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华门资料介绍:朱元璋起兵而未得天下时而筑造

2017-05-04 15:25:00 知识

  中国历代的帝王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无不将自己居住的都城建造得非常坚固。但在筑城上花费最大的却莫过于秦始皇和朱元璋。

  当年朱元璋起兵而未得天下时,就接受了书生朱升向他进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他在公元1368年于南京称帝之后,开始大规模地筑造高大的应天府,先后共花费了24年的时间,动员了五省财力,征调工匠二十万户,筑成了一座周长34公里,高12至21米,宽度在七米以上的砖石结构的大城,在其外圈还有一座周长达九十公里的外城以作拱卫。以其规模来论,当属现存的世界第一大城。出于地形条件以及防守上的考虑,它依山就势,为南北长十公里、东西宽五公里多的不规则形,打破了中国历代城池多作正方形或长方形的传统,使山、水、城融为一体,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城市景观。

  由于城周长,范围大,所以南京城墙上开设的城门也多达十三座。其中以通济门最大,而以聚宝门最为雄伟。

  城墙是一种防御性的军事建筑,它的建造是出于防御的目的,城门的开设是出于交通的需要,但在战争时也往往是最易被攻破的薄弱环节。出于这一考虑,南京的聚宝门 (后称中华门) 的建造就不同一般。

  中华门的形制为瓮城结构,它呈长方形,南北长128米,宽119米,开设有四道城门券洞,各门除两扇大门之外,还有上下启动的“千斤闸”。在两道门券之间为瓮城。城墙的建造极为牢固,高度近二十米,城基宽十四米左右,顶宽八米,基座用花岗石和石灰石砌成,上面再加砌巨砖。这种巨砖是动员了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苏五省一百二十五个州县来烧制成再运到南京城的。砖侧都打印有府县名、监制人和制砖人名,以便出了质量问题时查究。筑城时在砖缝中夹灌糯米汁、石灰和桐油混合的“夹浆”,以加强粘合力,所以至今仍坚固无比,并不亚于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城顶铺有砖路,砌有垛口,城下铺有马道直通城上。首道城门共三层,上层原有庑殿式重檐筒瓦顶城楼,现已倾圮。在底层的外围北面第四道城门的左右各筑有藏兵洞三个,东西两侧各筑藏兵洞七个,整个瓮城内共有这样的藏兵洞二十七个,每洞可容士卒百人,一座城门里便可供近三千人驻守。这样一支兵力对于一座城门的防守来说已是绰绰有余的了。

  任何战争都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杀伤敌人为目的,城门是一种纯防御性质的军事建筑,它往往只利于消极防御而不利于出击,而南京中华门藏兵洞的设计是出于这样的构思: 当敌兵来犯时,它以深深的城壕作为第一道屏障,以高厚的城墙成为第二道屏障,万一城门失守,千斤闸能起一定作用; 当敌兵破了第一道城门之后,还有三道城门可与之作周旋,这时埋伏于藏兵洞内的伏兵一拥而出,关紧城门,瓮中捉鳖,全歼敌人,使纯防守变为可攻可守的积极防守,它不仅设计巧妙,而且以形式多样、结构复杂、规模宏大而在国内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