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艺术:体现在基督教的建筑艺术上最为明显

2017-05-09 16:43:00 知识

  公元330年,罗马帝国的皇帝君士坦丁大帝迁都土耳其的拜占庭,将这座原来是博斯普鲁斯海峡边的小小古城扩建为一座新城,并命名为君士坦丁堡,从而开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东罗马帝国时期。稍后,他又宣布基督教为国教,自认他是耶稣的第十三个门徒,并将新建成的君士坦丁堡献给圣母玛利亚,君士坦丁成了第一个信仰基督教的皇帝,从此,一个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从内容上到形式上都属于基督教的拜占庭艺术也得以形成。这样一种艺术不仅在日后的东正教会中占据了统治地位,还对于整个的基督教世界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基督教艺术在原先继承的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的基础上,又开始大量吸收叙利亚和东方神秘主义的成份,终于形成了一种融合着东西方文化的崭新风格。这种崭新的风格,体现在基督教的建筑艺术上最为明显。

  作为一种宗教性的建筑艺术,拜占庭风格的教堂以圆拱形的穹窿顶和具有强调情绪作用的空间构图为两个最大的特点,这样形成的宏大空间,象征着君临天下的上帝的无上权力和苍穹对于人的荫庇,而中心式封闭的教堂造成了人在上帝环抱中的感觉,一个卑下的忏悔者进入这里首先就会产生出一种天国就在教堂内在等待着他的幻觉,它以庄严、肃穆和神秘来强调出一个不可知的精神世界。这些教堂里的采光大多不强烈,光线主要通过中央穹顶上和墙上的小型拱窗上射入,由于窗子并不大,光线比较昏暗,造成的光影效果相当黑暗,室内更多地运用了蜡烛和镀金的马赛克来形成光点的闪烁,就如同置身于洞窟之中的气氛,一些圣像的外轮廓就在这种迷离而朦胧的光影中闪现,而这正是作为一种宗教场所需要的神秘莫测的气氛。此外,大量的马赛克镶嵌画的运用也是拜占庭艺术的一大特点,它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这些马赛克镶嵌画的反光性能极强,在黑暗中显得特别的明亮,它们每一块的表面都包有一层极薄的金箔或是涂上了其它的颜色,最后再加上一层玻璃膜,它们的色彩绚丽,图案可以无拘无束地使用,不仅被用于贴饰全部的墙面,还用来贴饰地面,它们可以拼镶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和绘画,配合着贴饰在建筑上的彩色大理石和金色作底的穹窿拱顶,在黝黑的教堂空间里闪烁着神灵的光点。教堂里人像的排列是按照一定的次序的,一般是世人在底部,其上是教士,再上是圣徒、天使和圣家庭,最上才是基督耶稣。他被马赛克镶嵌在穹窿和拱顶上,比例被拉长,脸色苍白,表情严肃而凝滞,具有一种悲天悯人的神情,他以一种君王式的威严神态在万籁俱寂中无言地凝视着前方,使人产生敬畏和虔诚的情感,给人以一种心灵的震慑和崇拜。

  拜占庭艺术曾经产生过两次黄金时代,它在壁画、镶嵌画、雕塑、珐琅制品以及丝织品各方面都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平,它的教堂结构形式也有着几次演变,目前拜占庭建筑艺术的最辉煌代表作是位于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它在空间所形成的极其错综复杂的结构留给人以一种相当强烈的印象,它们似乎不是从地上搭建起来,而是以难以令人置信的技巧在半空中彼此上下漂浮着,以至当时就有人惊呼道:“这圆顶好像是从天国上用金链子吊下来的!”这句话代表了人们对于这一拜占庭风格的杰作的由衷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