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民族教育发展

2017-06-05 18:09:41 知识

  云贵彝族地区的汉文学校教育始于明、清时期。《明太祖洪武实录》记载: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云南乌撒土官知府阿能,乌蒙、芒部土官,各遣其子入国子监读书”。到京城入国学,以培养彝族上层统治者。另外,在彝族地区明、清两代都兴建各级儒学、书院、义学和社学,以传播汉族封建文化。清末兴起新学废科举,将原来的教育设施均改为学堂。

  民国初期又推行新学制,将学堂改为学校。此后民国政府实行国民义务教育和边胞教育政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彝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发展。但到 1949年以前进入学校的仅是彝族的少数统治者及富家子弟,广大彝族人民仍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彝族地区教育事业有了巨大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已做到乡乡有小学,每县有中学,还设立职业中学和专科学校等。彝族教师队伍正在成长壮大。云、贵、川3省的彝族每年有众多的人进入大学学习,彝族已有了本民族的研究生、留学生和教授。毕业于各类学科的彝族大学生正为祖国和彝族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二大,是党的历史的一大转折,是一个新局面的重要开端。党及时纠正了“左”的错误,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各项政策逐步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得以恢复和发展,彝族教育与其他兄弟民族一样获得了新生。近几年,彝族教育正在得到恢复和振兴,彝族教育正在稳步前进。彝族教育的黄金时代是会到来的。现在西南地区的很多民族高校都有彝学方面的专业或学院,如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院(原来叫民族语言文学系,下设三系,其中的第三系是彝语言文学系)、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四川省彝文学校、云南民族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原叫民族语言文学系,下设有彝语文学专业)、贵州民族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原来叫民族语言文学系,下设有彝语言文学专业),这些高校为彝族地区培养了大批的各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为彝族地区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成为培养彝族双语人才的摇篮

  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的前身是1952年开办的彝语文专修科。1958年,彝语文专修科中断招生。1977年恢复招生后,彝语言文学专业与藏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合并成立语文系。1984年,彝语文专业和藏语文专业脱离语文系成立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1992年,单独成立了彝语言文学系。 2000年,彝语言文学系更名为彝学系。2003年,彝学系正式更名为彝学学院,至今已经走过了51年的办学历史,

  彝学学院下设一个行政办公室,三个教学研究室和一个民族文字信息处理研究所及两个硕士点。现有教职工2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占教师总数的67%;讲师4人,占19%;助教3人,占14%。全院在校学生 280人,其中本科生262人,占93%;硕士研究生18人,占7%。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大西南彝族地区,除彝族学生外,还有白族、壮族、侗族、纳西族、蒙古族、汉族、回族、布依族、苗族、仫佬族、阿昌族等10多个民族成分。

  半个多世纪以来,彝学学院一直依托彝语言文学专业(方向),并加强对这一专业的建设力度,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之路。先后培养了 2000多名彝语言文学人才,其中有一大批人才已经成为高知名度的专家、学者、诗人、作家和党政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有的校友远渡重洋在国外名牌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且已经成为知名学者,产生了较大的国际影响。

  在学校“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彝学学院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深化教学改革,大胆调整和拓宽专业口径,脚踏实地地走出了一条双语教学和双语人才培养的崭新路子。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相继开办了“彝汉双语文秘”“彝汉双语行政管理”“彝汉双语经济管理” “彝汉双语文字信息处理”“彝英双语语言文学” 等专业班,并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彝语言文学为特色的双语专业方向群。经过10余年的专业改造和双语教学实践,已经培养了一大批“彝汉双语”人才,为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特别是2000年“彝汉双语文字信息处理” 专业的开办,标志着古老的彝族文字实现了与现代科技的接轨,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典范,是古老的彝文走向信息化、数字化的一次历史性飞跃。2002年“彝英双语”专业的成功开办,标志着传统的“彝学”实现了与国际的接轨,为让“彝学”走向世界,让世界关注“彝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与此同时,还接收了美国、法国、瑞典、德国、波兰、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学院学习彝语文和彝族文化,对于加强国际交流,宣传彝族文化,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彝学学院在重视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狠抓科学研究,做到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20年来,全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译作500多篇,出版专著40余部,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项目5项,30 余项成果获得各级各类奖。这些成果中有相当部分填补了国内外同一学科研究领域里的空白。

  今天的彝学学院已经是国家民委和四川省的重点学科,也是四川省彝汉双语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和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点的支撑单位之一。目前,全院师生团结协作,人心思进,为把彝学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规模适当的,在国内外高校同一学科中处于领先水平的教学单位而努力。

  二、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成为彝族地区培养彝汉双语师资人才的摇篮

  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筹建于1988年,经四川省教委批准,1989年正式建立,并于当年秋季开始招生,至今已培养毕业近1400名合格的彝汉双语师资人才。现有7个专业及方向,在校生821名,外国留学生3名。毕业就业面向“特岗”教师、“一村一名大学生”、“西部志愿”、“三支一扶”、国家公务员、省委组织部选调生、硕士研究生及州内外各县市中小学教师招考等。2008年被评为西昌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彝语言文化学院师资队伍由彝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校内其他系(部) 优秀骨干教师和外聘教师三个部分组成。彝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主要担任彝语言文学、社会学、文化学、翻译学等教学任务,有资格和条件的兼任部分汉语和英语课教学。由于各专业都实行双语教学,所以选择性地在校内文学与教育科学学院、汽车与电子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轻化工程学院聘请优秀骨干教师担任用汉语和英语授课的专业主干课教学任务。此外,在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川大、西华师大、中央民大的博士生导师和各地双语教学专家为客座教授,定期或不定期为学生开设学术讲座。系内专任教师29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7人,讲师及助教12人;教师学历为博士2人,硕士15 人,本科11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人,省劳动模范、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省十佳青年教师、省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各1人,凉山州拔尖人才1人、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西昌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2 人、学术带头人2人、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人、优秀骨干教师3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各1人。2005年经四川省人事厅批准西昌学院彝文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被授予副教授(副研究员) 职称资格评议权。

  三、四川省彝文学校成为彝族地区培养中等复合型人才的摇篮

  四川省彝文学校是经四川省高教局于1985年10月批准成立的全国唯一一所以彝族母语命名的中等专业学校。现发展成为一所校园环境优美、教风学风优良、教学设施完善、校园文化丰富的省属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

  四川省彝文学校受四川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凉山州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与凉山州民族干部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办学体制,是四川省教委授牌的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考点学校。主要培养彝汉双语(普师)、双语师资(计算机)、民族中专、彝族母语、彝文、彝语等人才。

  四川省彝文学校拥有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Internet 网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图书资料室、练功房、琴房、画室、灯光球场、运动场等教学设施。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现有高级讲师 28人、讲师21人,其中,有3名凉山州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名凉山州知名教师,有10余位教师出版过各种学术专著,并获得国家级、省级优秀科研成果奖,成为省内外部分学术团体的重要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