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的彝族[第2页]

2017-06-05 11:02:46 知识


  一、先秦时期的彝族

  (一)西南第一个氏族部落政权——古莽国

  古莽国是商周时期在我国西南地区建立的第一个氏族部落政权。大约公元前13世纪,在今天澜沧江两岸的景东彝族自治县、云县及怒江沿岸一带,居住着一个主要从事游牧生活的土著部落。约公元前12世纪,这个土著部落中的一部分进入洱海地区,与洱海地区的土著部落融合,并以洱海为中心,建立了西南历史上第一个氏族部落政权——古莽国。

  研究成果表明,古莽部落与昆明部落有直接的渊源关系,秦汉时期的昆明族群为古莽部落的后裔。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古莽国分化为众多的部族,活动在今天滇西、滇中一带的古莽部落后裔,演变发展成为昆明族群。昆明族群的曲头、木耳、环铁、裹结等风俗习惯,一直为后来的彝族所承袭。商周时期的古莽国是以彝族为主体建立的第一个地方民族政权。

  峨山县彝族六祖广场彝族共祖——杜慕像

  (二)杜慕与彝族六祖分支

  现流传在滇、川、黔等各地彝区的彝文古籍记载,大约在东周末年春秋时期,彝族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件,兴起于今昭通一带的彝族共祖杜慕曾在家乡洛宜山举行六祖分支大典。

  杜慕娶三妻,长房叫尼以咪哺,生下慕雅切和慕雅考两个儿子;次房能以咪冬,生下慕雅热和慕雅卧两个儿子;三房明以武吐,生下慕克克和慕齐齐两个儿子。杜慕的六个儿子在以后与其他部落的融合过程中,依次形成武、乍、糯、恒、布、默六大支系,俗称彝族六祖。杜慕举行六祖分支大典以后,长房之子慕雅切(武部) 和慕雅考(乍部) 迁往滇中,向滇南方向发展,今天滇南的很多彝族支系是武部和乍部的后裔。次房之子慕雅热(糯部)、慕雅卧(恒部) 两部向北拓展,后又向四川凉山方向发展,成为凉山彝族的祖先。到20世纪50年代,凉山彝族保存完整的父子连名谱系还可推至杜慕。三房之子慕克克(布部)、慕齐齐(默部) 向云、贵金沙江两岸发展,成为今天贵州、云南交界地区彝族的祖先。分布在今昭通、东川、会泽、威宁及武定、禄劝等地大部分彝族属糯部和恒部后裔。镇雄为默部后裔,向贵州方向发展的默部后裔,形成今天贵州境内的彝族。杜慕举行六祖分支后,六个儿子分别迁往各地,发展成为今天滇、川、黔、桂各地彝族,杜慕也因此被视为各地彝族的共同祖先。

  今有研究者认为,杜慕是汉文献中记载的杜宇、仲牟由、隆慕、祝明等,曾在今天的四川成都建立强大的部落联盟政权——古蜀国,被各部落共推为帝,国人尊称为望帝。杜慕称帝后,大力兴修水利,重视农业经济,发展手工业,促进了蜀地的经济快速发展。杜慕古蜀政权被鳖灵夺取后,回到家乡洛宜山,便举行了彝族历史上著名的六祖分支大典。

  彝文典籍记载,六祖分支的地点在滇东北的洛宜山,也称洛尼山、洛宜白、罗业白。大多彝族认为,洛宜山应在昭通、东川、会泽、禄劝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