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淮阳泥泥狗的描述 泥泥狗的起源与历史

2017-02-20 10:55:00 知识

  在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的河南淮阳太昊伏羲陵庙会上,有一种古朴神奇的民间工艺品,闪烁着华夏文化的灿烂光辉。它就是被各方学者公认为是远古时代的“活化石”、“真图腾”的淮阳泥泥狗。

  泥泥狗并非纯粹的民间工艺品。传说,它是对人类伟大母亲女娲的亲切纪念。河南淮阳,古称“宛丘”,为“太昊之墟”即人祖伏羲建都的地方。当地流传着丰富的古代神话,女娲抟土造人的丰功伟业就发生在这里。《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云:“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组于泥中,举以为人。”女娲创造了人类,而人类又模仿女娲造人的方式,用泥捏制各种动物来纪念她。这些动物便统称为“泥泥狗”了。

  泥泥狗最初是作为祭祀祖先的圣物出现在太昊陵庙会上的,先民们在一年一度的太昊陵庙会中,将琳琅满目、各类造型的泥泥狗陈列于人祖伏羲灵前,是远古各个图腾氏族前来祭祖的象征。因此泥泥狗又称为“陵狗”,据说它沾了人祖爷的灵气,能为远方的亲人销灾解难,所以它至今仍是前来朝祖进香的华夏子孙的必买之物。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怀着虔诚的心情,买一个对亲人的祝福,是不会计较价钱高低的。因此泥泥狗的销售很少讨价还价,自然也极易成交。在热闹的庙会上,如果你碰到当地的孩子向你索要泥泥狗时,你可千万不要吝啬,因为这是当地的风俗,也是你积德行善的机会。孩子碰到香客(当地称老斋公)可以任意拦截,并唱:“老斋公,慢慢走,给把泥泥狗,你老活到九十九。”香客必以泥泥狗相赠,图个吉利。泥泥狗还是当地已婚未育妇女“拴娃娃”求育时的必用之物呢。

  淮阳泥泥狗的造型和色彩都保留着原始艺术的遗风,它的种类有500余种,小者若指节,大者尺余。以猴面人、斑鸠、燕子、青蛙最为常见。斑鸠造型大多是一“大”驮数“小”,大概取春回大地,万物欣欣向荣,孕育生机之意,也象征着家庭的美满和睦。泥泥狗的有些造型十分特别,如:“猫拉猴”、“老虎草帽”、“猴头燕”、“四不像”、“两头狗”、“万年龟”、“九头鸟”等等,在众多造型的泥泥狗中,最独特的要数“猴面人”,它是泥泥狗500余种动物造型中的唯一一个人形。其猴头人身,且上有一浪漫的女阴纹样。这是远古祖先女性崇拜的象征,或者它就指女娲本身。泥泥狗的着色也很特别,均以黑色打底,以红、绿、黄、白做点缀,给人以古朴而凝重的感觉。也和当地百姓服饰“尚黑”遗风一致。

  淮阳泥泥狗以丰富的内涵和古朴的外表著称于世,千百年来代代相传,它并没有因现代观念与现代生活方式的楔入而消亡,而是演变成一种民间工艺品保留下来。它的价值逐渐被专家、学者所发现、所重视,它是中原大地远古文化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