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看花灯由来

2017-07-09 17:46:40 知识

  农历正月十五,是汉族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叫灯节。如果说汉族民间四时八节是汉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抒情长诗,那么灯节则是这部长诗中最富诗意,最为动人的篇章了。从正月十三日起,到十七日为止的五天里,汉族民间家家户户,城市山乡,街头巷尾,都点缀着各式各样美丽的花灯,学校或寺庙等公共场所还举行花灯比赛,小孩子们也纷纷提着灯笼,四处游玩,把新年的娱乐推向了高潮。唐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大诗人、画家唐寅《元宵》诗更是把元宵灯节的盛况和游人的兴致表述得淋漓尽致:

  有灯无月不娱人,

  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

  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

  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宵花灯,品种繁多,造型奇特,巧夺天工。有五光十色、玲珑剔透的熊猫灯、狮子灯、老虎灯; 有多姿多采、栩栩如生的嫦娥奔月灯、天女散花灯、武松打虎灯、孙悟空大闹天宫灯等等。南宋人周密在 《武林旧事》卷二《灯品》一则里,提到当时元宵节形形色色的花灯说: “灯品至多,苏、福为冠,新安晚出,精制绝伦。所谓 ‘无骨灯’ 者,其法用绢囊贮粟为胎,因之燃缀,及成去粟,则混然玻璃球也。景物奇巧, 前无其比……此外有灯, 则刻镂金箔玳瑁以饰之。珠子灯则以五色珠为网,下垂流苏,或为龙船、风辇、楼台故事。羊皮灯则镞镂精巧,五色妆染,如影戏之法。罗帛灯之类尤多,或为百花、或细眼、间以红白,号 ‘万眼罗’ 者,此种最奇。此外有五色蜡纸、菩提叶,若沙戏影灯马骑人物,旋转如飞。又有深闺巧娃,剪纸而成,尤为精妙。又有以绢灯翦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这些巧妙的花灯,真让观者目不暇接,流连忘返。难怪产生了观灯时夫妻走散、孩子丢失的趣事。《程史》中就有这样两则轶闻: 宋代时,有一对夫妻元宵同游观灯,在人流中走散。其妻到端门,正好碰上宋徽宗赐酒。她喝完御酒后,乘机将赐酒的金杯偷了一盏,被卫士发现了,扭送到御前盘问,这位妇女急中生智,吟诵了一首《鹧鸪天》词:

  月满蓬壶灿烂灯,

  与郎携手至端门。

  贪看鹤阵笙歌舞,

  不觉鸳鸯失却群。

  天渐晓,感皇恩,

  传宣赐酒饮杯巡。

  归家恐被翁姑责,

  窃取金杯作证明。

  宋徽宗当时正在兴头上,听罢这首词,不仅没有惩办这位妇女,反而还以 “金杯赐之” 哩。

  另一则 “孩子丢失”的事是发生在宋神宗年间。当时,京都元宵张灯,热闹非凡,观灯者如潮。礼部侍郎王韶的幼子王寀刚会说话,头戴珠帽,身穿锦衣,让家人扛在肩上观灯。当那潮水般的人流只顾观灯时,王寀被奸人抢走了。王寀马上把头上戴的珠帽揣进怀里,到了东华门附近刚好遇上皇宫内的车马,王宷大呼,奸人骇惧扔下孩子逃走,于是王寀随皇宫车队进入皇宫。宋神宗一问,方知是礼部侍郎王韶之子,感到他聪明可爱,遂赐给压惊钱,送回家,并下令开封府捕贼。这反映了宋代元宵节观灯是空前的盛况。

  我们再从《金瓶梅词话》中,欣赏一下明元宵节繁华的景象吧:

  山石衬穿龙戏水,云霞映独鹤朝天。金莲灯、玉楼灯,见一片珠玑; 荷花灯、芙蓉灯,散千围锦绣; 绣球灯,皎皎洁洁; 雪花灯,拂拂纷纷;秀才灯,揖让进止,存孔孟之遗风; 媳妇灯,容德温柔,效孟姜之节操; 和尚灯,月明与柳翠相连; 通判灯,钟馗共小妹并坐; 师婆灯,挥羽扇,假借邪神; 刘海灯,背金蟾,戏吞至宝; 骆驼灯、青狮灯,驮无价之奇珍,咆哮吼吼; 猿猴灯、白象灯,进连城之秘宝,玩玩耍耍; 七手八脚螃蟹灯,倒戏清波; 巨口大髯鲇鱼灯,平吞绝藻。银娥斗彩,雪柳争辉。双双随绣带香球,缕缕拂华幡翠穗。村里社鼓,队共喧闹; 百戏货郎,庄齐斗巧。……

  从《金瓶梅词话》对灯市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想象,明代的元宵之夜是多么热闹。花灯千姿百态,灯节场面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