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04 14:30:08 来源:8794网 编辑:小霸气
河南省(郑州市)
改置地名 | 设置时间 |
周畿内及宋、卫、郑等国 | 春秋 |
韩、魏、赵等国 | 战国 |
三川、颍川、南阳等郡 | 秦 |
河南、河内、南阳等郡 | 西汉 |
河南尹、陈国和河内等郡 | 东汉 |
豫州 | 三国魏 |
司、兖、豫等州 | 西晋 |
司、怀、豫等州 | 北魏 |
河南、荥阳、南阳等郡 | 隋 |
河南、都畿道 | 唐 |
京东、京西及河北等路 | 宋 |
河南江北行中书省 | 元 |
中书分省 | 明 |
河南行中书省 | 明 |
河南布政使司 | 明 |
河南省 | 清 |
简称豫。古豫州地。春秋周畿内及宋、卫、郑等国地。战国韩、魏、赵等国地。秦置三川、颍川、南阳、陈、砀、东等郡。西汉设河南、河内、弘农、陈留、颍川、汝南、南阳等郡和梁国、淮阳国。东汉改河南郡为河南尹,淮阳国改陈国,其余仍旧。三国魏置豫州。西晋为司、兖、豫、荆等州地。北魏迁都洛阳后,置司、怀、豫、广、东豫等州。隋大业初为河南、荥阳、梁、颍川、襄城、汝阴、淮阳、弘农、河内、南阳、义阳、淅阳、淯阳、谯、淮安等郡地。唐以洛阳为东都,置河南道,后增置都畿道。宋属京东、京西及河北等路。元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明洪武元年(1368年)置中书分省,次年改为河南行中书省,治开封府 (今开封市)。九年改河南布政使司。清为河南省,治开封府(今开封市)。1948年开封设市,仍为河南省会。1949—1952年本省北部安阳、新乡、濮阳三专区曾属平原省。1954年省会由开封迁至郑州市。
平原省—1949 年置,治今新乡市。包括鲁西南、豫北、冀南毗连地区。1952年撤销,分别划归山东、河南两省。
郑州市(中原区)
现地名 | 改置地名 | 设置时间 |
郑州市( 中原区) |
管国 管邑 管城县 管州 郑州 荥阳郡 管州 郑州 郑州直隶州 郑县 郑州市 |
西周 春秋 隋 隋 隋 隋 唐 唐 清 1913年 1928年 |
西周管国,春秋郑管邑。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管城县,治今市,为管州治。大业二年(606年)为郑州治。三年为荥阳郡治。唐武德四年(621年)为管州治。贞观七年 (633年)为郑州治。明洪武初省管城县入郑州。清雍正二年(1724 年)升直隶州。1913年改郑县。 1928年设郑州市(省辖),1931年撤销,1948年复置。1949年为地级市,1954年河南省会由开封迁此。
① 故市县—西汉置,治今郑州市西北。东汉废。
② 广武县— (1)隋开皇四年 (584年)置,治今郑州市西北。仁寿元年(601年)改荥泽县。(2) 1931 年由荥泽、河阴二县合置,治今郑州市西北河阴旧城。 1949年省入成皋县。
③ 荥泽县—隋仁寿元年(601年) 改广武县置,治今郑州市西北。北宋熙宁五年(1072 年)废入管城县,元祐元年 (1086 年)复置。1931年与河阴县合置广武县。
④ 须水县—唐武德四年(621年) 置,治今郑州市西。贞观元年 (627年)废。
⑤ 河阴县— (1)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置,治今郑州市西北。元迁治今荥阳市东北,明洪武三年 (1370年)迁今荥阳市东北广武镇。清乾隆三十年 (1765年)省入荥泽县。(2) 1912 年由荥泽县析置,治今郑州市西北。 1931年与荥泽县合置广武县。
新郑市(新华路街道)
现地名 | 改置地名 | 设置时间 |
新郑市(新 华路街道) |
新郑县 新郑市 |
秦 1994年 |
秦置新郑县,治今市。西晋废。南朝宋复置,北魏又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1994年改设新郑市。
苑陵县—秦置,治今新郑市西北。西晋废,东晋复置。北魏迁今新郑市东北。隋大业初废。隋开皇中废,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贞观元年(627 年)又废。
登封市(嵩阳街道)
现地名 | 改置地名 | 设置时间 |
登封市(嵩 阳街道) |
崇高县 纶氏县 轮氏县 嵩阳县 登封县 嵩阳县 登封县 登封市 |
西汉 西汉 东汉 隋 唐 唐 唐 1994年 |
西汉设崇高(治今城关)、纶氏 (治今市西南)二县。崇高县东汉废入阳城县。纶氏县东汉建初四年(79年)改轮氏县,西晋废。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复置。大业元年 (605年)改嵩阳县,治今址。唐贞观十年(643年)废,永淳元年(682 年)复置。万岁登封元年(696年) 改登封县。神龙元年(705年)复为嵩阳县,二年复为登封县。1994年改设登封市。
① 阳城县—秦置,治今登封市东南告成镇。北魏为阳城郡治。唐为嵩州治。万岁登封元年(696年)改告成县,神龙元年(705 年)复为阳城县,二年改告成县,天祐初改阳邑县。五代唐复改阳城县,周显德中废。
② 堙阳县—北魏置,治今伊川县东南。东魏天平初为中川郡治,北周迁治今登封市西。隋开皇六年 (586年)改武林县,十八年改轮氏县,大业初废。
③ 颍阳县—北魏置,治今登封市西颍阳镇。北周废,唐开元十五年 (727年)复置,金又废。
新密市(青屏街道)
现地名 | 改置地名 | 设置时间 |
新密市( 青屏街道) |
新密邑 密县 新密市 |
春秋郑 西汉 1994年 |
春秋郑新密邑。西汉置密县,治今市东南。隋大业二年(606年) 废。十二年复置,治今址。唐为密州治。1994年改新密市。
① 曲梁县—北魏置,治今新密市东。北齐废。
② 洧源县—唐武德三年(620年) 置,治今新密市西。武德四年废。
巩义市(紫荆路街道)
现地名 | 改置地名 | 设置时间 |
巩义市(紫 荆路街道) |
巩邑 巩县 巩义市 |
周 秦 1991年 |
周畿内巩邑。秦置巩县,治今市西南。北齐废。隋开皇十六年 (596年)复置,治今市东北老城。 1928年迁治今市东北站街镇,1963 年迁治今址。1991年改设巩义市。
永乐县—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 置,治今巩义市西南芝田镇。金贞元元年(1153年)改芝田县,元废。
荥阳市(索河街道)
现地名 | 改置地名 | 设置时间 |
荥阳市( 索河街道) |
荥阳邑 荥阳县 荥阳郡 成皋郡 武泰县 荥阳县 荥阳市 |
战国韩 秦 三国魏 北齐 唐 唐 1994年 |
战国韩荥阳邑。秦置荥阳县,治今郑州市西北古荥。三国魏为荥阳郡治。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 迁治今市,为荥阳郡治。北齐为成皋郡治。唐天授二年(691年)改武泰县,神龙元年(705年)复为荥阳县。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废入管城县,元祐元年(1086年)复置。 1994年改设荥阳市。
①京县—秦置,治荥阳市东南。北齐废。
② 成皋县— (1)西汉置,治今荥阳市西北氾水镇。隋开皇十六年(596 年)改氾水县。1948 年复为成皋县,1954 年并入荥阳县。 (2) 1948年由广武、氾水两县合置,治今荥阳市西北氾水镇。1954年并入荥阳县。
③ 西成皋县— 东魏置,治今荥阳市西北。北齐废。
④ 氾水县—隋开皇十八年(598 年)改成皋县置,治今荥阳市西北氾水镇。垂拱四年(688 年)改广武县,神龙初复为氾水县。 1948年与广武县合置成皋县。
⑤ 广武县— 1931年由荥泽、河阴二县合置,治今荥阳市东北广武。 1948年与氾水县合置成皋县。
中牟县(城关镇)
现地名 | 改置地名 | 设置时间 |
中牟县( 城关镇) |
中牟县 内牟县 圃田县 中牟县 |
西汉 隋 隋 唐 |
西汉置中牟县,治今县东。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年)省入阳武县,景明元年(500年)复置。北周保定五年(565年)迁治圃田城(今白沙乡西古城)。隋开皇元年(581年)改内牟县,十八年(598年)改圃田县。大业二年(606年)仍治中牟城。唐武德三年(620年)复名中牟县,为牟州治。明天顺中迁治今址。
① 郏城县—隋开皇十六年(596 年)置,治今中牟县东。大业初废。
② 清阳县—唐武德四年(621年) 置,治今中牟县西。贞观元年 (627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