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04 14:37:17 来源:8794网 编辑:小霸气
洛阳市(西工区)
现地名 | 改置地名 | 设置时间 |
洛阳市( 西工区) |
??邑 洛阳县 三川郡 ??阳县 河南郡 洛阳县 司州 洛州 司州 洛州 洛阳郡 东京 豫州 河南郡 洛州 东都 河南府 东京 金昌府 河南路 河南府 洛阳县 洛阳市 |
周 秦 秦 西汉 西汉 三国魏 西晋 北魏 北魏 东魏 东魏 隋 隋 隋 唐 唐 唐 唐 金 元 明、清 1913年 1948年 |
西周为??邑。 东周、东汉、三国魏、西晋、北魏(孝文帝后)、隋(炀帝)、唐(武后)及五代梁、后唐均都此,号称“九朝古都”。秦置洛阳县,治今市东北汉魏故城,为三川郡治。 西汉改??阳县,为河南郡治。三国魏复名洛阳县。隋大业初迁治今市。西晋置司州,北魏初改洛州,太和中复为司州。东魏天平初复洛州。天平中又置洛阳郡,隋开皇初废郡。大业元年(605年) 洛阳县治迁此。炀帝迁都于此,称东京;并置豫州。大业三年(607年) 改河南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又改洛州,显庆二年(657年)建东都。开元元年(713年)为河南府。天宝元年(742年)定为东京。金兴定元年 (1217年)为金昌府。元为河南路 (河南府路),明、清为河南府。1913 年废府存县。1948年析洛阳县城区设洛阳市(县级),1954年升设地级市。1955年洛阳县部分地区并入。1958年降为县级市,1964年复升地级市。
① 河南县—秦置,治今洛阳市西。西晋废,东晋义熙中复置。东魏天平二年(535 年)改宜迁县,北周复名河南县。隋大业初迁治今洛阳市,为河南郡治。唐武德初与洛阳县并为洛州治。永昌元年 (689年)改合宫县,神龙元年(705 年)复河南县,三年又改合宫县。景龙元年(707年) 又 名 河 南 县。金废。
② 谷成县—西汉置,治今洛阳市西北。东汉改谷城县,西晋废。
偃师市(城关镇)
现地名 | 改置地名 | 设置时间 |
偃师市( 城关镇) |
偃师县 偃师市 |
西汉 1993年 |
西汉置偃师县,治今市东偃师老城。西晋废,隋开皇十六年(596 年)复置。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 废入缑氏县,八年复置。1935年迁治今址。1955年洛阳县部分地区并入。1993年改设偃师市。
缑氏县—秦置,治今偃师市中部缑氏镇。西晋废,北魏复置。北宋熙宁八年 (1075 年)废入偃师县。
孟津县(城关镇)
现地名 | 改置地名 | 设置时间 |
孟津县( 城关镇) |
平阴县 河阴县 河清县 孟津县 |
秦 三国魏 北宋 金 |
秦置平阴县,治今县东北。三国魏黄初年间改河阴县。隋大业初并入洛阳县。北宋开宝元年(968 年)移置河清县,治今县东南。金改孟津县,治孟津渡。明迁孟津老城,1948年迁今址。1951年又迁老城,1959年再迁今址。
① 平县—西汉置,治今孟津县东。东汉废。
② 大基县—唐武德二年(619年) 置,治今济源市西南。先天元年(712 年)改河清县。北宋开宝元年(968 年)迁治白波镇(今孟津县东南)。金改孟津县。
新安县(城关镇)
现地名 | 改置地名 | 设置时间 |
新安县( 城关镇) |
新安县 新安郡 新安县 东垣县 新安县 |
秦 北魏 北魏 隋 隋 |
秦置新安县,治今义马市西。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升新安郡,十九年仍降新安县。隋仁寿四年 (604年)废入东垣县,大业三年 (607年)改东垣县复置。义宁二年 (618年)为新安郡治。唐贞观元年 (627年)迁治今址。
① 西东垣县— 东晋置,治今新安县。北魏废。
② 东垣县—东晋置,治今新安县东。隋大业三年 (607年)改新安县。
栾川县(城关镇)
现地名 | 改置地名 | 设置时间 |
栾川县( 城关镇) |
栾川镇 栾川县 栾川镇 栾川县 |
北宋 北宋 金 1947年 |
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设栾川镇。崇宁三年(1104年)置县,治今址。金贞元二年(1154年)废县为镇。1947年复由嵩县、卢氏二县析置县。1960年撤销,1961年复置。
嵩县(城关镇)
现地名 | 改置地名 | 设置时间 |
嵩县( 城关镇) |
陆浑县 北陆浑县 南陆浑县 伏流县 陆浑县 伊阳县 嵩州 嵩县 |
西汉 东魏 东魏 隋 隋 唐 金 明 |
西汉置陆浑县,治今县东北。东魏改北陆浑县,又于伏流城置南陆浑县。隋开皇初北陆浑县并入南陆浑县,改置伏流县。大业初又改伏流县为陆浑县。唐先天二年 (713年)置伊阳县,治今县西南旧县。五代时省陆浑县入伊阳县。金天德三年(1151年)为嵩州治。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废伊阳县入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嵩州为嵩县,治今老城。1960年迁新城(今址)。
① 东亭县—东魏置,治今嵩县西南。隋废。
② 汝源县—隋置,治今嵩县西南。隋废。
汝阳县(城关镇)
现地名 | 改置地名 | 设置时间 |
汝阳县( 城关镇) |
伊阳县 汝阳县 |
明 1959年 |
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置伊阳县,治今址。1959年改汝阳县。
宜阳县(城关镇)
现地名 | 改置地名 | 设置时间 |
宜阳县( 城关镇) |
宜阳县 宜阳郡 阳州 熊州 宜阳县 福昌县 福庆县 福昌县 寿安县 宜阳县 宜北县 宜南县 宜阳县 |
战国韩 北魏 东魏 北周 隋 唐 五代唐 北宋 北宋 金 1947年 1947年 1949年 |
战国韩置宜阳县,治今县西。北魏为宜阳郡治,东魏为阳州治。北周平齐后废宜阳县,明帝二年(558 年)复置,治今宜阳县西,为熊州治。隋废州存县。唐武德二年 (619年)改福昌县,五代唐改福庆县。北宋复福昌县,熙宁中废入寿安县。金大定时改寿安县为宜阳县,治今址。1947年曾分宜北、宜南二县。1949年仍并为宜阳县,治今址。
① 甘棠县—东魏置,治今宜阳县东南。隋仁寿四年(604年)改寿安县。金大定时改宜阳县。
② 兴泰县—隋大业初置,治今宜阳县西南。唐神龙元年(705年) 废。
洛宁县(城关镇)
现地名 | 改置地名 | 设置时间 |
洛宁县( 城关镇) |
北宜阳县 熊耳县 永宁县 洛宁县 洛北县 洛南县 洛宁县 |
西魏 北周 隋 1913年 1947年 1947年 1949年 |
西魏置北宜阳县,治今县东。北周(一说西魏废帝二年)改熊耳县。隋义宁二年(618年)改永宁县,治今县北。北宋咸平时迁治今址。 1913年改洛宁县。1947年曾分洛南、洛北二县,1949年又合置洛宁县。
① 南渑池县— 北魏置,治今洛宁县西。北周改昌洛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洛水县,大业初废。
② 南陕县—北魏置,治今洛宁县西。西魏改长渊县,隋义宁元年 (617年)改长水县,元废。
③ 金门县—东魏置,治今洛宁县西南。北周废。
伊川县(城关镇)
现地名 | 改置地名 | 设置时间 |
伊川县( 城关镇) |
自由、平等二县 自由县 伊川县 |
1929年 1931年 1932年 |
1929年由洛阳、登封、临汝、伊阳 (今汝阳)等县析置自由、平等二县。1931年平等县并入自由县。 1932年改自由县为伊川县,治今址。
① 自由县— 1929年置,治今伊川县白沙镇。 1932年改伊川县。
② 平等县— 1929年置,治今伊川县西南。1931 年并入自由县。
③ 新成县—西汉置,治今伊川县西南。东汉改新城县。东魏为新城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伊阙县,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