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伊斯兰教教派、门宦 回族等内地穆斯林民族伊斯兰教四大教派

2017-06-22 11:01:42 知识

  苏非派产生于公元8世纪的西亚伊斯兰地区,并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为伊斯兰教的一种神秘主义派别。

  一、苏非主义在中国

  苏非派何时传入我国,具体时间难以考证。元代开始才有了一些比较确切的文献记载,如《伊本·白图泰游记》中就明确记载了作者在泉州曾经会见过一位苏非派谢赫。明代来自印度的苏非大师阿师格在苏州一带讲解苏非哲学,张中曾随学左右,并记录整理了他的讲学内容,辑成《归真总义》一书。同时,从经堂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中,可以发现其深受苏非主义的影响,特别是十三部经典中与苏非派有关的将近一半。清代,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到了18世纪中叶,由于谢赫马来迟和马明心先后从阿拉伯半岛游学回来,在甘宁青穆斯林地区宣传纳格什班迪耶苏非主义。谢赫马来迟传播纳格什班迪耶苏非主义低诵学派,以虎夫耶华寺著称;谢赫马明心传播纳格什班迪耶苏非主义高诵学派,以哲赫忍耶而著称。此后不久,兴盛于印度的阿哈默德·然巴尼传播的纳格什班迪耶,经过新疆地区传入西北甘宁青等地,逐步在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支派和支系门宦,而且对清代以来甘宁青回族产生了较大影响。至此,伊斯兰教苏非派在中国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回族等内地穆斯林中,形成的主要门宦有:

  1. 嘎德忍耶

  嘎德忍耶,意思是“大能者”。相传该派源于其创始者阿卜杜勒·卡迪尔· 吉拉尼(1078~1166年) 创立的苏非派卡迪里教团。其在甘宁青地区的传播过程中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大。教众主要分布于西北五省(区) 和四川等地。

  2. 虎夫耶

  虎夫耶,原意为“隐藏的”“悄声的”。因该派主张低声念诵赞词而得名。为中亚人穆罕默德·白哈乌提(1318~1388年) 所传,源于纳格什班迪耶教团。教众主要分布在西北各地,特别是河湟地区最为集中。

  3. 哲赫忍耶

  哲赫忍耶,原意为“公开的”“高声的”,引申为“高声诵念迪克尔的”,故有“高念派”之称,与虎夫耶(即低念派) 相对。教众分布于中国西北地区及云南、贵州等l3个省区,教众人数较广。

  4. 库布林耶

  库布林耶,源于13世纪波斯苏非派哲学家纳吉姆丁·库布拉维所创的库布拉维教团。教民主要分布于甘肃临夏、东乡县、康乐县及兰州等地。

  二、回族等内地穆斯林民族伊斯兰教四大教派

  伴随着伊斯兰教在中国大地上的广泛传入和发展,伊斯兰教掌教制度的确立、各地清真寺坊的建立以及苏非主义的传播,中国回族等内地穆斯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大教派。

  1. 格迪目

  格迪目,意即“老教”“古行”“遵古派”等。它是中国伊斯兰教中流传较早、传播广泛、信众较多、影响较大的派别和基本形式,因固守唐宋代以来穆斯林世代相承之教义思想、礼仪制度而得名。历史上格迪目曾是中国伊斯兰教的主体,经历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但也受到什叶派的某些影响;它把苏非的道乘修持看作副功,不崇拜圣徒、圣墓,但也不断然反对;在礼俗方面也受到汉族的一些习俗的影响。

  2. 伊赫瓦尼

  伊赫瓦尼,意为“兄弟”。又称“艾赫勒·逊奈”,意即“遵经派”。其他教派则多以“新行”或“新兴派”相称。在华北等地区称“新行”。

  3. 西道堂

  西道堂,初名金星堂,后改为西道堂。因以中国伊斯兰教著名学者刘智等人的汉文译著为依据,“以本国文化发扬清真教学理”,故又称汉学派。它既是一个宗教派别,也是一个具有特殊模式的经济社团。西道堂的信众有千余户,主要散居于甘肃临潭县旧城镇、和政县台子街和青海省民和县马营等地 (关于西道堂,参见第四章第一节)。

  4. 赛莱菲耶

  赛莱菲耶派,意为“尊崇前贤者”,因受沙特瓦哈比派的主张影响而形成。又因礼拜时抬3次手,故又有“三抬”之称。

  中国伊斯兰教各教派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坚守 “认主独一”“清真古教”的伊斯兰原则的同时,又在中国主流社会的世俗生活中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适应性。

  三、中国伊斯兰教的时代适应性

  中国穆斯林绝大多数属于伊斯兰教逊尼派,在教法上遵循伊斯兰正统派哈乃斐学派,仅在新疆塔吉克族和柯尔克孜族中有少数人信仰什叶派中的伊斯玛仪派。在回族的发展过程中,伊斯兰教对回族的形成起了重大的作用,至今伊斯兰教仍在很大程度上支配和影响着回族穆斯林的心理和生活。原来从属于宗教信仰的饮食禁忌、丧葬、婚俗、节庆已经演变为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回族聚居区和以全国各地大分散、小集中为特点的散居区,凡有穆斯林的地方都建有清真寺,创办经堂教育,培养宗教人才。清真寺既是穆斯林开展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穆斯林世俗生活的中心。回族既受阿拉伯—波斯伊斯兰文化的影响,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与汉族和兄弟少数民族杂居过程中,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回族人民勤劳勇敢,在历史上富于反抗封建统治者暴力压迫的传统。在这一过程中,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起了重要作用①。

  中国穆斯林的爱国主义传统是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形成中国穆斯林民族的前后逐步形成并培育起来的。它一方面源于穆斯林新的宗教传统,即《古兰经》、“圣训”中把穆斯林热爱大地、热爱家乡、热爱自己的国家,作为伊斯兰教信仰的义务和责任,特别是伊斯兰教强调人作为真主在大地上的 “代治者”,也应服务人类、服务社会、服务家乡和国家,尽职尽责。另一方面,中国穆斯林在中国这样一个以儒家传统文化为主流的多元一体的大家庭中,在坚守伊斯兰教基本教义和传统的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尊老爱幼、和为贵等思想以及讲求孝悌的主张等儒家传统道德修养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穆斯林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和优秀的伊斯兰文化传统。伊斯兰教主张树立爱国主义,还必须加强穆斯林内部的团结,认为这种团结是建设家乡和国家的强大精神动力。除此以外,伊斯兰教还认为,人类同出一源,都是人祖阿丹的子孙,理应相互尊重、和睦友善。

  对爱国主义进行阐释也是回族等民族的伊斯兰学者的传统。中国伊斯兰教历史上,从经堂教育的创立,到明末清初的汉文译著活动,到近现代伊斯兰教经学家群体的著述与行动,开展了富有创造性的中国伊斯兰文化的进程。尤其是用汉文译著翻译著述了包括伊斯兰教的哲学、教义、伦理学、语言学、历史人物、教育思想、天文地理等主要学术文化著作,并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统,而且其中的一些研究成果在一些领域达到了当时中国学术界的前沿地位。特别是汉文译著家们第一次把阿拉伯文、波斯文的经典比较系统地翻译成汉文,使教内广大穆斯林长期形成的“颂其音而不知其义”传统有了很大改变,进一步全面理解了伊斯兰教,同时又促成了汉族等其他兄弟民族对伊斯兰教的了解,增进了双方和多方的友好往来和交流,这不仅促进了中国伊斯兰文化传统的丰富和发展,也对中国穆斯林爱国主义思想的阐发加以丰富、充实和完善,从而使中国穆斯林的宗教感情、文化认同和心理素质等方面,既具有穆斯林的真诚和伊斯兰的和平、宽容、自信的精神,又兼有中国文化所提倡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的仁爱、忠孝、信义的良风美俗。

  近现代以来,在中国人民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广大回族穆斯林积极投入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回族穆斯林及其一些领袖人物率众,坚决抵抗外国侵略者入侵,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抗日战争期间,著名的回民支队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在全国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领袖之一回族英雄马本斋被誉为民族英雄,他于1944年去世后,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的高度评价。毛泽东挽称:“马本斋同志不死。”朱德挽称:“壮志难易,汉回各族模范。”周恩来挽称:“民族英雄,吾党战士。”解放战争期间,回族穆斯林与各个兄弟民族一道并肩战斗,积极参与了创建新中国的伟大事业。

  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中国伊斯兰和穆斯林获得了新生,广大穆斯林对于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热爱空前高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作为尊重人权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全面加以落实,回族穆斯林和宗教界人士将爱教和爱国密切联系起来,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进一步得到充分发挥。

  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国伊斯兰教界和广大回族等族穆斯林,积极挖掘伊斯兰教教义中有利于当代社会的积极因素,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独特的、积极的探索。伊斯兰教界深入开展“解经”活动,强调“两世吉庆”“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同时进一步发扬对人友善、宽容,当行则行、行止有度的“中道”思想。我国伊斯兰教界还加强对伊斯兰传统文化的研究,对伊斯兰教典籍加以整理和研究,对伊斯兰哲学、伦理学、文学、艺术等优秀成分的弘扬,对伊斯兰文化及其文化产业的促进,这都有助于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中国伊斯兰教界和广大穆斯林还本着关爱人民、慈善助乐、服务社会的理念,积极参与扶贫救灾、捐资助学、照顾鳏寡和参与医疗、卫生、基础教育事业、挽救失足者等各项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为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