深发展,形成四进或五进院。不过北京胡同的南北相距,只能容纳四五进,再要扩展,就得向横的方向发展,增加平行的几组纵轴。每个纵轴自成一个小四合院,称为“跨院”,跨院对外无门,在正院厢房处有门相通,仍保持独门独院的传统风格。有的在跨院之外,另辟地营建花园。

  老北京的住房,从宫廷、王府,到一般住宅,屋内都是用纸裱糊的。《燕京杂记》载云:“京师房舍墙壁窗牖,俱以白纸裱之。屋之上以高粱秸为架,秸倒系于桁桷,以纸糊其下,谓之顶棚。不善者辄有皱纹。京师裱糊匠其属巧妙,平直光滑,仰视如板壁横悬。”震钧在他的《天咫偶闻》中描绘裱糊完的房屋时说:“若裱褙之工,尤妙于裱饰屋宇、虽高堂巨厦,可以一日毕事,自承尘(即顶棚)至四壁前窗,天不斩然一白,谓之‘四白落地’,其梁栋凹凸处,皆随形曲折,而纸之花纹,平直处如一线,无少参差。”本是一栋破旧的老屋,一经裱糊光洁如新,给人以宁静安适之感。

  北京的四合院,特别是较大的四合院多分布在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南北大街两侧的胡同里和地安门外东北南锣鼓巷一带。这里的胡同布局,历经明清两个朝代,还保留着元代大都城时的基本规格和胡同宽度,也保留着不少大的宅院。这些宅院的建筑,自然没有元明时代的旧物,但清代的世家大族,富商巨贾在这一带却留下了不少华丽的大四合院,一直保存到解放前夕。

  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生活的变化,特别是“文革”以后,当年那屋宇华丽,环境幽静的四合院,多已面目皆非,不少四合院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大杂院。

  目前有保留价值又较完整的四合院,经北京市区的有关单位调查,定为市或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四合院共有27处。其中崇文、宣武两区各2处;东城区16处;西城区7处。

  北京四合院的环境是舒适优美的,特别是它那“冷布糊窗,红榴点景,竹帘垂地,柳影荫墙,天棚遮阴,大缸朱鱼”的怡人情趣,常常引起人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