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的资料简介】扎染的历史起源 扎染的历史发展文化意义介绍

2017-12-22 11:32:50 知识

  扎染,俗称杂花布,古称“绞缬染”,是一种古老的采用结扎染色的工艺。也是我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它依据一定的花纹图案,用针和线将织物缝成一定形状,或直接用线捆扎,然后抽紧扎牢,使织物皱拢重叠。染色时折叠处不易上染,而未扎结处则容易着色,从而形成别具风味的晕色效果。

  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时期结扎防染就已出现。到了六朝时期,绞缬已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鹿胎缬”和“鱼子缬”图案,其产品“贵贱服之”,可见当时应用的普遍性。隋唐时期,经济繁荣,绞缬更是风靡一时。史料记载的绞缬名称就有大撮晕缬、玛瑙缬、醉眼缬、方胜缬、团宫缬等。色彩有大红、茄紫、墨绿等色,显示出唐代高超的染缬技术。宋代,绞缬产品在中原和北方地区流行甚广。但在宋仁宗天圣年间,因扎染服装奢侈费工,惟有兵士方可穿戴缬类服装,民间则被下令禁绝,扎染工艺曾一度衰落。然而,同时期的日本却将我国的扎染工艺视作国宝。至今在日本的东大寺内,还保存着我国唐代的五彩绞缬。

  经过数百年的工艺演变,扎染工艺的防染手段已有几十种。染色也从单色演变成复色的多次浸染,并不断创新,使扎染技艺更趋完善。扎染纹样的生动与丝绸面料的飘逸相谐成趣。如今,扎染技艺主要保留在云南大理周城、巍山大仓和庙街等地,这种古老的印染工艺仍魅力长存。

  扎染与蜡染的相同之处是同属防染工艺,可是各自的防染技巧又有所不同。扎染通过捆绑和缝串抽扎使面料产生皱褶并相互覆盖,染色时起到防染作用而形成花纹。由于扎缝的宽窄、松紧不同,皱痕、折叠的变化,加之染色过程中染液渗透、浸润时间的长短,最终产生的花形具有深浅各异、变化万千的效果。因此扎缝工艺是扎缬工艺过程重要的一环。

  扎染是云南白族和彝族擅长的工艺和传统染织品。其工艺过程分设计、上稿、扎缝、浸染、拆线、漂洗、整理等工序。

  制作前,妇女们首先在棉布或丝绸上构思,画出大致图案,用手工将做了记号的地方结扎成各式各样的花形。由于设计的花形不同,所以必须选择不同的结扎方法。结扎方法多种多样,大致概括为四大类:(1)捆扎法:是将织物按照预先的设想,或揪起一点,或顺成长条,或做各种折叠处理后,用棉线或麻绳捆扎。这是一种简单的方法,可制作窗帘或裙料。(2)缝绞法:用针线穿缝绞扎织物以形成防染,针法不同形成的效果不同。这是一种方便自由的方法,可充分表现设计者的创作意图。(3)包扎法:是把受热不变形、且与染液不发生反应的物质,如石头、沙粒、果壳、纽扣、硬币等,包扎在织物中。这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4)夹扎法:利用圆形、三角形、六边形木板或竹片、竹夹、竹棍将折叠后的织物夹住,然后用绳捆紧形成防染,夹板之间的织物产生硬直的类似蜡染冰纹的效果。与折叠扎法相比,黑白效果更分明,且有丰富的色晕。布料按需要捆扎后,放到染液中冷染数次。染后漂洗晾干,剪去线结,蓝底白花的图案即呈现出来了。

  最常见的图案,有各种花卉和几何图形,还有动植物形象,如:蜜蜂、蝴蝶、梅花、水仙、鸟虫等。由于布的洇湿作用,蓝底白花图案产生自然晕纹,活泼流畅,青里带翠,凝重素雅,形象生动。

扎染裙子 云南

扎染裙子 云南

  一般来说,扎染的制作比较简便,并且能随心所欲,按个人的喜好捆扎花样,不受其他限制,因此当时应用上就相当普遍。不过既然非商品生产,容许个人匠心独运,出奇制胜,就必然有人会逐渐把它做得极其精美。宋人笔记所谓“撮晕花样”、“玛瑙缬”,《碎金》中提到的“鹿胎缬”,大都和这种染缬分不开。

  历史上扎染生产比较集中,也比较有特点的当数大理周城地区。内地扎染图案多以圆点、不规则圆形及其他简单几何图形组成,大理扎染图案多自然纹样,花鸟、蔬菜、昆虫等,布局丰满,构图严谨。常用的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图案有极好的视觉效果。扎染的花口一个个都由手工扎制而成,决不雷同,每一块扎染布都独具特性。“小蝴蝶”是周城扎染最常见的特色小花纹。周城扎染以缝串抽扎技法为主,以捆绑扎为辅。缝抽扎染留下的针脚纹理和捆绑留下的线迹肌理以丰富的染色浓淡变化,充分展示出扎染艺术的美感。正像有人把蜡染封蜡碎裂出现的“冰纹”称之为蜡染的灵魂一样,扎染的针脚纹理和捆绑线迹也是扎染个性美的灵魂。

  20世纪初,西方文明东渐,外来商品对中国市场的冲击,乃至后来现代化大工业批量生产的精细花布,使那些千百年来普遍用于服饰及日用品的扎染、蜡染逐渐消失。这些古老的染色技艺,只有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被保留下来。

扎染制品 云南

扎染制品 云南

  扎染是我国古代印染技术的巨大成就,古代先民巧妙地利用了染色工艺的物理、化学作用,使织物上呈现出特殊的色晕效果。如今,这种传统工艺得到了许多艺术家和印染工作者的重视。他们在旧有的绞缬工艺基础上,结合新材料、新工艺,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使古老的扎染工艺重新焕发青春。在扎染的发源地,我国相继出现一些企业,主要开发扎染制品,如扎染面料、服装、手提袋、工艺包、方巾、茶垫、门帘、壁挂等,装饰性和实用性兼而有之,具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区域经济更加繁荣。当地的人们在享用现代印染工艺为人们带来的斑斓物品的同时,对那些质朴、素雅,散发着乡土气息的传统工艺更是情有独钟。如今云南大理等地,蝴蝶泉边白族较大的聚居村落,几乎“家家有染缸,户户出扎染”,有着扎染之乡的美誉。