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当代有影响的历史名人

2017-06-05 18:16:33 知识

  龙云(1884~1962年),字志舟,原名登云,彝名纳吉鸟梯。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炎山乡人,1948年加入民革,龙云先后主政云南18年,他努力革新,支持民主运动,坚持抗日,使云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步,被誉为“民主堡垒”。军事家,政治家,爱国民主人士。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云南省国民政府主席,云南陆军讲武堂校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民革第二届中央委员、第三届中央副主席、第四届中央常委。

卢汉
卢汉

  卢汉(1895~1974),男,彝族,原名邦汉,字永衡。云南昭通市以西炎山乡人。一个彝族奴隶主等级吉迪家族的后裔,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1914 年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是龙云的表弟,为龙云手下的重要人物。历任滇军排、连、营、团长等职。1928年龙云主滇后,任省政府财政厅长。1931年因向龙云兵谏被撤职。抗日战争期间,任第六十军军长,率部参加台儿庄会战 (见徐州会战),颇著战功。所部扩编为第三十军团,任军团长。后任第一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第一方面军司令官等职。1945年日本投降后,奉命率部去越南受降。同年12月,接替龙云任省政府主席。1949年12月9日,率部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云南省军政委员会主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副主席,国家体委副主任,并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民革中央常务委员等职。卢汉的一生主要有两大功绩:抗日、起义。正如毛泽东慰勉他的话说: “你在云南起义,为人民立了大功。你抗了日,又起了义,晚年能这样就不错了。你就是黄花晚节香。”卢汉走过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最终是以光荣的爱国民主主义者列入史册。1974年5月13日,卢汉因患肺癌在北京逝世,终年 79岁。

  张冲(1901~1980),男,彝族,原名绍禹,又名维新,字云鹏,彝姓尼娜,云南省泸西县云兴乡小布坎人。1937年8月,张冲任国民党六十军副军长兼184师师长。先后与罗炳辉、叶剑英见面,与八路军建立了联系。1938 年,参加台儿庄战役,被提升为军长。因积极抗日,1939年被撤去军长职务。张冲利用赋闲在家的时间,将精力投入到建设事业中。1940年修建弥勒、泸西两县的水利事业,还捐资创办“云鹏图书馆” (泸西)、圭山小学 (路西)、西山小学(弥勒)、泸西师范等。1942年任云南部队第二路军指挥官。1945年到延安。194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受党中央委派到达东北前线,先后任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高级参议、松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等职。云南解放后,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民委副主任兼凉山临时军政委员会主席。他深入边疆和大小凉山等少数民族地区,对当地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发挥了特殊作用。1954年以后,曾任云南省副省长、云南省民委主任、中共云南省省委委员、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当选为第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任全国人大民委副主任,并当选第一、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80年10月30 日,张冲病逝于北京,享年81岁。

  罗国义(1910~1986年),男,彝族,彝名拟陇·阿哲, 《爨文丛刻》翻译者罗文笔的幼子。早年随父攻读《诗》、《书》,兼习彝文典籍。因家庭信仰基督教,15岁时经教会介绍到重庆华西三育学校勤工俭学,历时三载。因家贫休学,受教会指派到云南省的昆明、大理及滇西各地传教达12年。1942 年春,为赡养父母才返回贵州。1943年任家乡富乐彝民小学校长。此时国民党粮食部专员何育京,要罗文笔用彝文为他翻译蒋介石著《中国之命运》一书,但罗文笔已双目失明,又碍于无法推卸,只得口授译出。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国民党政府由重庆还都南京,此书终未译就。罗国义在这项未完成的翻译实践中,吸取了他父亲的翻译经验,彝文翻译的造诣大有提高,为其后半生献身于彝文翻译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也是他生活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1951年5月,以费孝通为团长的中央民族访问团到大方,县民委请罗国义手书彝文锦旗为赠品,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古老的彝族文字第一次在大方引起了人们的注目。1955年5月,中国科学院费孝通教授偕王静如教授率领贵州民族研究工作队到毕节,当时为了研究彝族历史的需要,在毕节筹建了彝文翻译组,罗国义受聘主持翻译工作。经过11年的时间,他与赫章县的王兴友经师译就彝文典籍《阿者后裔迁移考》《水西传》《水西制度》《泸组记略》《吴三桂入黔记》《水西地理城池考》《洪水泛滥史》及长达 50余万彝文誉驰中外的《西南彝志》等彝族历史重要文献。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翻译组被解散,罗国文被迫回家务农,但他仍未放弃继承和发展彝族文化遗产的事业,劳动之余,自励奋学,整理了他长期在翻译岁月中积累起来的7000多古彝文单字,为以后编纂《彝文字典》创造了有利条件。 1977年秋,应中国科学院编写《凉山彝族奴隶制》的需要,毕节地区民委恢复了彝文翻译组,他再次受聘主持翻译工作,译就了《奴仆工匠记》及彝族哲学名著《宇宙人文论》,编写了古彝文在历史上开拓性的第一本《彝文字典》和收入了3000多常用词的《彝汉常用词语》等工具书,并且还承担了《西南彝志选编》(汉文版) 的总编工作。1981年4月应中央民族学院的邀请,赴北京清理由国家搜集在北京图书馆及民族文化宫等单位的彝文藏书两千余部。1982年4~7月,在京担任《爨文丛刻》增订本和《宇宙人文论》两书的校对、审定工作。同年9月被中央民族学院聘为彝族历史文献班的教师。在这段时期,他还为国内外学者译释了不少彝文考古资料。罗国义毕生生活严谨,禀性淳朴,不计个人得失。自50年代从事彝文翻译工作以来,他以继承和发展彝族文化为重任,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学习业务知识。1984年8月,罗国义由北京返回贵州途中,偶罹沉疴,经治疗无效,于1986年3月逝世。

  果吉·宁哈(1935~1986),男,彝族,曾任中央民族学院民语三系副主任、民语所副所长,副教授。四川省越西县人。1959年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学习。1964年毕业分配到中央民族学院政治系任教,为“救书、救人、救学科”呕心沥血,主持编印了《北京现存彝文历史文献部分书目》。翻译整理 30多部彝文古籍,参加了《爨文丛刻》的修订。撰著和主编出版了《滇川黔桂彝族文字对比》《彝族指路经译集》等。1986年2月2日病逝于北京,终年51岁。

  岭光电(1913~1989) 男,彝族,彝名牛牛慕理,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胜利乡人,是斯补兹莫—暖带田坝土千户后裔。民国时期凉山彝族的杰出人物。在南京中央军校读书期间,加入了军统组织。1936年军校毕业后,被任命为民国政府的官员的同时,又恢复其土司(土千户) 职务,1947年被选为立法委员,1950年凉山解放前夕,被委以二十七军副军长之职。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四川省政协委员、凉山州政协常委、云南省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顾问等职。岭光电热爱彝族文化,一生写了大量关于彝族的论著,1981年应邀赴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古籍编目整理,并受聘至中央民族学院彝文专修班任教,编写、整理了大量的古彝文经典书籍——《雪族》《古侯传》《跋玛特依》《教育经》和《凉山彝族习俗》、《彝族尔比尔吉》等书,还解释了很多彝族古老语言和彝汉文化关系等。1985年着手整理《忆往昔》,经多次修改,1988年出版。岭光电落实政策后被选为四川省政协委员,其子尔布什哈与中山大学历史系温春来教授共同搜集、整理、出版了《岭光电文集》。 1989年2月15日因病在西昌逝世,终年76岁。

  张兴(1930~1997),男,彝族大毕摩,云南禄劝县茂山乡那拥村人,为第七代祖传巫师。张兴6岁从父学习毕摩知识,识彝文,诵彝(文) 经,习历史,知礼仪,认大统,凡14年。研习彝文、汉译经籍30余种,内容涉及宗教、历史、哲学、礼仪、医药、占卜、驱邪等方面,甚为驳杂,不下200 余种(册)。张兴在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和北京中央民族学院从事彝族历史文献的编译和教学工作,先后与马学良先生译注了楚雄地区最早的彝文本刻本《劝善经》,指导彝族青年学者杨凤江等译注《北方彝族尼诺史》、《人类起源经》《德勤氏族史》……据不完全统计,张兴配合其他研究人员共翻译整理了94部彝文古籍200多万字,其中4部(与人合作) 已公开出版,10余部内部发表。1997年在云南去世。终年67岁。

  伍精华(1931~2007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人。1949年9月参加工作,早年在凉山地区和四川省担任领导职务,1982年调到北京后先后担任国家民委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兼西藏军区政委、西藏军区党委第一书记,国家民委第一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农业和农村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共八大代表、中共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中共十四大代表、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果吉·宁哈(1935~1986年),四川省越西县人,原中央民族学院民语三系副主任,民语所副所长、副教授。1959年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学习。 1964年毕业分配到中央民族学院政治系任教,为“救书、救人、救学科”呕心沥血,主持编印了《北京现存彝文历史文献部分书目》。翻译整理30多部彝文古籍,参加了《爨文丛刻》的修订。撰著和主编出版了《滇川黔桂彝族文字对比》《彝族指路经译集》等。

  李乔(1908~2002年),石屏城关人。1908年8月10日出生于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城关,1929年毕业于东陆大学预科。1949年前,任中小学教员和滇、桂、黔边区纵队石屏支队参谋长及第二支队文书等职。 1950年后,历任中央西南民族访问团团员,云南民族学院、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科长,云南省文联创研部副部长,专业作家,云南省作家协会、文联副主席及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全国第三届人民代表,全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集《欢笑的金沙江》《未完的梦》《早来的春天》,散文集《蹒跚的脚步》等。2002年4月 18日病逝于云南昆明翠湖畔。

  刘尧汉(1922~2012),男,彝族。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马街乡沙坦郎村人。1943年毕业于楚雄中学并考入云南大学生物学系,次年转入社会学系,师从系主任费孝通教授,潜心学习社会学。大学期间,他利用假期回家乡哀牢山区调查彝族社会历史。1947年毕业后留校工作,任社会学系助教。在杨堃先生的指导下,讲授“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和“世界民族志” 课程。1952年,他晋升为云南大学讲师,同年3月调到中央民族学院西南民族研究部工作。1958年,他调到中国科学院(1978年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 民族研究所工作。1970年,被下放到河南信阳专区息县“五七干校”改造。 1980年,他由助理研究员破格晋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 1983年,他接受楚雄州委州政府的聘请,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智力支边,创立了新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所——云南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并兼任所长,同时创办了《彝族文化》刊物,主编了《彝族文化研究丛书》,在史学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学派——中华彝族文化学派。其代表作《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太阳历》和《中国文明源头新探》,是中华彝族文化学派的两块基石。刘尧汉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学部委员,新中国第一个彝族教授,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终身名誉院长,中华彝族文化学派创建者和彝学泰斗,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国际著名民族学家和历史学家。 2009年,他获得“国际和平传媒使者”称号。2011年,他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2012年11月10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