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的族源族称介绍

2017-06-21 16:09:48 知识

  “回族”一词曾出现在清乾隆年间的《重修肃州新志》卷三十《西陲纪略》中:“哈密夷人于故明时徙居肃州卫东关乡居住者三族:曰维吾尔族,其人与汉俗微同;曰哈喇灰族,其人与夷同;曰白面回回,则回族也。皆男耕女织,为边氓矣,士商营伍,成有其人。”①同时《钦定石峰堡纪略》中也多次提到“回族”。明代陆深的《俨山续集》卷七录有《题西域图》七绝一首:“自从博望通西域,唐代诸豪最盛强。今日玉门关外路,不须请组系名王。”“自注:自刘元海啸起中原,驯致契丹、金、元之盛,防微杜渐,令人三叹息于徙戎一论也。西北诸边,回族尤黠,鸷猛嗜欲,出于其性。此图简远,颇得其情状于丹青之外。盖锦衣沈君所藏。展阅之余,不能无感于近事,因书一绝其后云。”①其中提到的西北诸边的“回族”,即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陆深所用的“回族”,或许就是“回族”一词使用的最早实例。而同时期通常是用“回回”一称。当然,当时包括更晚所用的“回族”的内涵,与我们今天所用的“回族”是有一定差异的。

  “回回”一词在我国史书及私家著述中用法很多,也有文化表述的多种意义。“回回”一词最早出现在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该书卷五中有一首描写边疆军士的歌词:“旗队浑如锦绣堆,银装背嵬打回回;先教净扫安西路,待向河源饮马来。”北宋时中国尚未形成回族,诗中所说的“回回”并非回族,而是指当时居住在河西走廊及天山南北的“回鹘” (即唐代的“回纥”)。“回纥”“回鹘”,并非回族之先民,而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南宋时期彭大雅撰、徐霆疏证的《黑鞑事略》以及周密撰写的《癸辛杂识》等书曾多次提到“回回”和“回回国”。这里所谓的“回回”也不是中国回族的称谓,而是泛指葱岭东西的各民族,既指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也指不信仰伊斯兰教的其他民族。

  元代开始,“回回”一词大量出现,其含义和范围逐渐确定。广义上,它指中亚信仰伊斯兰教的诸民族以及西亚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在更多情况下则指迁入中国境内的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其中也包括唐宋时期留居中国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及其后裔。“回回”一词在大多数情况下已经成为伊斯兰教信仰者的统称。

  回族的族源相当复杂。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回族的族源有三种:

  一是外来成分。主要是自唐宋以来定居中国的西亚、中亚、南洋穆斯林,以及元朝时期从中亚、西亚征迁来的和由于中西交通敞开自愿来华的大批穆斯林。

  二是边疆内附成分。明代主要来自于哈密、吐鲁番、瓦剌等地的西域回回。明代文献中曾提到,明初哈密地区有三种人杂居,“一是回回,一是畏兀儿,一是哈喇灰”。“哈喇”一词在蒙古语和阿尔泰语系诸语族中,均为 “黑”或“黑色”之意,“灰”即“回”的译音。“哈喇灰”原为蒙古人,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他们曾两次迁至肃州(今甘肃酒泉),由于受到当地回族的影响,他们逐渐“不食猪肉,与回回同俗”,后来也就融于回族之中。有人统计明代自西域内附的回回达15万人之多①,其中哈密、吐鲁番、瓦剌是内迁回回人最主要的原居地或祖籍。

  三是吸纳成分。通过与不同信仰的人通婚吸纳汉族、蒙古族等民族改信伊斯兰教而成为回族。回汉具有古老的姻亲关系,历史上回汉通婚的事实要大大多于文献中的记载。至今一些回族地区仍流传着的“回爸爸汉妈妈”的 “汉亲说”,就是这种情况的历史痕迹,这说明东来的穆斯林与汉族成员同为构成回族的重要来源,但东来的穆斯林是其中的重要成分。在回族形成的过程中,还融合了蒙古人和维吾尔人的成分。元代,蒙古人从宗王贵族到所属军民,有因接受伊斯兰教而日益融合到回回人中的。据《多桑蒙古史》记载,元世祖忽必烈之孙阿难答,自幼为一穆斯林抚养长大,笃信伊斯兰教并潜心研究《古兰经》和攻读阿拉伯文,年长继安西王位之后,在其辖地及所部蒙古军民中广布伊斯兰教,“所部士卒十五万人,闻从而信教者,居其大半”,以八万计,为数相当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