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服饰特点及图片 彝族服饰的标志与象征介绍

2017-06-05 11:55:14 知识

  彝族服饰种类繁多,色彩纷呈,是彝族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彝家人的服饰世代都是从纺线开始手工制作。彝族服饰的款式达300种,为中国民族服饰之冠。彝族服饰上的装饰都与自然崇拜、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彝族服饰绚丽多姿,种类繁多。一是彝族不同支系、不同方言的服饰有别;二是同一支系、同一方言中不同区域的彝族服饰有异;三是彝族服饰不仅有性别、年龄、盛装、常装之别,还有婚服、丧服、宗教服等各种功能服饰之分;四是彝族服饰的质地用料、形制款式、装扮方式、装饰工艺等方面大相径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审美情趣的转向和服装服饰的变化,彝族男装正日渐消亡,但女性服饰大多还保留着传统风格样式。

  彝族纺织的历史悠久,广泛普及于彝族民间各地。传统的纺织材料主要有火草、麻、绵羊毛等,如今普遍棉线纺织,或棉麻混纺。纺织任务基本上全是妇女的活计,大都先以手工捻线,再使用由紧板、推线木棒、线梭、腰带等构件组成的腰织机来排线和织布。织出的布匹幅宽不大,但细密厚实、古朴耐用,可用来缝制衣服、裤子、长裙和“瓦拉”等蔽体御寒之衣物。

  宁蒗彝族服饰

  彝族的服装常用自织的布料缝制而成,虽然款式复杂多变,但衣物用料色彩比较单调,还得以不同的服饰工艺加以装饰美化。彝族用以美化装饰服装的手工技艺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纹饰刺绣、蜡染、布拼、镶补和滚边等工艺技法。

  刺绣和纹饰是彝族服饰工艺中最广泛和常用的手工技法,二者相辅相成。彝族女性从小就开始学习针线活,娴熟十字挑花、平绣、垫绣、引绣、缠针、乱针、长短针等刺绣手法,在穿针引线中把彝族传统的纹样图案刺绣装饰到需美化的衣物部位。刺绣工艺精细,色彩鲜艳夺目。彝族传统纹饰图案内容广泛,包括有象形或变形的动物、植物、山水、天象、日常生活用物等图纹和抽象的各种几何形图纹。天象图纹有日纹、月纹、星纹、彩虹和云纹等,植物图纹有蕨草纹、马樱花纹、茶花纹、草莓花纹等,动物图纹有羊角纹、鸡冠纹、虎头纹、犬齿纹、鸟纹、蝶纹等,日常生活图纹有火焰纹、火镰纹等。

  像临沧彝族俐侎人的服饰一样,许多地方的彝族也会使用蓝靛浸染服装。但蜡染工艺在服饰上的应用却不大普遍,仅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彝族倮支系中有所表现。麻栗坡的蜡染纹样以圈点为主,风格细腻;富宁的蜡染纹样以大块的几何纹为主,粗犷大方。

  除了上述服饰工艺外,彝族还会在衣物上大量使用镶嵌、拼接、滚边、锁花、盘花等工艺技法。滇中和滇南彝族妇女银泡镶嵌的鸡冠帽、滇东南花倮妇女身穿的由上百块小三角形色布拼接而成的对襟衣和花裙、小凉山彝族女性衣襟边盘花滚饰的回纹线条装饰等,都是不同服饰在彝族服饰制作上的具体表现。

  云南大姚彝族服饰

  云南禄劝彝族服饰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彝族人民创造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服饰习俗。彝族服饰不仅有性别、年龄、盛装、常装之别,还有婚服、丧服、祭祀服、成服等各种专用服饰。彝族的服饰具有非常独特的民族风格,其形成与发展是彝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依据所处环境的自然条件,以及经济生产的便利程度和人们的审美心理、习俗文化所决定的。它既有历史传承性,又是随社会发展而不断演进变化的一种特质文化。

  彝族的服饰具有地域差异性,川、黔、滇、桂四省的不同方言区的彝族在服饰上不尽相同,即使同一方言区不同居住地的彝族,在服饰的质地、式样、穿着讲究等方面亦有所差异。过去,这种差异是区别彝族不同支系的标志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彝族人民在保留本民族传统服饰特征的基础上,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一些服饰因素,在服饰的质地、款式、民族特性等方面改进和创新,形成了当代彝族绚丽多姿的服饰文化。根据彝族现有服饰的地域传统、色彩、质地、式样、着装习惯、服饰工艺等,可将彝族服饰分为凉山型、乌蒙山型、红河型、滇东南型、滇西型、楚雄型等六种类型。

  彝族服饰

  凉山布拖彝族头饰

  一、凉山型服饰

  主要流行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毗邻各县,以及云南省长江流域。这类服饰古朴、独特,较完整地保持了传统服饰的文化特征。凉山水田女上衣均为右衽大襟衣。男女老幼皆披擦尔瓦、披毡,裹绑腿,套毡袜。男子发式为传统的“天菩萨”,头饰为“英雄结”,左耳戴蜜蜡珠、银耳圈等饰物。下着长裤,并因语言、地域不同而有大、中、小裤脚之分。妇女着初,戴头帕,育后戴帽或缠帕。双耳佩银、珊瑚、玉、贝等耳饰,重颈部修饰,戴银领牌。其衣饰的传统衣料以自织自染的毛麻织品为主,喜用黑、红、黄等色, 其工艺可用挑、绣、镶、滚等多种技法, 火镰、羊角、蕨芨草等图案是其传统纹样。这类服饰又分义诺、圣乍、所底三个样式。

  义诺式流行于四川美姑、雷波、甘洛、马边、峨边等县和昭觉以及云南巧家、永善等县的部分地区,即操“义诺”土语,俗称大裤脚的彝族地区。

  圣乍式主要流行于四川喜德、越西、冕宁等县及西昌、盐源、木里、昭觉、金阳、德昌、盐边、石棉、九龙、泸定和云南宁蒗、中甸等县的部分地区,他们操圣乍土语,穿着人口80多万,俗称中裤脚地区。

  所底式主要流行于四川布拖、普格县及金阳、宁南、会理、会东、德昌、西昌、昭觉、盐源、米易等县和云南元谋、华坪等县的部分地区,即操“所底”土语,俗称小裤脚彝族地区。

  凉山彝族服饰

  二、乌蒙山型服饰

  乌蒙山自古以来就是西南彝族文化的发祥地,过去山地彝族服饰与凉山服饰大同小异,明清以来,服装款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乌蒙山型服饰过去多以毛、麻织品为主,现多用布料,色尚黑,多为青、蓝色。其基本款式为大襟右衽长衫、长裤。女服盘肩,领口、襟边、裙沿有花饰。乌蒙山型服饰分威宁式和盘龙式。威宁式主要流行于贵州毕节的八个县和六盘水市的六枝、水城和云南昭通的镇雄、彝良、威信,及四川叙永、古蔺等县。男女服饰,通常为青、蓝色大襟右衽长衫、长裤,缠黑色或白色头帕,多系白布腰带,着绣花高钉“鹞子鞋”。男子服装无花纹,出门常披羊毛披毡。妇女服装领口、袖口、襟国、下摆及裙脚均饰彩色花纹组合图案,汉语俗称“反托肩大镶滚吊四柱”,头缠青帕作“人”字形,并“勒子”、耳环、手镯、戒指等银饰,婚后则以耳坠取代耳环。系白色或绣花围腰,身后垂花飘带;盘龙式主要流行于贵州盘县以南至广西隆林一带。男女服装款式多为青蓝色大襟右衽长衫,与威宁式大同小异。唯头帕多为白色。女装花饰较少,系黑色围腰,两条花飘带垂于身前。而隆林女装则为大襟右衽镶边短上衣,配黑色短围腰,下为深色长裤或四幅长裙,仅在衣衩、裙脚绣少许花纹,较威宁式女装更为素净淡雅。头缠青帕,戴耳环手镯,穿绣花鹰头鞋。

  三、红河型服饰

  红河型服饰主要流行于沿哀牢山流经滇南的红河水系区域。本型男装各地基本上一致,多为立领对襟短衣、宽裆裤;女装则多姿多彩,其款式既有长衫,也有长衣和短装,大多衣外套坎肩,普通着长裤,系围裙。头饰琳琅满目,尤喜以银泡或绒线作装饰。红河型服饰为元阳式、建水式及石屏式。元阳式主要流行于云南元阳、新平、红河、金平、绿春、江城、墨江等县山区。红河型服饰以女装最具特色。主要特点是多以蓝、绿、红、黄等色布为料,配以银泡、银索等饰物,造成明艳富丽的装饰效果。建水式主要流行于建水、石屏、新平、峨山、蒙自、个旧、开远、通海、江川、玉溪、易门、双柏、元江等县的半山区和坝区以及部分山区,是本型中穿着最为广泛的一个种类。石屏式主要流行于石屏、峨山、蒙自、开远、个旧、砚山、屏边、金平、元阳、红河等县的山区。

  云南玉溪彝族服饰

  四、滇东型服饰

  滇东型服饰主要流行于滇东南彝区及广西那坡等地。女装以右襟、对襟上衣及长裤为主要款式,个别地区着裙;男装上为对襟,外套坎肩,下穿宽裆裤。广西那坡、云南麻栗坡部分彝族还保留着贯头方袍的古老款式,这种服装仅在节日或举行仪式时妇女穿用。本型衣装多以白蓝、黑为底色,多饰动植物花纹和几何图案。工艺有刺绣、镶补、蜡染等多种技法。分路南、弥勒、文西三式。

  彝族刺绣图案

  路南式主要流行于云南省路南、弥勒、丘北、昆明等地区。男装多以布为料,传统的火草、麻布衣民间亦有穿用。款式为对襟上衣,外套坎肩,下着宽裆裤。女装以前短后长的右襟衣、中长裤、系腰裙、饰背披为主要款式,服装色调多为白、浅蓝等色。弥勒女青年则喜穿用黑白两色大面积镶拼而成的上衣。妇女头饰有地区差别,昆明市郊女青年戴鸡冠帽,弥勒女青年则以双辫缠头并包黑巾,路南圭山妇女的头饰布箍则为本式服装的突出典型。布箍的色调及装饰因年龄、地区而有差异,路南年老妇女用黑、红二色的箍围,青年妇女则用多色。姑娘的布箍在双耳部位立有一对三角绣花布片,脑后吊一束串珠垂向胸前。传说这种布箍头饰是仿天上的彩虹制作的,用以纪念一位投火殉情的姑娘。足饰多为尖鼻绣花鞋,佩饰有铃纹挂包、麻线挂包、挑花挎包、挑花腰带等。

  弥勒式主要流行于云南省弥勒、华宁、宜良、沪西、文山、砚山、丘北等地区。女装突出,其基本款式是上为右襟或对襟衣,下为长裤,挂遮胸式围腰,系腰带。其色调、装饰及头饰均有较大的地区差别。

  文西式主要流行于云南省的文山、西畴、麻栗坡、富宁及广西的那坡等地。文山式服装的显著特点是在服饰上保留了较浓厚的传统色彩,古老的贯头衣仍在沿用。服饰工艺以蜡染、镶补为主。麻栗坡的蜡染纹样以圆圈圆点为主,风格细腻;富宁和那坡的蜡染,以大块的几何纹为主,粗犷大方。

  五、滇西型服饰

  滇西是古代南诏发祥地,也是彝族重要聚居区之一。据《皇清职贡图》载,清初,滇西大理、蒙化(今巍山一带) 的部分彝族,装束为:“男子束发裹头……披毯衫,佩短九,以木弓药矢射鸟兽为食。妇女皂布裹头,短衣长裙,跣足,亦习射猎。”近200年,滇西大理一带的彝族服饰发生了很大变化。

  滇西服饰分巍山式和景东式两种。

  巍山式主要流行于巍山、弥渡、南涧等县以及大理市的部分地区。妇女多着前短后长的圆领大襟衣,外套深色坎肩,系围腰。

  景东式主要流行于思茅的景东、景谷,楚雄的南华及临沧,保山的部分地区。

  六、楚雄型服饰

  楚雄地处滇池与洱海之间,东接乌蒙,北依金沙江、南临哀牢,是古代各部彝族辗转迁徙之地,为彝语几大方言的交汇地带,故服饰也纷繁多姿。本型女装上衣稍短,花饰繁多,色彩艳丽。工艺以挑花、镶补、平绣为普遍,图案以花卉为主,二方连续纹样应用广泛;传统云纹、马樱花等,多装饰在上衣的胸前、盘肩等特写部位。妇女头饰繁多,大体可分为包帕、缠头、绣花帽之类,若细分却有40余种,而每种头饰又各具其鲜明的地域特点,成为某地彝族的标识。男子着短衣长裤,服饰日趋时装化。楚雄型服饰分龙川江、大姚、武定三个样式。

  龙川江式主要流行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内龙川江两岸的牟定、楚雄、南华及双柏等县市。女装上衣较短,多为浅色;外套黑色坎肩,下着长裤,佩胸围腰。围腰绣饰各种花卉或几何图案,是全身的主要饰点。妇女大都以青巾缠头,形如圆盘状。各地头饰又小有差异,或挽髻于脑后,绕青帕,饰银簪、银链于髻上,或在头帕上装点数朵五彩绒花,或戴缀满银花、银泡的头箍等。着绣花鞋。男子服装基本款式为短衣长裤,上衣有少许绣饰。传统的着装有羊毛披毡、大襟短衣、绣花肚兜等,仍不同程度地保留在部分中老年之中。古老的羊皮褂、色彩鲜艳的绣花凉鞋,则为青年所喜爱。

  云南楚雄地区彝族妇女装束

  大姚式主要流行于楚雄彝族自治州西北部的大姚、姚安、永仁等县。女装款式不一,既有大襟衣、长裤,又有对襟衣、中长裙。大姚县昙华、三台等地的女装色彩艳丽,上衣多用红、蓝色绸缎,喜镶黑、黄、红等色花边。同时系三层花围腰,头罩彩穗绣花帕。中老年妇女,盛装时亦穿花衣;常装则多为青衣,且喜披羊皮褂。姑娘戴银耳坠。

  武定式主要流行于楚雄彝族自治州东部的武定、禄丰、永仁、元谋、双柏以及昆明市的禄劝、富民,曲靖的寻甸等县。女装基本款式为右大襟式、长裤,系围腰;女青年盛装,绣花颇多,上衣环肩多装饰一排彩须或银穗。裤脚有近60厘米宽的花饰段,其中以精致的挑花人形纹图案最富特色。各地女装绣饰风格各异,而姑娘们的各种绣花帽则成为各地女装的重要标志。如武定等县的鹦嘴帽,禄丰等县的蝴蝶帽,元谋等县的樱花帽等。

  彝族服饰除具有上述地域、支系的民俗表现以外,还有各地服饰习俗中反映出的承袭古装遗风的表现,性别、年龄、身份的表现,季节时令的表现,特殊功用的表现以及民间信仰的表现等,生动地说明了彝族服饰习俗与彝族人民的经济生活、文化传统、心理意识等关系密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事业。

  千姿百态、款式多样、色彩绚丽的彝族传统服饰,并不只是民族识别、区分支系的一种标志。不同的服装款式和穿着打扮方式,也是人们充分考虑周边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生产生活方式等综合因素的结果,是先民适应周边生存环境,以科学思维不断演化和创造发展的结果。

  彝族头饰刺绣

  七、彝族服饰的标志与象征

  撒尼是彝族的一个支系。撒尼妇女的花包头,像传说中的阿诗玛一样,至今,仍是姑娘服饰重要组成部分。

  (一)阿诗玛的花包头

  路南彝族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塑造了一位美丽、勇敢、坚贞的撒尼姑娘形象。多少个世纪过去了,“阿诗玛”没有离开生育她的故乡,她化成一尊与世长存的石像,倔强地挺立在石林深处,正像当地民间歌手所咏唱的:“十二崖子上,站着一个姑娘,她是天空中的一朵花,她是可爱的阿诗玛。”

  花包头多为心灵手巧的姑娘亲手制成,长约3米,宽约0.17米,一条黑布作底。上面绣有数条彩色图纹,花色、图纹的优劣标志着姑娘的智慧和才能,也是青年择偶的一个标准。因此,花包头的制作十分精致美丽。每逢喜庆、外出,姑娘们都要穿上崭新的民族服饰。花工夫缠包头,要经过七八道手续才能完成,被当地群众看作是自由、幸福的象征。

  (二)天菩萨、英雄结、擦尔瓦

  彝族不同支系服饰各异,花枝招展的女性打扮不胜枚举。相对而言,男子的传统服饰特色已经不多。不过凉山地区彝族男子还保留着古代遗风,即天菩萨、英雄结、擦尔瓦。

  彝族男子在头上顶脑门蓄着一绺长发,象征男性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彝族俗称“天菩萨”。川、滇大小凉山彝族男子喜爱用青布或蓝布包裹头部,并在前额上扎出一长锥形结,以表示英勇威武的气概,习称“英雄结”,据考古发现,云南晋宁石寨山西汉时代滇王墓出土的贮贝器上就发现此种头饰打扮的人物造型。可见,扎“英雄结”是相当古朴的传统。另外身上斜挎用细牛筋编织而成的佩带(古时用于挂系战刀),称之为“英雄带”。大小凉山山势险峻,气候寒冷,当地彝族群众故用毛毡护身,俗称“擦尔瓦”。擦尔瓦是用羊毛织成的披衫,有白、灰、青等色,上部用羊毛绳缩口,下部缀有长达 0.33米左右的缀须。制作一条擦尔瓦,往往要用几个月时间,彝家人的擦尔瓦一年到头不离身,白天御风寒,夜晚当被盖,堪称凉山彝家服饰的象征。

  凉山甘洛彝族头饰

  (三)象征吉祥、幸福的彝族鸡冠帽与传说

  在云南中南部彝族区的大街小巷、城里镇外,不时还能看到一些彝家姑娘头上戴着一种形似鸡冠的帽饰,这种帽饰因形而名, 俗称 “鸡冠帽”或“公鸡帽”。“鸡冠帽”是彝家姑娘吉祥、幸福的象征,赋有很深的文化内涵。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对彝家青年恋人,姑娘长得像绽开的马樱花一样美丽,小伙子十分英俊。一天夜晚,他们在密林中相会,被森林中的妖魔发现了,贪婪残暴的妖魔杀害了小伙子,企图抢占美丽的姑娘,姑娘悲愤万分,奋力逃走,妖魔发现后立即追来。姑娘跑啊、跑啊……刚好跑到一个山寨附近,眼看就要被抓住,这时寨中传来“咕咕” 的雄鸡啼鸣声,愚蠢的妖魔以为天要亮了,吓得掉头仓皇而逃,美丽的姑娘得救了。姑娘知道妖魔怕公鸡叫,就抱着一只雄鸡来到森林中与小伙子约会的地方,公鸡“咕咕咕”的叫声吓跑了妖魔,小伙子苏醒过来,他们幸福地结为夫妻。为了表达他们对公鸡的感激之情和希望能永远有雄鸡的护佑,姑娘模仿着做了顶昂首竖立鸡冠的帽子戴在头上。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多彝族姑娘都模仿着做了鸡冠帽戴起来,以求吉祥、幸福、平安。后来心灵手巧的彝家姑娘把鸡冠帽做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漂亮,有的还镶上了亮晶晶的小银泡,象征着光明和富裕。从此,鸡冠帽成为她们生活中形影不离的心爱之物,成为云南彝族姑娘们艳丽多姿的民族服饰之精品,也是传统服饰之一。

  凉山彝族男人头饰

  (四)彝族撒尼支系“阿诗玛”花包头的传说

  撒尼是彝族的一个支系。撒尼妇女的花包头,像传说中的阿诗玛一样,至今,仍是姑娘服饰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彝族阿诗玛,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阿着底的地方,贫苦的格路日明家生下了一个美丽的姑娘,阿爹阿妈希望女儿像金子一样发光,所以给她起名阿诗玛。她渐渐地长大了,像一朵艳丽的美伊花。阿诗玛“绣花包头头上戴,美丽的姑娘惹人爱,绣花围腰亮闪闪,小伙子看她看花了眼”。她能歌善舞,那清脆响亮的歌声,经常把小伙子招进公房。她绣花、织麻样样能干,在小伙子身旁像石竹花一样清香。在这年的火把节,阿诗玛向阿黑吐露了真情,愿以终身相许,立誓不嫁他人。

  彝族月琴邮票

  阿黑是个勇敢智慧的撒尼小伙子。他的父母在他12岁时,被土司虐待,相继死去。他被财主热布巴拉抓去服劳役。一天,他为主人上山采摘鲜果迷了路,在密林中挨冻受饿,受尽了惊吓,因怕主人责骂,不敢回去。正在这时,他遇到了放羊的小姑娘阿诗玛,她把阿黑领回家,阿黑被阿诗玛的阿爹、阿妈收养为义子。从此,阿黑和阿诗玛,两小无猜,相亲相爱。渐渐地,阿黑长成了大小伙子,他的性格像高山上的青松——断得弯不得,成了周围撒尼小伙子的榜样。人们唱歌夸赞他道:

  圭山的树木青松高,

  撒尼小伙子阿黑最好,

  万丈青松不怕寒,

  勇敢的阿黑吃过虎胆。

  阿黑十分勤劳,很会种庄稼。他在满是石子的山坡地上开荒种苞谷,苞谷比别人家的长得旺,苞谷穗也比别人家的长得长。他上山砍柴,比别的小伙子砍得多。他从小爱骑光背马。他调理的马,骑起来矫健如飞。他挽弓射箭,百发百中。他的义父格路日明,把神箭传给了他,使他如虎添翼。阿黑喜欢唱歌,他的歌声特别嘹亮。他喜欢吹笛子和弹三弦,他吹的笛声格外悠扬,他弹的弦子格外动听,不知吸引过多少姑娘。这年火把节,阿诗玛与阿黑互相倾吐了爱慕之情以后,这对义兄妹便双双定了亲。

  一个街子天,阿诗玛去赶街,被阿着底财主热布巴拉的儿子阿支看中了,他要娶阿诗玛做媳妇。他回家央求父亲热布巴拉,要父亲请媒人为他提亲。热布巴拉早就听说过阿诗玛的美名,他马上答应了儿子的请求,请了有权有势的媒人海热立即到阿诗玛家说亲。海热到了阿诗玛家,用他那麻蛇般的舌头,夸热布巴拉家如何如何好,怎么怎么富,阿诗玛嫁过去怎样怎样享福……但阿诗玛不管海热怎样威胁利诱,就是不嫁。

  转眼间,秋天到了,阿着底水冷草枯,羊儿吃不饱肚子,阿黑要赶着羊群到很远的滇南热地方去放牧。临走时,阿黑向阿诗玛告别,他们互相勉励,互相嘱咐,依依不舍。阿黑走后,热布巴拉便起了歹心,派打手和家丁如狼似虎地抢走了阿诗玛。想让阿诗玛磕了头,吃了酒,来了客,生米做成熟饭,不嫁也得嫁。阿诗玛忠于她与阿黑的爱情,她被抢到热布巴拉家以后,在热布巴拉夫妇的威逼利诱面前,始终不从,拒绝与阿支成亲。热布巴拉见阿诗玛软硬不吃,恼羞成怒,他命令家丁用皮鞭狠狠地抽打阿诗玛,把她打得遍体鳞伤。热布巴拉的老婆诅咒阿诗玛是“生来的贱薄命,有福不会享”。阿诗玛被关进了黑牢,但她坚信,只要阿黑知道她被关在热布巴拉家,一定会来救她。

  一天,阿黑正在牧羊,阿着底报信的人找到了他,向他报告了阿诗玛被抢的消息。阿黑闻讯后,很为阿诗玛的安危担心,他立刻跃马扬鞭,日夜兼程,跨山涧,过险崖,从远方赶回家来搭救阿诗玛。他来到热布巴拉家门口,阿支紧闭铁门不准进,提出要与阿黑对歌,唱赢了才准进门。阿支坐在门楼上,阿黑坐在果树下,两人对歌对了三天三夜。阿支缺才少智,越唱越没词,急得脸红脖子粗,声音也变得像蛤蟆叫似的,越来越难听了;而有才有智的阿黑,越唱越起劲,脸露笑容,歌声响亮。阿黑终于唱赢了,阿支只得让他进了大门。但阿支又提出种种刁难,要和阿黑赛砍树、接树、撒种。这些活计阿支哪有阿黑熟练,阿黑件件都胜过了阿支。热布巴拉眼看难不住阿黑,便想出一条毒计,皮笑肉不笑地假意说:“天已经不早了,你先好好睡一觉,明天再送你和阿诗玛一起走吧!”阿黑答应住下,被安排睡在一间没有门的房屋里。半夜,热布巴拉指使他的家丁放出3只老虎,企图伤害阿黑。阿黑早有准备,当老虎张开血盆大口向他扑来时,他拿出弓箭,对准老虎连射三箭,射死了老虎。第二天,热布巴拉父子见虎死,很惊异,再也无计可施,理屈词穷,答应放回阿诗玛。可当阿黑走出大门等候时,热布巴拉又立即关闭了大门,食言抵赖,不放出阿诗玛。

  阿黑忍无可忍,立刻张弓搭箭,连连射出三箭。第一箭射在大门上,大门立即被射开;第二箭射在堂屋柱子上,房屋震得嗡嗡响;第三支箭射在供桌上,震得供桌摇摇晃晃。热布巴拉吓慌了,连忙命令家丁拔下供桌上的箭。可是,那箭好像生了根,没人能够拔得下。他只好叫人打开黑牢门,放出阿诗玛,向她求情道:“只要你把箭拔下来,我马上就放你回家。”阿诗玛鄙夷地看了热布巴拉一眼,走上前去,像摘花一样,轻轻拔下箭,然后同阿黑一起,离开了热布巴拉家。

  热布巴拉父子眼巴巴看着阿黑领走了阿诗玛,心中很不服气,但又不敢去阻拦。心肠歹毒的热布巴拉父子不肯罢休,又想出丧尽天良的毒计。他们知道,阿黑和阿诗玛回家要经过十二崖子脚,便勾结崖神,要把崖子脚下的小河变大河,淹死阿黑和阿诗玛。热布巴拉父子带着家丁,赶在阿黑和阿诗玛过河之前,趁山洪暴发把小河上游的岩石扒开放水。正当阿黑和阿诗玛过河时,洪水滚滚而来,阿诗玛被卷进漩涡,阿黑只听到阿诗玛喊了声“阿黑哥来救我”,就再也没听见她的声音,没看见她的踪影了。

  阿诗玛不见了,阿黑挣扎着上了岸,到处寻找阿诗玛。他找啊找,找到天放晴,找到大河又变成小河,都没有找到阿诗玛。他大声地呼喊:“阿诗玛!阿诗玛!阿诗玛!”可是,只听到那十二崖子顶回答同样的声音:“阿诗玛!阿诗玛!阿诗玛!”

  原来,十二崖子上的应山歌姑娘见阿诗玛被洪水卷走,便跳入漩涡,救出阿诗玛,一同在十二崖子住下。后来阿诗玛变成了石峰,变成了抽牌神 (回声神)。从此,你怎样喊她,她就怎样回答。

  阿黑失去了阿诗玛,但他时时刻刻想念着她。每天吃饭时,他盛着苞谷饭,端着饭碗走出门,对石崖子喊:“阿诗玛!阿诗玛!”那站在石崖子上的阿诗玛便应声:“阿诗玛!阿诗玛。”

  阿爹、阿妈出去做活的时候,对着石崖子喊:“爹妈的好?呀!好? 阿诗玛!”那站在石崖子上的阿诗玛,同样地应声:“爹妈的好?呀!好?阿诗玛!”

  小伴们在阿诗玛站的石崖子下,对着石崖子上的阿诗玛弹三弦,吹笛子,唱山歌,那石崖子上的阿诗玛也会应和着悠扬的笛声,唱起山歌。阿诗玛的声音永远回荡在石林;她的身影,已经化成石头,永远和她的乡亲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